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0 ( ) 清領時期為加強對臺灣治安的維護,而推動一項社區組織,這項組織在日治時也被延用為警察的輔助工具。請問這項組織為何?
(A) 郵驛制度
(B) 衛所制度
(C) 保甲制度
(D) 兵役制度
(A) 郵驛制度
(B) 衛所制度
(C) 保甲制度
(D) 兵役制度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0),B(0),C(8),D(0),E(0)
內容推薦
- ( ) 港口邊的大街上,人群熙來攘往,偶而夾雜幾位金髮碧眼的外國人。他們走進街旁的商行裡,和商行裡等待交易的茶商討論該地生產即將上巿的春茶價格。對面的商家陳列著剛剛由洋船運抵的紡織品,吸引了大
- 「攤丁入畝」政策,是傳統中國王朝最後一次的巨大賦稅制度改革。浙江《嘉興府志》對「攤丁入畝」總結了四點好處:「因田起丁,田多則丁多,田少則丁少,計畝科算,無從欺隱,其利一;民間無包賠之苦,其利二
- 0 ( ) 資料一:柳宗元<封建論>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國,以郡縣取代封建,固然是出自「一己之私」,卻成就了「天下之公」。資料二:黃宗羲<明夷待訪錄>批評皇帝是「以我之大私,為天下之公」,以滿足「君
- 「珊瑚草生長在距離上海200公里的江蘇鹽城市,這裡是土壤裡充滿鹽分的不毛之地,栽種者張春銀會選擇珊瑚草,就是因為它本身不怕鹽分,還會把多餘的鹽分排放出來,在葉片的背後變成結晶,也因此沒有甚麼害蟲
- 西元1917年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關鍵轉折年,戰局出現何種變化? (A)同盟國取得優勢,反敗為勝 (B)西戰線開始陷入壕溝戰的膠著狀態 (C)俄國退出戰局,美國加入協約國 (D)英國參戰,有利同
- 0 ( ) 學者在分析民國初年反袁世凱帝制的主力運動時,曾提出:「反抗袁氏,一個是靠槍,一個是靠筆。持槍的在西南發動了,持筆的在上海遊說響應。」請問:文中所說的「靠筆」是指何人?(A) 宋教仁 (
- 【題組】 何人的觀點與資料三相符?(A) 歌德 (B) 伏爾泰 (C) 洛克 (D) 孟德斯鳩。
- 「一般來說,人們是忘恩負義的,變化無常的,好作偽的。……聰明的君主在守信不利於己和使他守信的 理由不復存在時,就不必守信。但是因為人是壞的,他們對你背信失約,你也不必要同他們守信。」請問: 上
- 0 ( )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提到:清末維新運動時,梁啟超和譚嗣同等人倡西方民權共和之說,更節抄一本深具民本思想的大作,印數萬本,秘密散佈,於晚清思想之驟變,極有力焉。試問:他應是指下列哪一
- 0 ( ) 資料甲:「所有作戰之安排皆停當,兩方之騎兵亦已交鋒了一陣,於是漢尼拔(Hannibal)下令騎象的兵士們開始向 敵人進攻,當他們聽到號角吹響時,有一些象竟亂了起來,控制不了,往回衝向伽
內容推薦
- 0 ( ) 戰國時代,各國城市興起,並且由政治、軍事為主的都市型態,逐漸轉型為商業繁榮的城市。這種轉變的主要因素是:(A) 各國推行變法改革 (B) 鐵器和牛耕的推廣 (C) 王綱解紐禮崩樂壞 (
- 下列有關幼兒教育先哲及其著作的敘述,何者正確?(A)福祿貝爾(F. Froebel)著有「大教育學」 (B)柯門鈕斯(J. Comenius)著有「吸收性心智」 (C)杜威(J. Dewey)著
- 49 依據特殊教育法之規定,國民教育階段身心障礙學生因身心發展狀況及學習需要,得經該管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定延長修業年限,並以延長幾年為原則?(A) 1 年 (B) 2 年 (C) 3 年 (D) 4
-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荀子〈勸學〉)這句話說明為學必須:(A)持恆專一 (B)自然發展 (C)有良好環境 (D)自立自強
- 英國在美洲殖民地的人民,認為英國已奪取加拿大,外患消失,因此感到不用英國的保護。而相對於殖民 地人民的想法,英國認為殖民地享受戰爭的果實,應該協助政府分擔債務。請問:文中的「戰爭」,指的 是?(
