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4.民生主義主張藉由節制私人資本與發達國家資本的手段,運用財稅政策與社會福利制度,以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目的。此種經濟措施預期獲得何種效果?
(A) 促進經濟高度發展
(B) 促使所得分配平均
(C) 規範經濟健全運作
(D) 減輕物價膨脹壓力
(A) 促進經濟高度發展
(B) 促使所得分配平均
(C) 規範經濟健全運作
(D) 減輕物價膨脹壓力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651163
統計:A(1),B(28),C(7),D(1),E(0)
內容推薦
- 我國憲法規定,立法委員不得兼任行政部門政務官的工作,此一規定符合哪項憲政原理?(A) 權能區分(B) 均權制度(C) 權力分立(D) 專家政治
- 某官員指出:「國語教育不單只是語言教學,讓學生瞭解我國冠絕世界的國體、國風,以涵養國民精神,才是最主要的目標。」這個人的身分最可能是:(A) 1868年,清朝政府的禮部尚書(B) 1916年,袁
- 一位駐守外地的官員,趁皇帝在東北前線親征的機會舉兵造反。他的手下為他擘畫了三個方案:上策是儘速進入關中,中策要攻入洛陽,下策則為南下江淮地區。皇帝聽到有大臣興兵作亂,立即率軍南返,敉平叛亂。這件
- 有一個社會階級,成員原本必須要「通達儒學,取得功名」。但後來有些靠「戰功」起家的人,厚積家財後,開始模仿這個階級的行為,也興建學塾、修撰宗譜,希望美化其家世,社會上也普遍認為他們是這個階級的成員
- 某書記載:「康熙初年,閩、浙、粵三省沿海郡縣,遷民內居,築界牆、嚴海禁,洋舶自此不得入。」下列何者解釋最合理?(A) 閩浙粵地區受到騷擾,應當是日本倭寇引起的糾紛(B) 海禁政策是禁止中國人出海
- 幾位學者討論某個時期的儒學,多數認為這個時代的儒學已經失去創造力,表現出衰微的傾向。但也有人認為:「這個時代的儒學,在思想層次或許是衰落了,但在規畫政治組織與統治政策的治術方面,卻大獲全勝。」這些
- 表一是1912年到1921年間有關臺灣的一項統計。這個表的主題應當為何?表一年度1912191319141915191619171918191919201921百分比630
- 某個國家的首都,年雨量在1110-1649mm,氣候型態是:5至8月為冷季,平均氣溫在15℃-18℃;9至11月為熱季,平均氣溫在22℃-25℃;11月至4月為雨季,其餘月份為乾季。該國家最可能位
- 清初某人參加一個組織,該組織的成員來自各地,為了互相幫助,彼此以兄弟相稱,要「準星辰為弟兄,指天地為父母」。成員都遵守規範,不隨意洩露組織消息。這個人最可能的身分為何?(A) 運河線上的船伕(B)
- 學者指出:「在日耳曼民族早期,姓氏是貴族的特權,平民無姓。到了中世紀後期,由於商業活動漸趨頻繁,人與人的接觸漸增,平民逐漸有了姓氏。同樣地,古代中國的平民也沒有姓氏,直到春秋戰國以後始漸得姓。」
內容推薦
- 水平衡是指地表上某地區在一定期間內,水的收入與支出的平衡狀態。就臺灣各地區而言,下列哪兩項是正確的區域水平衡特色?甲、高雄春季是剩水區乙、澎湖夏季是剩水區丙、花蓮秋季是缺水區丁、嘉義冬季是缺水區
- 馬克斯為建設共產社會,標榜「各盡所能、各取所需」,但中山先生認為馬克斯的主張不可行,其主要原因為何?(A) 社會主義制度過於僵化(B) 人類經濟體系未盡完善(C) 國民道德程度未達極端(D) 國
- 哪個區域的河川遭受工業廢水污染的情況最輕微?(A) 甲(B) 乙(C) 丙(D) 丁
- 司法權是我國政府組織五權分立的其中一權,下列有關我國司法體制和司法機關職能及其運作原則的敘述,何者正確?(A) 司法機關旨在監督執法和裁判訴訟(B) 司法機關運作與政黨政治關係密切(C) 檢調體
- 近年學生人權意識高漲,教育部通令各中等學校取消髮禁,以保障學生人權。有關學生蓄髮的自由,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屬於消極性的權利(B) 屬於新興的社會權(C) 屬於行動自由範疇(D) 屬於生存
- ◎照片一為某種類型的海岸照片,照片的上方為北方。 請問:該海岸附近的海流,最主要的流向為何?(A) 自南向北流(B) 自北向南流(C) 自東向西流(D) 自西向東流
