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決定一平面之條件,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不共線三點
(B) 一直線和線外一點
(C) 兩相交之直線
(D) 任意兩直線
(A) 不共線三點
(B) 一直線和線外一點
(C) 兩相交之直線
(D) 任意兩直線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4
統計:A(15),B(16),C(21),D(148),E(0)
內容推薦
- 「不遇盤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後漢書•虞詡列傳》)意指:(A)利害關頭,方顯志節 (B)事情艱鉅,方顯才幹 (C)不辨本末,不足成事 (D)不經磨鍊,不見鋒利
- 於視圖中,凡是被遮蔽部分之邊線、高線及面之極限均用 (A) 寬線 (B) 中心線 (C) 延伸線 (D) 隱藏線表之
- 「大塊能相假,名山不獨藏。」這一副對聯可用於:(A)銀行 (B)衣舖 (C)酒肆 (D)書店
- 正五邊形,其五內角和為 (A) 360° (B) 450° (C) 540° (D) 630°
- 下列何者為重視德育的教育思想家?(A)洛克(Locke)(B)盧梭(Rouseau)(C)培根(Bacon)(D)康門紐司(Comenius)
- 10以下何者不是我國現行國民小學課程標準的主要特色?(A)發揚人文精神 (B)培養鄉土情懷(C)強調彈性和多元 (D)強調核心課程
- 依據第三角法中,正投影之前視圖在右側視圖之 (A) 上 (B) 下 (C) 中 (D) 左
- 正投影法中CNS規定採用 (A) 第一角法 (B) 第三角法 (C) 第一角法與第三角法併用 (D) 第一角法或第三角法同等適用
- 用一平面切割一直立圓錐,若平面與錐軸之交角等於素線與錐軸之交角時,則所割得之形狀為 (A) 圓 (B) 橢圓 (C) 拋物線 (D) 雙曲線
- 「兩刃相割,利鈍乃知;二論相訂,是非乃見」(王充《論衡》)由上文可知,作者認為:(A)不同意見的討論有助於發現真理 (B)學問的世界沒有永遠的真理(C)真理必須通過實踐的檢驗 (D)服從真理是讀
內容推薦
- 當一平面與某一投影面垂直時,則此面在該投影面成 (A) 一點 (B) 一直線 (C) 一縮小面 (D) 一放大面
- 下列敘述何者最為正確?(A)吉爾福德(Guilford)的智力結構論將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列為智力的三個向度之一(B)皮亞傑(Piaget)認為每一個發展階段的認知結構都是「
- 當一直線與某一投影面垂直時,則此直線在該投影面成 (A) 一點 (B) 一直線 (C) 一縮小面 (D) 一真實面
- 「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孫子•謀攻》)意謂:(A)用兵之法,不可示弱 (B)兵少則利於速戰 (C)軍力不如,則避免交鋒 (D)圍攻是
- 物體離投影面愈遠所得之正投影 (A) 愈大 (B) 愈小 (C) 不一定 (D) 大小不變
- 兩圓互相內切,則連心線長等於 (A) 兩直徑和 (B) 兩直徑差 (C) 兩半徑和 (D) 兩半徑差
- 當直線平行於某投影面時,則直線在該投影面上之投影即為直線之 (A) 法線 (B) 基線 (C) 實長 (D) 垂線
- 杜拉克(Peter Drucker)認為:自十九世紀以來,人類的組織發展歷經三次變革,第一次變革的(1895-1905)將管理階層與所有權分開,第二次的變革(1920)形成了指揮控制型的組織,至
- 100.強調探討問題在脈絡中的複雜性,由研究對像本身的架構來瞭解行為,多運用參與觀察和深度訪問等方法從事的研究,為何種取向? (A)量的研究(B)質的研究(C)傳統研究(D)綜合研究
- 當一圓沿一直線滾動時,圓周上一點P移動所成之曲線,稱之為 (A) 拋物線 (B) 正擺線 (C) 螺旋線 (D) 漸伸線
- 複曲面最普通之形式為迴轉曲面,由一曲線繞其同平面內之軸迴轉而成,下列何者非複曲面? (A) 橢球面 (B) 環面 (C) 翹面 (D) 拋物面
- 在透視投影中,觀察者與物體間的距離保持不變,則投影面離觀察者愈遠,所得之投影 (A) 愈大 (B) 愈小 (C) 大小沒有一定 (D) 大小不變
- 以一平面切割一直立之圓錐,若平面與圓錐軸之夾角大於軸與素線之夾角,則截面所形成之曲線為 (A) 正圓 (B) 橢圓 (C) 雙曲線 (D) 拋物線
- 「夫子何為者,棲棲一代中。地猶鄹氏邑,宅即魯王宮。嘆鳳嗟身否,傷麟怨道窮。今看兩楹奠,當與夢時同。」此詩所詠,係指何人? (A)孔子 (B)孟子 (C)顏回 (D)鄭玄
- 「琴和瑟亦靜 花好月為圓」此賀聯用在何時? (A)生子 (B)新婚 (C)壽慶 (D)金榜題名
-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中庸))下列那項敘述合於上文之意? (A)「居易」是隱居不求聞達(B)「俟命」意指人的命運是上天宿定 (C)「行險」指所做所為違背仁義道德 (D)「徼幸」為
- 將直角三角形的底邊緊靠圓柱,纏繞在圓柱周圍,則直角三角形斜邊在圓柱表面所形成的曲線稱為 (A) 漸開線 (B) 擺線 (C) 對數螺線 (D) 螺旋線
- 透視圖上之投影線互相 (A) 垂直 (B) 相交於一點 (C) 平行 (D) 傾斜不相交
- 決定一平面之條件,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不共線三點 (B) 一直線和線外一點 (C) 兩相交之直線 (D) 任意兩直線
-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老子》)句中「察察」意指:(A)致力教化 (B)富國強兵 (C)苛酷擾民,法網細密 (D)刑賞忠厚,務存古風
- n多邊形之內角和為 (A) (n+2)×180° (B) (n-2)×180° (C) (n+2)×90° (D) (n-2)×90°
- 以一平面切割正圓錐,若該平面與錐軸垂直,則所割之面為 (A) 橢圓 (B) 圓 (C) 拋物線 (D) 雙曲線
- 在三個主要正投影視圖中,若只有一個視圖為平面,其餘兩視圖為直線,則該面可能為 (A) 單斜面 (B) 複斜面 (C) 水平面 (D) 曲面
- 物體上的一平面與投影面垂直時,所得的正投影視圖,稱為此平面的 (A) 單斜面 (B) 邊視圖 (C) 複斜面 (D) 端視圖
- 用一平面,以不同之角度切一直立圓錐所得之曲線,下列何者為不可能? (A) 正圓 (B) 擺線 (C) 橢圓 (D) 雙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