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4. 阿大選擇「顏思齊」作為歷史報告的主題。請問:這份報告中最可能提及他的哪項事蹟?
(A)以海商的身分帶領漢人來臺拓墾
(B)以將領的身分逼退在澎湖的荷人
(C)以漢人身分帶領群眾反荷人統治
(D)以中國官員的身分來臺展開防務。
(A)以海商的身分帶領漢人來臺拓墾
(B)以將領的身分逼退在澎湖的荷人
(C)以漢人身分帶領群眾反荷人統治
(D)以中國官員的身分來臺展開防務。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台灣原住民是屬於南島語族,南島語族範圍相當廣泛,南亞多處皆屬之,唯哪一處並不屬於南島語族範圍?(A)馬達加斯加 (B)夏威夷(C)澳大利亞 (D)紐西蘭。
- 阿大在作業中參考附圖,完成某一主題的研究。請問: 他所研究的主題最有可能為何? (A)中國沿海地形研究(B)臺灣原住民族起源(C)太平洋的暗礁(D)史前人類分布。
- 有兩多項式 A=x2( 2x-3)( 3x+2), B=( 3x+2)2( 4x2- 9)。關於 A、 B 兩多項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 2x-3)( 3x+2)為 A、 B 的公因式
- 9 下列因式分解有幾個正確? (A) 1(B)2 (C)3(D) 4。
- 在臺灣歷史上的各個時期,對於原住民的稱呼不一,直到何時才正式採用「原住民」一詞?(A)史前時期 (B)清帝國時期(C)日治時期 (D)中華民國時期。
- 「當西元 2012 年宜蘭蘇花改工程動工時,在漢本車站南測的海岸平原緩坡上,工程人員發現一古代遺址。其聚落規模相當大,保存狀況亦較約略同期的十三行文化、卑南文化來得完整,更難得的是遺址時間悠久
- 「人類不再只依賴大自然提供食物,農業與畜牧的同時經營,讓人類得以定居,節省下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此時已經能夠製作陶器, 生活得以改善,文明加速進步。」請問:上文的敘述為史前時代哪一階段的特色?(
- 臺灣原住民族是至今最早居住在臺灣的居民,對於他們數千年來的文化發展,今人可以利用怎樣的方式達到較「客觀」的理解?(A)到部落訪問年紀較大的長老(B)可以建立在考古與傳說的相互輔助(C)找尋早期
- 代表臺灣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主要有下列哪幾處?(甲)長濱文化 (乙)十三行文化 (丙)卑南文化 (丁)圓山文化 (戊)大坌坑文化(A)甲乙丙 (B)乙丙丁 (C)乙丙戊 (D)丙丁戊。
- 阿大想找尋平埔族留下的遺跡與文化,下列哪個地方不是他應探訪的地點?(A)嘉南平原 (B)中央山脈(C)臺北盆地 (D)臺中盆地。
內容推薦
- 下列資料所述指的是哪一族群? (A)泰雅族 (B)達悟族 (C)鄒族 (D)阿美族。
- 圓山文化有一重要的文化特徵,即「貝塜」,透過「貝塜」,我們可以了解哪一件事?(A)貝類食物是圓山人唯一的食物來源(B)圓山人非常喜歡吃貝類食勿(C)圓山人尊重食物,特別收集貝類,加以埋葬(D)
- 十六、七世紀,葡萄牙人在與中國的貿易中占得一席之地,當時葡萄牙人以何處作為與中國的貿易根據地?(A)廣州 (B)廈門 (C)澳門 (D)金門。
- 時人常笑稱「中華民國萬萬稅」,但追溯歷史,荷蘭在臺時期便已經開始對漢人以各種名義課徵稅收,諸如七歲以上漢人移民皆需繳交的人頭稅,或是買賣房子時要繳交稅率 10%的房屋交易稅等。這些稅收繁雜,對
- 「大員」的稱呼最早是指臺灣的何地?(A)澎湖 (B)安平 (C)雞籠 (D)淡水
- 西班牙人占領臺灣北部的目的除為傳教外,亦想以臺灣作為發展對某國貿易的跳板,不料該國實施鎖國政策,導致西班牙外貿受挫。請問:西班牙人原先欲與哪一國家發展貿易關係?(A)越南 (B)日本 (C)緬
