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7.理想的民主政治參與,應該是公民在資訊充分、發言機會公平均等的條件下,進行公共政策的理性討論。要達成上述的理想,必須加強中山先生主張的哪項建設?
(A) 心理建設
(B) 社會建設
(C) 政治建設
(D) 倫理建設
(A) 心理建設
(B) 社會建設
(C) 政治建設
(D) 倫理建設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困難0.37931
統計:A(2),B(22),C(17),D(7),E(0)
內容推薦
- 《嘉義縣採訪冊》記載了嘉義縣各地的開發過程、人口和田畝數、廟宇和風景名勝等資料,這是我們認識清代統治時期較精確的數字資料。這本書中出現的數據與下列何者有關:(A) 施琅計畫攻打明鄭政權,調查南台
- 圖一是根據中國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繪製的一幅圖。 該圖的圖名最可能是:(A) 中國各省市區的扶養比例圖(B) 中國各省市區的性別比例圖(C) 中國各省市區的農業人口比例圖(D) 中國各省市區的
- ◎照片一為某種類型的海岸照片,照片的上方為北方。 請問:該海岸附近的海流,最主要的流向為何?(A) 自南向北流(B) 自北向南流(C) 自東向西流(D) 自西向東流
- 近年學生人權意識高漲,教育部通令各中等學校取消髮禁,以保障學生人權。有關學生蓄髮的自由,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屬於消極性的權利(B) 屬於新興的社會權(C) 屬於行動自由範疇(D) 屬於生存
- 司法權是我國政府組織五權分立的其中一權,下列有關我國司法體制和司法機關職能及其運作原則的敘述,何者正確?(A) 司法機關旨在監督執法和裁判訴訟(B) 司法機關運作與政黨政治關係密切(C) 檢調體
- 哪個區域的河川遭受工業廢水污染的情況最輕微?(A) 甲(B) 乙(C) 丙(D) 丁
- 馬克斯為建設共產社會,標榜「各盡所能、各取所需」,但中山先生認為馬克斯的主張不可行,其主要原因為何?(A) 社會主義制度過於僵化(B) 人類經濟體系未盡完善(C) 國民道德程度未達極端(D) 國
- 水平衡是指地表上某地區在一定期間內,水的收入與支出的平衡狀態。就臺灣各地區而言,下列哪兩項是正確的區域水平衡特色?甲、高雄春季是剩水區乙、澎湖夏季是剩水區丙、花蓮秋季是缺水區丁、嘉義冬季是缺水區
- 哪個區域的稻米產量最多?(A) 甲(B) 乙(C) 丙(D) 丁
- 民生主義主張藉由節制私人資本與發達國家資本的手段,運用財稅政策與社會福利制度,以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目的。此種經濟措施預期獲得何種效果?(A) 促進經濟高度發展(B) 促使所得分配平均(C) 規範
內容推薦
- ◎照片一為某地的海岸景觀;照片二是四種農業土地利用景觀。請問:照片二該種海岸類型的形成,和哪種地形作用的關係最密切?(A) 火山作用(B) 冰河作用(C) 溶蝕作用(D) 河流作用
- 某一時期,台灣的法律規定:「凡是向官府登記在案,並繳納稅金者,即可合法吸食鴉片。」但是具有「某種身分者」不准吸食,如供應這種人吸食工具者,皆處以死刑。這裡所謂「某種身分者」是指:(A) 原住民(
- 我國目前實施的公民投票,就是民權主義「主權在民」與「全民政治」主張的實踐。下列關於民權主義主張與公民投票內涵的敘述,何者正確?(A) 主權在民係以公民投票為先決條件(B) 公民投票實際涵括創制與
- 依據我國憲法及增修條文的相關規定,下列何者屬於立法院的職權?(A) 議決總統、副總統的彈劾(B) 追認大赦特赦(C) 追認總統發佈之緊急命令(D) 議決領土變更
- 照片二中何種農業景觀,最可能出現在該海岸類型的地區?(A) 甲(B) 乙(C) 丙(D) 丁
- 酸雨的污染源(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最多的地方在英格蘭、阿帕拉契山西麓和華北地區,但酸雨最嚴重的地方卻在北歐地區、美國東北部和四川盆地、雲貴高原。造成此種差異最主要原因為何?(A) 盛行風向(
- 一位在台任職的官員向長官報告,指出:為獲得「蕃地」的經濟利益,我們必須使用武力,沒收「蕃人」的槍枝,讓他們放棄狩獵生活,並強制將他們移居接近平地的河川地,從事農耕,以便加強控制。這種觀點的歷史背
