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5. 二十世紀影響德國、中國甚深的凡爾賽條約與辛丑和約,有關條約內容的敘述,何者有「誤」?
(A)均有割地的主張
(B)均損及中國主權
(C)均被要求削減軍備
(D)均負擔巨額賠款。
(A)均有割地的主張
(B)均損及中國主權
(C)均被要求削減軍備
(D)均負擔巨額賠款。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曉娟與同學在討論第一次世界大戰,請問下列何人的說法有「誤」? (A)西線戰場逐漸陷入壕溝戰的戰局 (B)戰爭期間俄國煽動墨西哥反美的行動,美國決定參戰 (C)中國也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D)
- 十九世紀後期,西方繪晝界某種派別,極度強調光線所造成的效果。認為光線是色彩的源頭,而光線無時 無刻在改變,物體、景物的顏色也隨之不斷變化,他們要捕捉的便是瞬間的視覺印象。請問:下列哪一位 畫家的
- 北部地區重工業發達,但自1980年代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後,該區的工業迫切需要轉型,主要與下列何者無關?(A)鐵公路交通不便 (B)工廠設備老舊(C)礦產逐漸枯竭 (D)國營事業缺乏效率
- 在下列四位同學的談話中,誰有提及國家組成的要素?(A)(B)(C)(D)
- ( ) 這座佛寺不祇是個宗教場所,同時也是地方金融中心,寺院借貸給農民並收取高額利息。寺院擁有龐大的地產和大量的身分依附者,寺院長老們正和來到寺院的達官貴人們探討著深奧的佛理。這是什麼時期的現
- 1930年代,當全世界遭受經濟大蕭條,蘇聯卻彷彿免疫似的不為所苦。最保守的估計,從1929年至1940 年,蘇聯工業產量增加了三倍。請問:蘇聯何以如此快速發展?(A)為了全面對抗希特勒,故全力
- 0 ( ) 在所有信仰耶穌的基督宗教社會中,教會與統治者間常因權力所屬問題而引起爭端。試問下列那位統治者無權主導境內的教會事務?(A) 法國國王路易十六 (B) 基輔公國君主 (C) 英國國王亨利
- (二)請就陸游的書憤一詩回答問題:書憤一詩中,哪兩句寫出詩人欲護衛疆土卻宿願未償的感傷? 7 8【題組】7
- ( ) 某個時期,有錢人家賄賂官府,以減少稅負,負擔卻加諸農民身上。許多士人主張地方官應深入農村,確實根據資產決定稅額,才能減緩農民的負擔。這種情況最早可能發生於何時?(A) 東漢 (B) 中
- 0 ( ) 適之生活在1890年代的上海,他在大街上買了一份報紙,這份報紙的頭版標題最有可能是?(A) 維新夭折,惟有百日! (B) 日俄開戰,遼河變色! (C) 八國並起,首都危亡! (D) 驅
內容推薦
- ( ) 工業革命時,歐洲大陸的發展較遲,一直要到 1830 年之後才有進展,這與下列哪個原因無關?(A) 運輸和原料的缺乏 (B) 缺乏企業家精神 (C) 人口增長 (D) 戰爭的影響。
- 已知一汽車前燈的縱切面位在拋物線 y2 = 8x 上,我們應該將燈泡放在焦點才能將光線投射得最遠,求焦點?(A) (0, 2) (B) (1, 0) (C) (2, 0) (D) (2, 4)
- 0 ( ) 文學作品因能描述時代本質、傳達社會意識而不朽。就此而言,成書於西元14~17世紀的《水滸傳》和《唐吉訶德傳》,其相同之處是哪一項?(A) 推崇人文精神 (B) 肯定抗暴行動 (C) 揭
- 0 ( ) 《水滸傳》描述魯智深打死人後,藏匿到五台山文殊院佛寺避難。受不了佛寺清規的魯智深,屢屢偷跑下山,想買酒肉吃喝,沒想到四下酒店的實際經營者都是文殊院方丈。酒店老闆也對魯智深說:「師父少罪
- 0 ( ) 同一地點在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名稱,某一地在三國時,稱建業;在西晉時,一度稱建鄴;在東晉時,稱建康。請問該地是今天的那一地方?(A) 開封 (B) 南京 (C) 西安 (D) 洛陽
- 中國經濟改革開放後,珠江三角洲一帶出現「前店後廠」的分工與合作營運模式,由香港承接海外訂單並對外銷售,扮演「店」的角色。而右圖中哪個經濟特區會因為距離香港最近而扮演「廠」的角色,成為其後方加工製
- 下列哪個縣市不位在臺灣本島?(A)南投縣 (B)花蓮縣 (C)澎湖縣 (D)臺東縣
