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四、解釋名詞:(每小題 5 分,共 25 分)機率抽樣(probability sampling)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二、請說明田野調查的基本性質與優缺點。(30 分)
- 三、何謂統計顯著水準為 0.01?此時,比較容易犯那一型錯誤,型 I 還是型 II?統計顯著水準之高低如何決定?(25 分)
- 三、何謂“實驗室研究"?有何優缺點?(25 分)
- ⑶避免引導性的問題。請各舉一例加以說明。(30 分)
- 二、質性研究較適合研究那些主題?(25 分)
- 四、針對某一人口群所進行之需求評量(needs assessment)可說是形成性評估研究的一種類型。試列表說明需求評量可採用的五種方法,以及其各有的優缺點。(25 分)
- 三、何謂二手資料分析(Secondary Analysis)?其優點及限制為何?(25 分)
- 二、何謂測量尺度?試舉例說明變項的四大測量尺度與使用的統計分析(卡方、變異數、相關回歸)之間的關係。(30 分)
- 二、實驗設計面臨那些內在效度的問題?採用「雙重保密實驗」(double-blind experiment)可以幫助解決那些內在效度的問題?(25 分)
- 雙重負載的假設(double-barreled hypothesis)(名詞解釋)
內容推薦
- 三、研究者在建立指標時,當有遺漏資料(missing value)的情形發生,有那些處理方式?並說明各種處理方式的使用理由。(25 分)
- 四、解釋名詞:(每小題 5 分,共 20 分)⑴立意抽樣(purposive sampling)。
- 一、如果一個氣體粒子達成熱平衡後,某個物理量的密度函數為(公式中已經將 ћ=1,c=1,kB=1 作為自然單位(natural unit)簡化,回答時應將 ћ ,c 等單位復原) 其中 p、E 分別是
- 四、解釋名詞:(每小題 5 分,共 25 分)區域機率抽樣(area probability sampling)
- 分析層次(level of analysis)(名詞解釋)
- ⑵焦點團體(focus group)。(名詞解釋)
- 四、進行社會研究時,應有那些研究倫理必須考量?(25 分)
- 世代研究(cohort study)(解釋名詞)
- 深入追問(probe)(名詞解釋)
- ⑶社會指標(social indicator)。(名詞解釋)
- 概念型定義(conceptual definition)(解釋名詞)
- 四、在從事社會研究時因研究對象通常是人,難免會產生研究倫理的問題,請舉出三種較常見到違反研究倫理的現象,並提供方法以避免或降低研究倫理問題。(25 分)
- 二、社會研究中有「演繹」和「歸納」這兩種推理的邏輯。請舉例並闡述這兩種推理邏輯的區別。(25 分)
- 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解釋名詞)
- 焦點團體(focus groups)(名詞解釋)
- 三、如何評估委託學術機關對政策形成和政策執行的研究,這些研究要探討那些重要的問題才會對政策制定與執行有所貢獻?(25 分)
- ⑵避免一個問題中出現兩個問項(double-barreled questions);
- 互為主觀性(intersubjectivity)(解釋名詞)
- 路徑分析(path analysis) (名詞解釋)
- ⑷信度(reliability)。(名詞解釋)
- 二、當我們在做測量時,測量過程本身會產生誤差,這種現象稱為測量誤差(measurementerrors)。一般而言,測量誤差可分為系統誤差(systematic errors)與隨機誤差(random
- 二、在量化研究中,因果關係的性質主要是透過變項之間關係的陳述來表達。請利用變項說明以下三種因果關係:直接(direct)、中介(intervening)與虛假(spurious)。又因果關係的建立需要
- 一、請試述下列名詞之意涵:(每小題 5 分,共 20 分)⑴預壓密壓力(Pre-consolidation Pressure)
- 三、在研究過程中,往往需要透過訪談蒐集資料,請問調查訪問與一般對話有何差異?試說明之。(25 分)
- 四、從事內容分析時,可以對資料進行顯性編碼(manifest coding)及隱性編碼(latentcoding),試舉例說明兩者的差異。何者信度較低?如何增加內容分析的信度?(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