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5. 「同治十年,淡水同知試辦抽茶釐,茶行章華封、金茂芳抗抽。」由以上資料可以知道哪一訊息?
(A)抗抽的茶行受到處罰
(B)淡水與大陸通商的結果
(C)章華封、金茂芳是洋商代表
(D)茶葉生產地在北部。
(A)抗抽的茶行受到處罰
(B)淡水與大陸通商的結果
(C)章華封、金茂芳是洋商代表
(D)茶葉生產地在北部。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戲園者,實普天下之大學堂也。優伶也,實普天下人之大教師也。」這種言論推測最可能是下列何人的觀點?(A)蘇東坡(B)王安石(C)嚴復(D)陳獨秀。
- 春秋時季孫氏八佾舞於庭,孔子知道了便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這件事主要是表現孔子的什麼主張? (A) 重樂 (B) 正名 (C) 德治 (D) 立信 。
- 「劊子手的刀砍下來,竇娥的血真的全飛到白布上;接著,六月的楚州天降大雪,遮住她的屍體;第三,她死後,楚州果然三年大旱。竇娥的願望得到實現,證明她真的是冤死的。」這樣的描述,史家如何看待?(A)六
- 元入中國後,為何雜劇盛行?(A)文人因備受鄙視,改為隱居創作(B)蒙古漢化政策提倡所致(C)南方先發展,影響北方(D)南人地位超越北人。
- ( )法國大革命期間,革命派領袖羅伯斯比(Maximillie Robespierre)宣稱:「路易應當死,因為法國必須生。」路易十六被處死,主要導因於他 (A) 解散三級會議 (B) 反對廢除
- 「嘉佑間,汴都三歲小兒,在母懷飲乳,聞曲皆燃手指作拍,應之不差。」史家看到這則資料,該如何解讀和運用?(A)宋仁宗時,三歲小孩都能作曲(B)宋朝兒童,不論年紀皆能說書(C)汴京戲曲興盛,三歲小兒
- 【題組】承上題,請問資本主義體制有何特徵,下列何者為非?(A)均富的理想 (B)經濟活動自由 (C)肯定牟利動機 (D)私有財產制-6-
- ( )「他們公開宣布:他們的目的唯有使用暴力,全盤推翻現存的社會制度才能達到。讓統治者在革命面前顫抖吧。無產者在這場革命中失去的將只是手鐐腳銬,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文中的「他們」是 (A) 資
- 設 degf(x)=3, 若f(1)=f(2)=f(0=7) 且f(-1)=13 , 則f(4) =(A)-17 (B)-16 (C) -15(D) -14(E)-136
- 清治時期,內地人口大幅增加。當人口到了一定程度時,必須向外發展。臺灣是當時漢人移民的一個重要目的地。清政府原對閩粵地區移民臺灣抱著禁止的態度,但是大陸渡海來臺的移民源源不斷,於是出現如下的政策
內容推薦
- 中國古代統治者原本認為,祖先的世界與上帝的世界幾不可分;從某一時期起,統治者強調其統治人世的權力來自上帝,而不是祖先的神靈, 他的祖先隨侍在上帝之側,上帝的世界與祖先的世界開始分立。「某一時期
- 21~22 題為題組:資料一:團茶、餅茶進一步邊茶化,葉茶和芽茶為主要消費。資料二:製茶技術和傳統茶學,由高度發展,逐漸趨向敗落。資料三:歐美國家由於茶葉的長期出超,引出英國東印度公司的鴉片走私。 【
- 下列那一舉措的施行,形成中國日後由知識分子治理國家的傳統價值觀? (A) 諸子百家爭鳴 (B) 獨尊儒家思想 (C) 刑法思想的落實 (D) 強調文武合一的教育方式 。
- 紫藤廬為台灣引進西方自由主義思想及制度,當時聚集許多知識界的重要學者,它的建築本體是日式平房,民國 50 年因為颱風損壞,改建為二樓的洋房格式。美麗島事件前後,這裡成為政治異議者、前衛文化及藝
- 日本與某國訂約,承認該國是一個獨立國家。為永遠鞏固兩國關係,互相尊重其領土權,並確保東亞和平,主張中國所有國際條約和協定凡可能適用於該國者,均予尊重。為共同負擔國防,日本得駐軍於該國。該國是指