- 西歐在16世紀初期發生宗教改革的原因為何,請就政治方面、宗教方面與經濟方面申論之。答案:(關鍵點) 政治方面:國家意識的成長、專制君主權的出現。 宗教方面:羅馬教會的腐敗、贖罪券出售的惡習、巴
- 0 ( ) 1680年8月間,在海峽兩岸的一次交涉中,滿清貝子賴塔致信鄭經:「自海上用 兵,招撫屢至,事竟不成,則以封疆之臣拘於薙髮、登岸也。臺灣非中國版藩,君家父子自闢荊棘,且睠懷勝國,本朝何惜
- 0 ( ) 資料一:「始既因財以得仕,繼乃因仕以殖財。」資料二:此時的世家望族是「士庶自天隔」。從資料一、二有關世家大族的敘述,可以判斷下列各選項何者合乎史實?(A) 兩份資料的世家大族其年代相隔
- ( ) 帝國主義時期,擁有殖民地是強國的象徵。有一個國家曾向中國要求租借港灣,被中國拒絕;也企圖在非洲東部占領殖民地,卻在1896年被土著軍隊擊敗,直到1936年占領衣索匹亞才達成此一願望。這
- ( ) 一位學者批評當時一些士人雖離去故土,住在他地已數代,身皆東西南北之人,猶繫數百年前故鄉之名,自我標榜。這位學者批評的對象最可能是:(A) 戰國時期離鄉背井的游士 (B) 西漢時期參加察
- 【題組】圖中那一縣特產以蓮霧、洋蔥、櫻花蝦等聞名? (A)丙 (B)丁 (C)戊 (D)己
- 「□計業務」、「□炙人口」、「人文□萃」、「□畫天份」,上列成語□內所缺的字,依序應填入:(A)儈╱膾╱繪╱會 (B)會╱膾╱薈╱繪(C)會╱儈╱薈╱繪 (D)膾╱儈╱會╱繪
- 有關臺灣與朝鮮在曰治時期的比較,下列何者正確?(A)臺灣推動皇民化運動,而朝鮮沒有(B)臺灣被動員包括志願兵、軍伕與慰安婦,而朝鮮沒有(C)臺灣的警察比例高出朝鮮甚多(D)臺灣與朝鮮在財政上皆須
- 有一首日本治臺時期的戰歌,歌詞如下:「紅色彩帶,榮譽軍伕;多麼興奮,日本男兒。獻給天皇,我的生命;為了國家,不會憐惜。進攻敵陣,搖舉軍旗;搬運彈藥,戰友跟進。寒天露營,夜已深沉;夢中浮現,可愛寶
- 0 ( ) 有一本西洋史書提到:「這個與西方對峙的東方世界,至十五世紀中葉形成一個大規模而單一的政治體與文化圈,它包含東歐尕爾幹地區、小亞細亞、北非、伊朗與阿拉伯地區,整個近東文明區再度被統一起來
-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出現許多新興國家,主要原因來自於四大帝國瓦解,原受帝國控制的地區依照民族自決原則獨立建國。請問瓦解的帝國中,何者非戰敗的同盟國家? (A)奧匈帝國 (B)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 孫中山先生在民國10年到12年之間,決定「聯俄容共」的策略,其主要動機是:(A) 藉重蘇俄模式,為國民黨作一次徹底的改造 (B) 維護法統,導民國政治於民主正軌 (C) 抵禦外海,致力於民國革命
- 附圖是某一假想島嶼圖。下列何者最能顯示出其山地的降雨特色? (A) (B) (C) (D)
- 附圖為臺灣本島行政區圖。圖中何者的行政區劃為直轄市,且為臺灣首都?(A)乙 (B)丁 (C)丙 (D)甲
- 0 ( ) 某史書載「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各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湯、武之王也,不循古而興;殷夏之滅也,不易禮而亡。」請問:上述
- ( ) 資料一:由於臺諫官的地位提高,使得宰相的權力大削。此時,諫官脫離門下省而獨立成「諫院」,極少受宰相的節制,且每以宰相為其論奏對象。於是,諫官脫離宰相的領導,轉為君主的耳目,與執政形成對
- 3-228 人身保險業辦理以外幣收付之非投資型人身保險業務,應依規定由內部稽核單位每半年辦理以外幣收付之非投資型人身保險商品下列那些作業之專案查核:A.開發 B.招攬、核保 C.理賠、精算 D.保全、
- 0 ( ) 雜劇《玉壺春》中有段話:「早晨起來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點出了茶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若以時代而論,以下哪件事與「柴米油鹽醬醋茶」是同一時代發生?(A) 宜興的茶壺開始受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