- 英國思想家洛克(John Locke)認為,政府權威的正當性是建立在被治者同意的基礎上。下列哪項敘述與洛克這項主張的意涵最為接近?(A) 民意機關的代表必須由公民選舉產生(B) 統治者透過選舉獲
- 依據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七條的規定,下列有關監察院組成方式、職權行使和保障的敘述,哪些正確?甲、監察院設監察委員若干人,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乙、監察委員在監察院內所為之言論及表決,對院外不負
- 某國舉行國會議員改選,結果由左派政黨獲勝,隸屬右派政黨的總統只好任命左派政黨的領導人擔任內閣總理,實施左右共治。從上述訊息判斷,該國的政治體制運作,下列敘述何者最為合理?(A) 最高行政首長為總
- 調查顯示:「1971-1999年,美國東部櫻花開花日期提前7天;1959-1999年,歐洲秋季樹葉變色的日期延遲8天;1954-1981年,中國雲南西南部山區的霧日減少75天。」下列何者最適
- 某朝代建國之初,有人建議記取前朝未能善用大亂後「勞民易為治」的有利條件,反而過度役使民力,終於導致民眾叛亂而亡國。本朝制度承襲前朝,若不能記取歷史教訓,更新制度,可能會步上前朝亡國的後塵。「某朝
- 中山先生在民權主義提出「甲、革命民權;乙、權能區分;丙、均權制度」的理論與主張,這三種理論中「權」的性質與內容有什麼異同?(A) 甲乙相同(B) 乙丙相同(C) 三者皆同(D) 三者皆異
- 下列哪二項經濟政策,最符合中山先生實業計畫的主張?甲、鼓勵民間企業興建經營高速公路乙、興建商業和軍事混合使用的港口丙、引進跨國公司協助開發科技工業園區丁、協助私人金融集團併購公私金融機構(A)
- 民生主義主張建立社會安全制度,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明文規定,保障特定人民的醫療衛生和社會福利。這些受到明文規定保障的人民包括:甲、懷孕婦女 乙、金馬地區居民 丙、身心障礙人士 丁、低收入老人和
- 表二為幾個國家的哺乳類生物種類數量。根據此表的資料可獲得下列哪項結論?表二國家印尼墨西哥巴西中國秘魯哥倫比亞印度坦尚尼亞物種數量515449428394361359350310(A) 赤道地區哺
- 一位反抗軍領袖在起事之初,本以宗教為號召,稍後為了要爭取民心,改採取民族大義為主要訴求。最後,他推翻異族,建立政權。這位政治領袖是:(A) 劉邦(B) 朱元璋(C) 洪秀全(D) 孫中山
- ◎ 某民主國家在2007年6月10日舉行國會大選後,由甲黨獲勝,但卻因為政黨之間的歧見,一直無法產生新的政府,也造成居於多數的荷語區居民和居於少數的法語區居民的分裂加劇。請問:由上述訊息
- 關於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民族國家的形成減少國家內部的衝突(B) 國與國戰爭隨民族國家的發展而趨緩(C) 政治民主是民族國家發展的主要基礎(D) 複合民族國家是當前
- 我國根據民生主義理論,實施平均地權改革政策。就訂定地價而言,下列有關目前實施政策與中山先生主張的比較,何者正確?(A) 兩者皆以地主申報的地價為準(B) 兩者皆以政府公告的地價為準(C) 目前政
- 中山先生雖然反對盧梭的天賦人權說,指出其學說沒有事實根據,但對他「提出民權的始意」,認為是「政治上千古的大功勞」,此句話的主要意涵為何?(A) 主張自然權利說(B) 對抗君權神授說(C) 推翻極
- 史家評論道:這個朝代的帝王年壽都不長,以致皇家嫡傳世系屢次中斷,經常出現由宗藩入繼帝位,而引發太后臨朝、外戚主政的現象。這個朝代是指:(A) 東漢(B) 唐代(C) 北宋(D) 清代
- 該國的政治、社會處境與中山先生哪項主張的提出背景最相似?(A) 萬能政府(B) 直接民權(C) 濟弱扶傾(D) 民族平等
- ◎表三是2004年臺灣北、中、南、東四大區域的一些基本資料。請問:表三區域土地面積(平方公里)二級產業就業人口佔總就業人口比例(%)三級產業就業人口佔總就業人口比例(%)耕地率(%)水田率(%)甲10
- 中山先生認為中國雖四萬萬之眾,實等於一盤散沙,民眾對國事毫不關心,國家民族觀念相當薄弱,祇知有自己不知有國家,不能團結。中山先生認為這種現象是受到何種因素的影響?(A) 中國自古即以天朝上國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