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一直線繞一軸線周圍作均勻旋轉,在此動直線上某點同時作均勻移動,則此點所成之空間曲線為
(A) 漸開線
(B) 螺旋線
(C) 擺線
(D) 雙曲線
(A) 漸開線
(B) 螺旋線
(C) 擺線
(D) 雙曲線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08861
統計:A(35),B(112),C(9),D(2),E(0)
內容推薦
-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以上四句詩是歌詠何人?(A)張良 (B)諸葛亮 (C)周瑜 (D)韓信
- 下列何者不是十九世紀教育思想家福祿貝爾(Froebel)主張的教育目的?(A)和諧和統一的人格(B)具充分發展的個人能力(C)良好的社會調適能力(D)培養利用自然的心智
- 一個正六角形最少可分為幾個三角形? (A) 三個 (B) 四個 (C) 五個 (D) 六個
- 如觀察者自物體前方無窮遠處以平行的投射線垂直視之,不論物體距投影面多遠,所得投影視圖的形狀及大小與物體完全不變時,此種投影方法稱為 (A) 正投影 (B) 透視投影 (C) 等角投影
- 正投影之原理乃是假設光點(視點)置於離物體 (A) 近處 (B) 極近處 (C) 稍遠處 (D) 無限遠處
- 早上十點鐘,古人謂之何時? (A)辰 (B)巳 (C)午 (D)未
- 投影所在之平面稱為 (A) 平面 (B) 側面 (C) 斜面 (D) 畫面
- 100.下列何者是布魯納(Bruner)發現教學理論的優點?(A).提升學生創造力(B).幫助學生學習如何學習(C).適合基礎學科及概念的學習(D).節省獲取知識的時間
- 以一圓的半徑為邊,剛好可做成該圓的 (A) 內接正五邊形 (B) 內接正六邊形 (C) 外切正五邊形 (D) 外切正六邊形
- 下列何者適用行動研究? (A)臺港地區國民小學社會領域教師知覺課程的比較研究(B)運用闖關遊戲提升大臺北地區國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之研究(C)臺北縣國民小學學生自我概念之研究(D)降低本班學生錯別
內容推薦
- 用一平面切割一直立圓錐,若平面與錐軸之交角等於素線與錐軸之交角時,則所割得之形狀為 (A) 圓 (B) 橢圓 (C) 拋物線 (D) 雙曲線
- 正投影法中CNS規定採用 (A) 第一角法 (B) 第三角法 (C) 第一角法與第三角法併用 (D) 第一角法或第三角法同等適用
- 依據第三角法中,正投影之前視圖在右側視圖之 (A) 上 (B) 下 (C) 中 (D) 左
- 10以下何者不是我國現行國民小學課程標準的主要特色?(A)發揚人文精神 (B)培養鄉土情懷(C)強調彈性和多元 (D)強調核心課程
- 下列何者為重視德育的教育思想家?(A)洛克(Locke)(B)盧梭(Rouseau)(C)培根(Bacon)(D)康門紐司(Comenius)
- 正五邊形,其五內角和為 (A) 360° (B) 450° (C) 540° (D) 630°
- 「大塊能相假,名山不獨藏。」這一副對聯可用於:(A)銀行 (B)衣舖 (C)酒肆 (D)書店
- 於視圖中,凡是被遮蔽部分之邊線、高線及面之極限均用 (A) 寬線 (B) 中心線 (C) 延伸線 (D) 隱藏線表之
- 「不遇盤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後漢書•虞詡列傳》)意指:(A)利害關頭,方顯志節 (B)事情艱鉅,方顯才幹 (C)不辨本末,不足成事 (D)不經磨鍊,不見鋒利
- 半圓弧之圓周角為 (A) 270° (B) 180° (C) 90° (D) 60°
- 決定一平面之條件,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不共線三點 (B) 一直線和線外一點 (C) 兩相交之直線 (D) 任意兩直線
- 由平面組成的錐體稱為 (A) 角錐體 (B) 圓錐體 (C) 圓柱體 (D) 角柱體
- 當一平面與某一投影面垂直時,則此面在該投影面成 (A) 一點 (B) 一直線 (C) 一縮小面 (D) 一放大面
- 下列敘述何者最為正確?(A)吉爾福德(Guilford)的智力結構論將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列為智力的三個向度之一(B)皮亞傑(Piaget)認為每一個發展階段的認知結構都是「
- 當一直線與某一投影面垂直時,則此直線在該投影面成 (A) 一點 (B) 一直線 (C) 一縮小面 (D) 一真實面
- 「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孫子•謀攻》)意謂:(A)用兵之法,不可示弱 (B)兵少則利於速戰 (C)軍力不如,則避免交鋒 (D)圍攻是
- 物體離投影面愈遠所得之正投影 (A) 愈大 (B) 愈小 (C) 不一定 (D) 大小不變
- 兩圓互相內切,則連心線長等於 (A) 兩直徑和 (B) 兩直徑差 (C) 兩半徑和 (D) 兩半徑差
- 當直線平行於某投影面時,則直線在該投影面上之投影即為直線之 (A) 法線 (B) 基線 (C) 實長 (D) 垂線
- 杜拉克(Peter Drucker)認為:自十九世紀以來,人類的組織發展歷經三次變革,第一次變革的(1895-1905)將管理階層與所有權分開,第二次的變革(1920)形成了指揮控制型的組織,至
- 100.強調探討問題在脈絡中的複雜性,由研究對像本身的架構來瞭解行為,多運用參與觀察和深度訪問等方法從事的研究,為何種取向? (A)量的研究(B)質的研究(C)傳統研究(D)綜合研究
- 當一圓沿一直線滾動時,圓周上一點P移動所成之曲線,稱之為 (A) 拋物線 (B) 正擺線 (C) 螺旋線 (D) 漸伸線
- 複曲面最普通之形式為迴轉曲面,由一曲線繞其同平面內之軸迴轉而成,下列何者非複曲面? (A) 橢球面 (B) 環面 (C) 翹面 (D) 拋物面
- 在透視投影中,觀察者與物體間的距離保持不變,則投影面離觀察者愈遠,所得之投影 (A) 愈大 (B) 愈小 (C) 大小沒有一定 (D) 大小不變
- 以一平面切割一直立之圓錐,若平面與圓錐軸之夾角大於軸與素線之夾角,則截面所形成之曲線為 (A) 正圓 (B) 橢圓 (C) 雙曲線 (D) 拋物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