- 圖(九)為中國北部地區重要都市分布圖。中國首都北京市在2008年因舉辦奧運而成為觀光客蜂擁而至的都市,請問:首都位置為何?(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 【題組】承上題,有關兩地統一過程的相關敘述,哪些是正確的?(甲)均成立「關稅同盟」奠定經濟統一的基礎(乙)都運用外交和戰爭手段完成統一(丙)均採用「鐵血政策」擴張國力(丁)都任用有為的首相完成
- ( ) 下列主張「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最主要是直接受到哪一個運動的影響?(A) 美國革命 (B) 法國大革命 (C) 工業革命
- 十九世紀末,有人說:「我國不可猶疑,與其坐等鄰邦之進步而與之共同復興東亞,不如脫離其行伍,而與西洋各文明國家共進退。對待鄰國之辦法,不必因其為鄰邦而稍有顧慮,只能按西洋人對待此類國家之辦法而對待
- 0 ( ) 適之生活在1890年代的上海,他在大街上買了一份報紙,這份報紙的頭版標題最有可能是?(A) 維新夭折,惟有百日! (B) 日俄開戰,遼河變色! (C) 八國並起,首都危亡! (D) 驅
- ( ) 某個時期,有錢人家賄賂官府,以減少稅負,負擔卻加諸農民身上。許多士人主張地方官應深入農村,確實根據資產決定稅額,才能減緩農民的負擔。這種情況最早可能發生於何時?(A) 東漢 (B) 中
- (二)請就陸游的書憤一詩回答問題:書憤一詩中,哪兩句寫出詩人欲護衛疆土卻宿願未償的感傷? 7 8【題組】7
- 0 ( ) 在所有信仰耶穌的基督宗教社會中,教會與統治者間常因權力所屬問題而引起爭端。試問下列那位統治者無權主導境內的教會事務?(A) 法國國王路易十六 (B) 基輔公國君主 (C) 英國國王亨利
- 1930年代,當全世界遭受經濟大蕭條,蘇聯卻彷彿免疫似的不為所苦。最保守的估計,從1929年至1940 年,蘇聯工業產量增加了三倍。請問:蘇聯何以如此快速發展?(A)為了全面對抗希特勒,故全力
- ( ) 這座佛寺不祇是個宗教場所,同時也是地方金融中心,寺院借貸給農民並收取高額利息。寺院擁有龐大的地產和大量的身分依附者,寺院長老們正和來到寺院的達官貴人們探討著深奧的佛理。這是什麼時期的現
- 在下列四位同學的談話中,誰有提及國家組成的要素?(A)(B)(C)(D)
- 北部地區重工業發達,但自1980年代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後,該區的工業迫切需要轉型,主要與下列何者無關?(A)鐵公路交通不便 (B)工廠設備老舊(C)礦產逐漸枯竭 (D)國營事業缺乏效率
- 十九世紀後期,西方繪晝界某種派別,極度強調光線所造成的效果。認為光線是色彩的源頭,而光線無時 無刻在改變,物體、景物的顏色也隨之不斷變化,他們要捕捉的便是瞬間的視覺印象。請問:下列哪一位 畫家的
- 曉娟與同學在討論第一次世界大戰,請問下列何人的說法有「誤」? (A)西線戰場逐漸陷入壕溝戰的戰局 (B)戰爭期間俄國煽動墨西哥反美的行動,美國決定參戰 (C)中國也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D)
- 0 ( ) 契丹及女真建國後,均曾採取「兩元統治」政策,此一政策的主要基礎是什麼?(A) 種族歧視 (B) 因俗而治 (C) 軍事統制 (D) 以漢制漢 (E) 化解對立。
- 二十世紀影響德國、中國甚深的凡爾賽條約與辛丑和約,有關條約內容的敘述,何者有「誤」? (A)均有割地的主張 (B)均損及中國主權 (C)均被要求削減軍備 (D)均負擔巨額賠款。
- 隋代興築的運河是維繫隋唐帝國的經濟命脈,其中哪一條運河是由隋文帝所興建的? (A)永濟渠 (B)廣通渠 (C)邗溝 (D)通濟渠。
- ( ) 工業革命時,歐洲大陸的發展較遲,一直要到 1830 年之後才有進展,這與下列哪個原因無關?(A) 運輸和原料的缺乏 (B) 缺乏企業家精神 (C) 人口增長 (D) 戰爭的影響。
- 已知一汽車前燈的縱切面位在拋物線 y2 = 8x 上,我們應該將燈泡放在焦點才能將光線投射得最遠,求焦點?(A) (0, 2) (B) (1, 0) (C) (2, 0) (D) (2, 4)
- 0 ( ) 文學作品因能描述時代本質、傳達社會意識而不朽。就此而言,成書於西元14~17世紀的《水滸傳》和《唐吉訶德傳》,其相同之處是哪一項?(A) 推崇人文精神 (B) 肯定抗暴行動 (C) 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