- 《通典•選舉一》載:「漢諸帝凡日蝕地震山崩川竭天地大變,皆詔天下郡國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率以為常。又其有要任使,皆標其目而令舉之。」請問文中所指的是漢朝的哪一種取士方式? (A)徵辟 (B)
- 中古歐洲的平民與下層階級的主食為麥類,到了十八~十九世紀歐洲多數中下階層的主食改為馬鈴薯與玉米之類。這樣的轉變過程應該與下列那一史事有關? (A)十字軍東征後引進此作物 (B)葡萄牙從印度當地攫
- 那一個時代之後的宗族日漸普及,儒者積極設計合理的宗族秩序? (A) 秦朝 (B) 漢朝 (C) 宋朝 (D) 元朝。
- 11~14 題為題組:台灣自 1970 年代以來,茶藝館大量湧現,形成獨特的文化現象,這主要是台灣經濟創造奇蹟後民族意識覺醒,民族自信心大大增強的結果,茶藝館成了擺脫「歐美風雨」、「重建中華文化」的一
- 古代中國道教人物中,有某人主張個人修煉應自養神與修煉形體。在養神方面,人應減少欲念;在煉形方面,人應飲食有節,起居有度。如果工夫純精,精神與肉體都可永存。請問:前述理論應是何人的主張? (A)張
- 這是一條獨一的大道,絲路將長安和羅馬兩個歷史上著名首都連繫起來,它原來是人們交換貨物的地方,也是藉由這條路交換各種手工和技巧。特別的是,經由絲路,住在遙遠國度的人們得以認識彼此的心靈,而藉由彼此
- 【題組】哪一則資料可以說明白銀外流的現象?(A)資料一(B)資料二(C)資料三(D)以上皆可。
- 1920 年代歌仔戲在台灣各種廟會的野台演出,1950 年代以後拜哪種新科技的出現,擴展了它的觀眾群和演出的時間?(A)收音機(B)電視(C)電腦(D)手機。
- 【題組】這段資料你會將它歸類為下列何者?(A)讓史料自己說話(B)對台灣經濟的深刻瞭解(C)救亡圖存的時代產物(D)客觀的科學證據。
- 承上。這時期是俄羅斯史上哪個統治政權?(A)基輔羅斯 (B)金帳汗國 (C)東羅馬帝國 (D)沙皇專制
- 聽完南北朝道教的發展後,小祥將其要點整理如下表。請問:下列所述何者為正確?(A)(B)(C)(D)
- 「聲色的由來,發自人的情和性,難道可以勉強得來嗎?所以只要自然的發於情、性,自然就會合乎禮義,而不是在情、性之外,另外用禮義制止。」以上言論出自明代思想家李贄,當時他被視為異端,其思想自認為是
- 某個時代,有人主張學問要自有心得:讀孔子之書,必須與自己的經驗相印證;如果心中不以為然,那麼,即使是孔子之言,也不能承認就是對的。這種思想觀念傳播甚廣,知識界於是出現了不少特立獨行之士。這最可能是
- 【題組】根據作者的結論,有助於你認識台灣茶館的哪個部分?(A)1970 年代經濟起飛後的休閒活動之一(B)台灣經濟於 1980 年代後復甦帶動茶館興盛(C)政府刻意提倡,希望振興民族自信心(D
- 社會階層是指社會上分成不同地位高下的階層,如貴族、奴隸等;社會流動是指不同階層出身者可以因為後天因素而轉換成另一個階層,如平民可以因為努力而變成官員。社會流動變大的意思是不同階層出身的人轉換另一
- 《鳳山縣志‧祀典志》記載:「□□無專祭,而水旱、疾疫必禱之,致敬、宿齋必告之,故立之廟,使神有所憑依也。」請問:□□是指哪一位神明? (A)觀音 (B)土地公 (C)王爺 (D)城隍。
- 南宋時期,社會貧富懸殊,但未發生大規模動亂,農村反而處於比較穩定的狀態,其主要的原因為何? (A) 梯田、湖田的推廣,使多餘的糧食可販賣至各地 (B) 儒者社團與慈善事業的興辦 (C) 科舉公平競
- 有份文件是格式化的日記本,其內容記載每天道德生活實踐上的功與過,這是什麼文件? (A) 鄉約 (B) 社學 (C) 功過格 (D) 講論的主題。
- 【題組】請問:若將此段資料拿來使用,對以下哪個研究主題『沒有』幫助?(A)中國學者如何看台灣(B)流行文化與經濟的關係(C)兩岸茶藝流行與民族信心的關係(D)台灣與中國茶館興起的差異性。
- 清朝在17世紀最早和外國簽訂的調約為何?哪一國哪個條約?(A)俄國;〈尼布楚條約〉(B)俄國;〈璦琿條約〉(C)日本;〈北京條約〉 (D)哈蕯克;〈恰克圖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