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康熙年間的藍鼎元曾寫詩:「纍纍何為者?西來偷渡人。銀鐺雜貫索,一隊一酸辛。嗟汝為饑驅,謂茲原隰畇。舟子任無咎,拮据買要津。寧知是偷渡,登岸禍及身,可恨在舟子,殛死不足云。汝道經鷺島,稽察司馬門。司馬有印照,一紙為良民。汝愚乃至斯,我欲淚沾巾。哀哉此厲禁,犯者仍頻頻。奸徒畏盤詰,持照竟莫嗔。茲法果息奸,雖冤亦宜勤。如其或未必,寧施法外仁。」關於此詩,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藍鼎元指出偷渡者眾的原因,在於臺灣錢淹腳目
(B)因偷渡者眾,藍鼎元建議康熙皇帝放棄治臺
(C)因偷渡者眾,藍鼎元建議康熙皇帝放寬渡臺禁令
(D)因偷渡者眾,藍鼎元建議康熙皇帝實施海禁,移入官兵防守沿海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