- 有學者指出:「透過新發現的『 〇〇城地籍表』,可以發現現今臺南赤崁地區的街道與十七世紀時的最初設計比起來較窄,但基本上仍符合當時的街道布局。」請問:〇〇中應該填入下列何者才正確?(A)熱蘭遮城
- 鄭氏治臺歷經三代,其政權繼承順序為何?(A)鄭芝龍→鄭成功→鄭經(B)鄭成功→鄭芝龍→鄭克塽(C)鄭經→鄭芝龍→鄭克塽(D)鄭成功→鄭經→鄭克塽。
- 判斷下列算式何者正確?(A) 5÷(7+ 4)= (B) 5÷(7- 4)= (C) (7+ 4)÷5= (D) (7- 4)÷5= 7- 4×
- 上歷史課時,老師與學生們討論漢人文化在臺灣的發展情形,下列是他們提出的部分看法。甲生:「荷蘭在臺時期, 招募大量漢人來臺,所以漢文化已經在臺灣建立基礎。」乙生:「在鄭氏政權時期,漢人文化才在臺
- 國際競爭下的臺灣國際貿易發達,當時荷蘭人從臺灣輸出的商品主要有哪些? (甲)蔗糖 (乙)軍火 (丙)稻米(丁)茶葉(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 十七世紀中葉,荷蘭與西班牙曾在臺灣打了一場仗,最後西班牙戰敗。請問:戰場最有可能在何地?(A)鹿耳門 (B)澎湖 (C)大員 (D)淡水。
- 鄭成功英年早逝,他在西元 1662 年去世之前,曾吩咐五弟鄭襲日後能輔佐世子鄭經;不料鄭襲的部眾卻與鄭經廝殺,鄭經幸賴之助,於次年年初才順利即位。 對於將漢人的典章制度移植臺灣頗有貢獻
- 臺南市「將軍區」的由來,與某位助清征服臺灣有功的將領有關,他率族人及親戚入墾,因而形成「將軍庄」。西元 1920 年,地方改制,於此地設「將軍庄」,戰後改設臺南縣將軍鄉,西元 2010 年後成
- 17 世紀時,臺灣是漢人、日本人、荷蘭人、西班牙人在東亞地區進行貿易的重要據點。這是因為當時臺灣具備了下列哪一項優越的地理條件?(A)地形 (B)氣候 (C)位置 (D)人口。
- 清順治皇帝曾稱鄭成功「凶殘狡詐,罪大惡極」而到康熙皇帝則稱其勇敢、忠心。兩位皇帝對鄭成功的看法,由負面轉而正面,為何會有這麼大的差異? (複選)(A)兩位皇帝給鄭不同的評價,目的都是要鄭氏投降
- 已知2x2+9x-18=(2x-3)(x+6),請問下列哪一個敘述是正確的?(A)2x2-+9x-18為x+6的因式 (B)2x-3為2x2+9x-18的倍式(C)x+6為2x2+9x-18的倍式
- 南宋偏安的局面,因何族入侵而結束? (A)契丹(B)匈奴 (C)女真 (D)蒙古。
- 元代常把財政的要職給予哪一階級的人民擔任? (A)色目人(B)漢人 (C)南人 (D)女真人。
-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簽訂確定邊境的條約,雙方不但劃定疆界外,還約定互相為兄弟之邦,宋每年支付歲幣。這個條約維持雙方和平約有百餘年時間,對於安定邊疆有卓越貢獻。請問:宋朝是和下列哪一個部族簽訂該條
- 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落,建立蒙古帝國,被推戴為成吉思汗。他和他的繼任者發動三次西征,橫掃世界各地。請問: 不包括下列何地? (A)中亞(B)西亞 (C)日本 (D)東歐。
-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 (- 4)3+ (- 4)2= (- 4)5 (B) 58÷52= 56 (C) (2×3)6= 26×36 (D) (32)5=
- 附圖為「中國朝代演進圖」的一部分。請問:甲、乙各為哪個朝代? (A)元代、明代(B)隋代、清代 (C)南北朝、唐代 (D)五代十國、元代。
- 家佳參加學校的宋詞朗讀比賽,她抽籤抽到的題目如下:「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 已知 a= ,則 a、 b、 c 三數的大小關係為何?(A) a> b> c (B) b> a> c (C) c> a> b (D) c>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