問題詳情
6. 荷蘭治臺時期,在臺灣的荷蘭統治當局會將刻有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標幟的藤杖,授予原住民部落中有地位的人士,這些人每年集會一次,在會中宣誓效忠荷蘭,並報告各轄區內的情形。請問:上述「有地位的人士」應是指下列何者?
(A)長老
(B)傳教士
(C)巫師
(D)漢人通事。
(A)長老
(B)傳教士
(C)巫師
(D)漢人通事。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提到「麻豆」一般人總會聯想到酸甜多汁的麻豆文旦,麻豆區早期為平埔族麻荳社的聚落所在。其名稱由來有兩種說法:一說來自於平埔族語「眼睛」的意思。另外,有學者認為這個名稱可能源自漢語「碼頭」的音譯。請
- 小茹正在看一篇文章,但標題字有點模糊不清,只看到〈從「麻荳社」到「大肚王」:試論原住民族與荷鄭時期統治者的□□〉。請問:□□應填入什麼內容最為合適?(A)合作 (B)對抗 (C)結盟 (D)經濟
- 平埔族、卑南族和阿美族居住在平原地區,經濟活動除了狩獵、漁撈之外,也從事農耕活動。下列何者是他們傳統的主要作物?(A)水稻 (B)小麥 (C)小米 (D)高粱。
- 在2018年9月28日當天印尼東部蘇拉威西島連續發生規模1與規模5的強震,隨後強震也引發了海嘯,造成許多沿岸地區的民宅被大浪沖毀,而當地居民也在哭嚎聲中倉皇棄房逃生。如下圖所示, ★為發
- 某日灰太郎向村長借 5 公尺長的梯子,斜靠著樹要撿卡在樹上的氣球,此時氣球離地面 2 公尺,結果灰太郎一時沒抓好,結果氣球又往上飄移了 0.4 公尺,則此時灰太郎需將梯腳向前挪移多少公尺才能
- 如右圖, =9,求(a+b)(a-b)=? (A) 16 (B) 32 (C) 63 (D) 130
- 計算 3×9972+8×997−3 之值為 (l) 編輯私有筆記及自訂標籤國二數學上第二次-109 年 - 2020彰化縣縣立埔心國中八年級109 上學期數學第二次段考(期中考)康軒#95
- 有一直角三角形,其中兩邊長為 4,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另一邊長可為 5 (B)另一邊長可為 (C)三角形面積可能為 6 (D)另一邊長可能大於 5
- 10 因式分解-11x-6x2+10=( 2x+a ) ( bx+2 ),則 ( a , b ) 在第幾象限?(A)一(B)二(C)三(D)四
- 9 右圖為 21x2+bx-15 利用十字交乘法分解的過程,則 a+b+c=? (A)16(B)36(C)-16(D)-36
內容推薦
- 自荷蘭在臺時期到鄭氏在臺時期,下列何者一直都是相當重要的出口商品?(A)香料 (B)鹿皮 (C)軍需品 (D)稻米。
- 臺灣平埔族研究文獻中有許多契約書,這是一種臺灣南部的平埔族群與漢人簽訂的土地契約,契約上的文字使用羅馬拼音系統,此契約又被稱為下列何者?(A)荷蘭文書 (B)羅馬文書(C)番仔契 (D)土地文書
- 書上寫著:「十七世紀以來,荷蘭人、西班牙來到臺灣,讓與其接觸的原住民之生活產生許多變化。」請問:這些變化不包括下列何者?(A)可捕捉的鹿群愈來愈少 (B)改變原有的宗教信仰(C)生活空間受到外來
- 在國際法當中,將「未成為國家的部落集團居住之地」視為「無主地」,十七世紀時的臺灣即在此原則下被認定是「無主地」,可以直接被合法占有。但事實上,當時的臺灣中部已有近似於王國的跨部落聯盟組織,一直是
- 十七世紀時,「馬賽人」居住在臺灣北部地區,在當時西方人的影響下,他們最可能改變原有信仰,改信下列哪個宗教?(A)基督教 (B)天主教 (C)伊斯蘭教 (D)佛教。
- 對於清政府平定臺灣後引發的臺灣棄留爭議,康熙皇帝最後的決定為何?(A)保留臺灣,但不設官治理,繼續視其為化外之地(B)保留臺灣,立即建省,以便積極治理(C)保留臺灣,但只為防臺而治臺,避免再度成
- 康熙時期將臺灣的行政區劃分為一府三縣,從其規畫的方式,可看出哪一歷史現象?(A)行政區劃主要集中在西部與北部(B)臺灣府設於打狗,方便對臺灣南部的統治(C)此規畫已對臺灣全島的土地做完善的考量(