- 圖一是根據中國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繪製的一幅圖。 該圖的圖名最可能是:(A) 中國各省市區的扶養比例圖(B) 中國各省市區的性別比例圖(C) 中國各省市區的農業人口比例圖(D) 中國各省市區的
- 《嘉義縣採訪冊》記載了嘉義縣各地的開發過程、人口和田畝數、廟宇和風景名勝等資料,這是我們認識清代統治時期較精確的數字資料。這本書中出現的數據與下列何者有關:(A) 施琅計畫攻打明鄭政權,調查南台
- 中山先生為了革命與建國需要,先後完成下列諸事,這些事情發生的時間順序為何?甲、組織興中會乙、發表建國大綱丙、撰述實業計畫丁、制訂中華民國國號(A) 甲乙丙丁(B) 甲丁丙乙(C) 乙甲丙丁(D)
- 理想的民主政治參與,應該是公民在資訊充分、發言機會公平均等的條件下,進行公共政策的理性討論。要達成上述的理想,必須加強中山先生主張的哪項建設?(A) 心理建設(B) 社會建設(C) 政治建設(D
- 該種海岸類型,在哪個氣候區的分布最普遍?(A) 熱帶莽原氣候(B) 副熱帶季風氣候(C) 溫帶海洋性氣候(D) 溫帶地中海型氣候
- ◎照片一為某地的海岸景觀;照片二是四種農業土地利用景觀。請問:照片二該種海岸類型的形成,和哪種地形作用的關係最密切?(A) 火山作用(B) 冰河作用(C) 溶蝕作用(D) 河流作用
- 某一時期,台灣的法律規定:「凡是向官府登記在案,並繳納稅金者,即可合法吸食鴉片。」但是具有「某種身分者」不准吸食,如供應這種人吸食工具者,皆處以死刑。這裡所謂「某種身分者」是指:(A) 原住民(
- 我國目前實施的公民投票,就是民權主義「主權在民」與「全民政治」主張的實踐。下列關於民權主義主張與公民投票內涵的敘述,何者正確?(A) 主權在民係以公民投票為先決條件(B) 公民投票實際涵括創制與
- 依據我國憲法及增修條文的相關規定,下列何者屬於立法院的職權?(A) 議決總統、副總統的彈劾(B) 追認大赦特赦(C) 追認總統發佈之緊急命令(D) 議決領土變更
- 照片二中何種農業景觀,最可能出現在該海岸類型的地區?(A) 甲(B) 乙(C) 丙(D) 丁
- 酸雨的污染源(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最多的地方在英格蘭、阿帕拉契山西麓和華北地區,但酸雨最嚴重的地方卻在北歐地區、美國東北部和四川盆地、雲貴高原。造成此種差異最主要原因為何?(A) 盛行風向(
- 一位在台任職的官員向長官報告,指出:為獲得「蕃地」的經濟利益,我們必須使用武力,沒收「蕃人」的槍枝,讓他們放棄狩獵生活,並強制將他們移居接近平地的河川地,從事農耕,以便加強控制。這種觀點的歷史背
- 英國思想家洛克(John Locke)認為,政府權威的正當性是建立在被治者同意的基礎上。下列哪項敘述與洛克這項主張的意涵最為接近?(A) 民意機關的代表必須由公民選舉產生(B) 統治者透過選舉獲
- 依據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七條的規定,下列有關監察院組成方式、職權行使和保障的敘述,哪些正確?甲、監察院設監察委員若干人,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乙、監察委員在監察院內所為之言論及表決,對院外不負
- 某國舉行國會議員改選,結果由左派政黨獲勝,隸屬右派政黨的總統只好任命左派政黨的領導人擔任內閣總理,實施左右共治。從上述訊息判斷,該國的政治體制運作,下列敘述何者最為合理?(A) 最高行政首長為總
- 調查顯示:「1971-1999年,美國東部櫻花開花日期提前7天;1959-1999年,歐洲秋季樹葉變色的日期延遲8天;1954-1981年,中國雲南西南部山區的霧日減少75天。」下列何者最適
- 某朝代建國之初,有人建議記取前朝未能善用大亂後「勞民易為治」的有利條件,反而過度役使民力,終於導致民眾叛亂而亡國。本朝制度承襲前朝,若不能記取歷史教訓,更新制度,可能會步上前朝亡國的後塵。「某朝
- 中山先生在民權主義提出「甲、革命民權;乙、權能區分;丙、均權制度」的理論與主張,這三種理論中「權」的性質與內容有什麼異同?(A) 甲乙相同(B) 乙丙相同(C) 三者皆同(D) 三者皆異
- 下列哪二項經濟政策,最符合中山先生實業計畫的主張?甲、鼓勵民間企業興建經營高速公路乙、興建商業和軍事混合使用的港口丙、引進跨國公司協助開發科技工業園區丁、協助私人金融集團併購公私金融機構(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