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0.「造次必於是」,「造次」是指:
(A)匆忙
(B)造反
(C)艱難
(D)再次
(A)匆忙
(B)造反
(C)艱難
(D)再次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困難0.285714
統計:A(3),B(2),C(1),D(4),E(0)
內容推薦
- ( )「道士曰:俛首驟入,勿『逡巡』」句中的『逡巡』屬於「疊韻」詞語,下列選項中,何者亦屬於「疊韻」? (A)本日「榴槤」大拍賣,一斤只要一百元 (B)巴士海峽位於臺灣海峽與太平洋交會處,只見波
- ( ) 請選出文字使用完全正確的選項: (A)乃以著擲月中。見一美人,自光中出。初不盈尺,至地,遂與人等。纖腰秀項,翩翩作霓裳舞 (B)忽羯鼓一聲,歌喉遽發,字字清脆,聲聲宛轉,如新鶯出谷,乳燕
- 〈打電話〉一文中,黃子雲打電話到報時臺,假裝與母親通電話,是為了表達什麼樣的感受? (A)自怨自艾 (B)殷切想望 (C)忿恨不平 (D)自我陶醉
- ( )「移風易俗」、「以亂易整,不武」、「百沴自辟易」、「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賢賢易色」、「喪,與其易也,寧戚」,以上文句中的「易」字,共有幾種涵義? (A)二種 (B)三種
- ( )下列關於司馬遷《史記》的解說,何者有誤? (A)分本紀、世家、列傳、表、書 (B)自黃帝始,至漢武帝止 (C)文中以小說手法鋪陳情節,開後代小說之先河 (D)與《漢書》、《後漢書》、《三國
- ( )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有:(A)「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涅」音ㄋㄧㄝˋ,水中黑泥 (B)「吾嘗跂而望矣」,「跂」通「企」,提起腳跟 (C)「其漸之滫,君子不近」,「漸」音ㄐㄧㄢ,逐漸 (D)
-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是指: (A)君子不在用餐時違背仁德 (B)君子不會在一餐飯的短暫時間內違背仁德 (C)君子不會在餐後違背仁德 (D)君子專心用餐,不會有違背仁德的煩惱
- ( ) 下列「 」內讀音,何者皆不相同? (A)六馬仰「秣」/相濡以「沫」/塗「抹」巧飾 (B)「衢」道奔馳/精神「矍」鑠/「瞿」然注視 (C)虵「蟺」之穴/「饘」粥餬口/國勢迍「邅」 (D)
- ( )下列各選項中「 」內詞語,詞性兩兩不相同的選項是: (A)「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 (B)「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 (C)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棄黔首,以「資」敵國 (D
- ( )下列關於項羽的敘述,何者錯誤? (A) 因為最後無法稱帝統一中原,所以被司馬遷寫入《史記》的世家 (B)鴻門宴一事,標示出項羽一生事業及當時歷史走向的轉折 (C)鉅鹿之戰、鴻門宴、垓下之圍
內容推薦
- ( )下列何者沒有同時使用譬喻與映襯兩種修辭手法? (A)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B)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C)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D)騏驥一
- 寫信給下列歷史名人,哪一個稱呼錯誤? (A)給司馬懿、司馬昭:賢喬梓 (B)給袁宏道、袁宗道:賢昆仲 (C)給李治、武則天:賢伉儷 (D)給王羲之、王獻之:賢昆仲
- 〈打電話〉一文中,黃子雲打電話給誰? (A)媽媽 (B)爸爸 (C)張伯伯 (D)一一七
- 給平輩與長輩,在名片背面書寫後,署名處要加上: (A)名正肅 (B)知名不具 (C)名正具 (D)前詳
- 「『極短篇』屬於□□之一;成功的極短篇重在□□之妙。」缺空處宜填入: (A)散文/詞藻 (B)新詩/篇幅 (C)報導/題目 (D)小說/布局
- 給下列對象的提稱語,何者錯誤? (A)老師:函丈 (B)同學:壇席 (C)司令:勛鑒 (D)喪家:禮鑒
- 我要向某公司求職,寫信給該公司董事長或總經理,提稱語宜用: (A)大鑒 (B)道鑒 (C)賜鑒 (D)青覽
- 〈打電話〉一文中,作為情節最高潮的一句話是: (A)「媽媽,是我,我是雲雲……」 (B)「上課了,趕快回教室!」 (C)「下面音響十點十一分十秒……」 (D)黃子雲離開電話,讓清清的鼻涕水凝在小
- 「造次必於是」,「是」字是指: (A)仁 (B)名 (C)富貴 (D)貧賤
- 下列何者不是春秋時代「士」必讀的經典: (A)禮 (B)御 (C)易 (D)春秋
- 有關名片的意義和作法,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名正肅」、「名正具」是名片上已有自己的姓名,而啟事內容寫在背面之署名 (B)名片印有姓名、職務、住址、電話號碼 (C)收片人姓名寫背面中央,以
- 下列詞語何者為「疊韻」? (A)繼續 (B)徘徊 (C)催促 (D)躊躇
- 那「只」矮木箱,「只」字可用何字取代? (A)隻 (B)枝 (C)支 (D)紙
- ( )下列文句中的「以」字,意義與其他選項不同的是: (A)《左傳‧燭之武退秦師》: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B)范仲淹〈岳陽樓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
- 下列何者不是孔門「四科十哲」的人物 (A)冉伯牛 (B)司馬牛 (C)顏回 (D)子路
- 有關〈打電話〉一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作者愛亞,本名李丌 (B)故事反映出小孩渴求母愛的心理 (C)本文只有單一時間、地點和人物 (D)以倒序法寫成
- 關於便條的作法,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便條的作法,在事言事,在物言物,無須浮詞、套語,以簡明為貴 (B)「稱呼」、「結尾敬辭」、「署名敬辭」、「日期」的寫法與書信同 (C)便條是簡便的書信
- ( )下列文句,何者用字有誤? (A)九二一大地震,看到災民從災區倉黃逃離,緊張之狀,令人感同身受 (B)大地震後,慈善團體動員賑災,凸顯了臺灣強大的民間力量 (C)地震發生之後,各地檢察官出動
- 向多人發出電子郵件,又不至於洩露他人郵址的正確方法是採用: (A)收件者 (B)副本 (C)副本密件 (D)以上皆可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稱自家兄長為「愚兄」 (B)寫信給父親,信封中欄須寫「某某父親安啟」 (C)右挪縮小要用在尊稱或頭銜 (D)給平輩的問候語是「大安」
- 下列稱謂解釋,何者正確? (A)「先夫」與「先府君」都是對去世父親的稱呼 (B)「太公」與「太君」都是對己方年長者的稱呼 (C)「泰山」與「岳父」都是對妻子父親的稱呼 (D)「先慈」與「先大母」
- ( )下列各組「 」中的字,何者讀音兩兩相同? (A)不斷「啜」泣/中「輟」生 (B)棄如草「芥」/尷「尬」 (C)烘焙「坊」/「訪」客不斷 (D)居有「頃」/「傾」家蕩產
- 下列單位詞的使用,何者正確? (A)一「方」草皮 (B)一「抹」斜陽 (C)一「支」眼鏡 (D)一「紙」雨傘
- 「君孰與不足」,「孰與」是: (A)況且 (B)怎麼 (C)當然 (D)更加
- ( )下列各組「 」中的字義,何者兩兩相異? (A)「竊」以為君市義/臣「竊」計:君宮中積珍寶 (B)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屬」予作文以記之 (C)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