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下文,回答第 26-29 題【甲】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釃?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楚辭》)【乙】太康孫緬為尋陽太守,落日逍遙渚際,見一輕舟,陵波隱顯。俄而漁父至,神韻蕭灑,垂綸長嘯,緬甚異之。乃問:「有魚賣乎?」漁父笑而答曰:「其釣非釣,寧賣魚者邪?」緬益怪焉。遂褰裳涉水,謂曰:「竊觀先生,有道者也,終朝鼓枻,良亦勞止。吾聞黃金白璧,重利也;駟馬高蓋,榮勢也。今方王道文明,守在海外,隱鱗之士,靡然向風。子胡不贊緝熙之美,何晦用其若是也?」漁父曰:「僕山海狂人,不達世務,未辨賤貧,無論榮貴。」乃歌曰:「竹竿籊籊,河水浟浟。相忘為樂,貪餌吞鉤。非夷非惠,聊以忘憂。」於是悠然鼓棹而去。(《南史》)
26. 依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甲文屈原藉「彈冠、振衣」彰顯自己不役於物
(B) 乙文孫緬藉「黃金、駟馬」彰顯自己不慕榮利
(C) 甲文漁父所稱的「聖人」深明安時處順的意義
(D) 乙文漁父所稱的「狂人」實為己達達人的代表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