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5-16 為題組
      2018 年九月上旬,太平洋超強颱風「山竹」正掠過菲律賓北部。此時,大西洋颶風「佛羅倫斯」也逼近美國東岸,首都華盛頓進入緊急狀態,疏散超過 170 萬民眾。氣象專家指出此種現象十分罕見,因為當風暴活躍於太平洋時,大西洋就不會有同樣情況。科學家認為海水溫度上升是可能原因。
      根據模型顯示,當海水溫度上升 1oC,海水表面的水氣就會增加 7%,颱風的降雨量就會增加 20%。這是因為水溫上升使得海洋表面的空氣對流活動會更旺盛,使風速增強,讓颱風在形成的過程中得以捲入更多的水氣。
      無論是觀測或理論都指出,當地球變得更暖,海水溫度更高,發生強烈颱風的機率會更高。不過,因為颱風會從海洋裡汲取熱量。規模更強大的颱風,吸取的熱量也會變高。因此,當大型颱風經過後,海水變得比較冷,至少會暫時減少更多新風暴生成。修改自《科學人雜誌》

15. 根據文章,那些敘述是正確的
(A)科學家認為兩大洋同時出現颱風是頻繁出現的現象
(B)海水溫度上升 1oC,颱風的降雨量會增加 7%
(C)大型颱風生成後,海水溫度變得更高
(D)全球暖化使得強烈颱風發生的機率增加。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