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3. 一般以立銲下進銲法銲接鋼板的厚度比上進法,可以較
(A)厚
(B)薄
(C)相同
(D)不一定 。
(A)厚
(B)薄
(C)相同
(D)不一定 。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那一種位置施銲後最不會發生懸垂現象 (A)平銲 (B)立銲 (C)橫銲 (D)仰銲 。
- 銲接中如換用較大的銲線工作時,電弧電壓要 (A)調低 (B)調高 (C)不變 (D)短路。
- 銲接含碳量高之鋼板,銲接前 (A)需預熱 (B)無需預熱 (C)需後熱 (D)無需後熱 。
- 銲接前母材必須預熱的原因為 (A)母材太薄 (B)含碳量低 (C)含碳量高 (D)使用包藥銲線 。
- 銲軸接近水平,銲面朝上的銲接位置為 (A)平銲 (B)立銲 (C)橫銲 (D)仰銲 。
- 銲接施工後熱的目的為 (A)幫助銲件熔化 (B)增加母材硬度 (C)消除殘留應力(D)加大金屬結晶 。
- 銲接用二氧化碳氣體其純度應在 (A)0%以上 (B)3%以上 (C)5%以上(D)8%以上 。
- 電流太大容易造成 (A)外觀不良 (B)滲透不足 (C)熔融不足 (D)夾渣 。
- 後熱處理之理由是 (A)減少氣孔 (B)使合金均勻 (C)提高硬度 (D)減少內應力 。
- 在可能範圍內銲件都應用 (A)平銲 (B)橫銲 (C)立銲 (D)仰銲 施工。
內容推薦
- 欲使電弧起弧容易則需 (A)降低負載電壓 (B)提高負載電壓 (C)銲線加大 (D)增加氣體流量 。
- 檢查開槽的狀態、尺寸、間隙、對準等是否正確須在 (A)銲接前 (B)銲接中 (C)銲接完成後 (D)第一層銲完時 。
- 銲接中如銲速不變而將電流適度提高,則 (A)銲道變窄 (B)滲透愈淺 (C)滲透愈深 (D)銲道高度變凸 。
- 不良假銲(暫銲)可能產生 (A)點銲位置龜裂 (B)銲接電弧熄滅 (C)填銲金屬脆化 (D)電弧不穩定 。
- 銲接的移動速度加快時則 (A)電弧電壓會降低 (B)電弧電壓昇高 (C)銲接電流要昇高 (D)電弧電壓及電流都不受影響 。
- 銲接時,其電弧溫度最高可達攝氏 (A)1000~1500 度 (B)2000~2500 度 (C)2500~3000 度 (D)3500 度以上 。
- 使用 4 公厘直徑碳棒電弧挖槽其電流是 (A)80~150A (B)160~240A (C)250~350A (D)300~550A 。
- 中碳鋼厚板銲接前預熱溫度約 (A)50~100℃ (B)100~150℃ (C)150~260℃ (D)260~420℃ 。
- 電弧銲接是利用 (A)高電壓高電流 (B)低電壓低電流 (C)高電壓低電流 (D)低電壓高電流 來進行銲接。
- 使用較大電流,較快運行速度,對何種缺陷防止最有效 (A)銲蝕 (B)夾渣 (C)氣孔 (D)燒穿 。
- 經預熱之厚板銲接時,其道間溫度通常維持 (A)較預熱溫度高 200℃ (B)較預熱溫度低 100℃ (C)略高於預熱溫度 (D)常溫即可 。
- 低碳鋼銲件完全退火的加熱溫度,一般在鐵碳平衡圖中的曲線上方約 20~40℃處 (A)Ac1 (B)Ac3 (C)Acm (D)Ac4 。
- 利用金屬毛細管作用之接合方式稱為 (A)閃光銲 (B)鑞銲(軟/硬銲) (C)電弧銲(D)電阻銲 。
- 一般俗稱"氣銲"就是 (A)氬銲 (B)CO2 銲 (C)氧乙炔氣銲 (D)氫氧氣銲 。
- 鑞銲(軟/硬銲)中之軟銲,其使用溫度是在 (A)127 (B)227 (C)327 (D)427 ℃以下。
- 建造大樓時鋼的接合方法是 (A)軟銲法 (B)鑞銲(軟/硬銲)法 (C)熔接法 (D)鍛接法 。
- 製品製成後易因冷縮變形的是 (A)熔接 (B)鉚接 (C)鍛造 (D)鑄造 。
- 構件接合處稱為 (A)銲接 (B)接頭 (C)腳長 (D)銲道 。
- (本題刪題)TIG 銲法所使用的遮護氣體為 (A)氬 (B)氫 (C)氧 (D)二氧化碳 。
- CO2 半自動銲接較適合銲接 (A)鋁 (B)銅 (C)鑄鐵 (D)碳鋼 。
- 潛弧自動銲的優點是 (A)不需人員操作 (B)能仰銲 (C)銲件不必組合 (D)無火花銲濺物,銲道美觀 。
- 半自動銲接是屬於 (A)壓接法 (B)熔接法 (C)鑞銲(軟/硬銲)法 (D)電阻銲接法 。
- 電弧銲接是屬於 (A)壓接法 (B)熔接法 (C)鑞銲(軟/硬銲)法 (D)軟銲法 。
- 採用鎢棒作為電極的是 (A)自動潛弧銲 (B)MIG 銲法 (C)TIG 銲法 (D)CO2 銲法 。
- TIG 銲接是屬於下列何種銲接的簡稱 (A)半自動電銲 (B)自動潛弧銲 (C)電阻銲(D)氬氣鎢極電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