- 重修臺灣縣志記載:「客頭夥同不肖船家,用溼漏小船載運數百人,並讓他們全擠入艙中,將艙蓋封釘,不讓這些人出來。船隻乘著黑夜出洋,若遇到大風浪,可能會船翻人亡。快到岸時,擔心被人發覺,因此靠近沙岸時
- 清政府領有臺灣後不久,即頒布「渡臺禁令」。請問:下列有關「渡臺禁令」的敘述,何者符合史實?(A)除配偶外,規定禁止攜帶男眷(B)禁令執行時寬時嚴,移民偷渡情形仍然普遍(C)渡臺證照手續相當複雜,
- 清帝國時期,臺灣社會移民衝突事件頻仍,原因在於羅漢腳過多,他們無家室、無恆產、無固定工作,隻身一人在臺謀生,於夾縫中求生存。請問:造成這種社會現象的原因為何?(A)清廷積極治臺 (B)實施渡臺禁
- 清朝統治臺灣初期,採取「為防臺而治臺」政策,政策之一包括「番界」的設立。請問:番界設立的目的主要為何?(A)避免漢人與原住民的衝突(B)保護原住民的傳統文化(C)加強漢人與原住民的合作(D)教導
- 小新在查看乾隆年間繪製的臺灣番界圖時發現,地圖中呈現新、舊番界並存的現象,新番界與舊番界相比,更往山區推進。關於上述現象的解釋,下列何者正確?(A)熟番向清廷納稅服役人數增加(B)漢人向東部侵墾
- 歷史老師上課時,在黑板上畫出臺灣地圖並標上土牛紅線,說明這條線於清代稱為「土牛線」、「土牛溝」,而土牛溝也俗稱臺灣的「萬里長城」。請問:今天歷史老師上課的主題最可能是下列何者?(A)漢原隔離政策
- 西元 1732 年,大清帝國首次改變渡臺禁令,日後臺灣男性居民的內地眷屬,凡經地方官同意,即可入籍臺灣。由當時臺灣的社會現象判斷,此政策的解禁主要是為了解決哪一個問題?(A)羅漢腳多造成治安問題
- 各位是彰化縣子民,請問: 清朝政府增設彰化縣的因素為何?(A)臺灣發生嚴重的風災(B)日本海盜大舉襲擊臺灣(C)歐洲國家的軍隊入侵臺灣(D)臺灣發生大規模的民間動亂。
- 阿銘到礁溪泡溫泉,路過名人故居,是一座逾百年之久的三合院,門外對聯寫著:「真成拓土無雙士、正是開蘭第一人」。為感念這位名人對宜蘭開墾的貢獻,這裡未來將規畫成紀念館。請問:上述的名人是誰?(A)施
- 清廷將臺灣納入版圖後,隨之在臺灣建立一府三縣,下轄於福建省。請問:這是指哪三縣?(A)臺灣縣、諸羅縣、彰化縣(B)彰化縣、淡水廳、新竹縣(C)嘉義縣、鳳山縣、屏東縣(D)臺灣縣、鳳山縣、諸羅縣。
- 附圖是一張臺灣地區的行政區劃圖,由臺灣開發的方向加以判斷,哪一個行政區劃的設置時間最晚? (A)嘉義縣 (B)彰化縣(C)淡水廳 (D)噶瑪蘭廳。
- 沈葆楨曾經大膽建言,朝廷無須將鄭氏政權以叛賊視之,而應肯定其對臺的建設成果。請問:沈葆楨是在哪一個事件之後來臺展開防務工作,而對南臺灣有了進一步的了解?(A)郭懷一事件 (B)牡丹社事件(C)朱
- 臺灣開港通商後,與外國接觸日漸頻繁,有那些國家甚至有出兵臺灣的行動? (甲)葡萄牙(乙)西班牙(丙)荷蘭(丁)日本(戊)英國(己)法國(A)甲乙(B)乙丙(C)戊己(D)丁己
- 清同治年間,日本藉口懲辦凶手而出兵臺灣,最後中、日雙方簽訂和約,清廷也喪失哪一藩屬地的宗主權?(A)琉球 (B)臺灣 (C)呂宋 (D)越南。
- 位在淡水的滬尾炮臺公園,每年十月都會演出大型戶外戲劇「西仔反傳說」。請問:「西仔反」是指歷史上的哪一場戰役?(A)鄭成功攻臺之役 (B)施琅攻臺戰役(C)清法戰爭 (D)牡丹社事件。
- 沈葆楨在臺期間,鑑於當時臺灣人口漸多,為方便管理,增加哪一府治理,將行政區調整為兩府?(A)臺中府 (B)臺灣府 (C)臺北府 (D)臺南府。
- 「億載金城」俗稱大炮臺,位於臺南市安平區的南端,為國家一級古蹟,雖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今日看來仍覺雄偉壯觀。請問:此古蹟與何人在臺建設有關?(A)鄭成功 (B)劉銘傳 (C)馬雅各 (D)沈葆
- 位於臺北、基隆之間的「獅球嶺隧道」是臺灣最早的鐵路隧道,隧道口有當時主持鐵路興建的官員所題之「曠宇天開」四字。請問:題字者應是何人?(A)施琅 (B)劉銘傳 (C)顏思齊 (D)沈葆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