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二、多重選擇題: (共 30 分,每題 3 分)25. ( )下列選項「 」內的字義,何者兩兩相同?
(A) 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聞」香而來
(B)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理不勝「辭」
(C)武仲以能「屬」文為蘭臺令史/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
(D)審己以「度」人/「度」長絜大,比權量力
(E)文非一體,鮮能「備」善/呵護「備」至
(A) 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聞」香而來
(B)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理不勝「辭」
(C)武仲以能「屬」文為蘭臺令史/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
(D)審己以「度」人/「度」長絜大,比權量力
(E)文非一體,鮮能「備」善/呵護「備」至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困難0.230769
統計:A(2),B(6),C(3),D(6),E(8)
內容推薦
- ( )下列選項中的句意描述,何者說明正確? (A)「我出生的時候,秧大娘剛夭折了一個兒子,於是她就用自己的奶水哺育我。據說她的奶水很豐足,所以每天都把我餵得很飽。」可見得秧大娘貪圖小利,想兼差賺
- ( )「嚴殺盡兮棄原壄」一語表現將士死傷無數,犧牲慘烈,亦暗指戰爭的殘酷。以下文句亦暗指戰爭殘酷的是: (A)翰海闌干百丈冰,愁雲黲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B)白日登
- ( )「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意謂: (A)酣觴賦詩,自得其樂的閒情逸致古今相同 (B)放浪形骸,縱情聲色,都將被後世所譏 (C)汲汲名利,為塵務所勞役,為古今文人最大悲哀 (D)惜時傷逝,人
- ※閱讀屈原的〈國殤〉,並回答下列二題: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天時墜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壄
- ( )(甲)推諉「塞」責/拔本「塞」源;(乙)「委」曲求全/虛與「委」蛇;(丙)天上星「宿」/人生「宿」命;(丁)侍「從」保護/共謀「從」犯;(戊)天然「屏」障/「屏」氣凝神;(己)「痌」瘝在抱
- ( )「焚券市義」是馮諼為孟嘗君所營造三窟的第一窟,其真正展現具體的成效表現在: (A)齊王謂孟嘗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 (B)孟嘗君就國於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 (C)梁
- ( )此段文意在強調什麼? (A)群居的重要 (B)自然天成的可貴 (C)思鄉情切 (D)為善必有後福
- 以下關於我國法制上所規定的親屬與繼承關係的敘述,何者正確? 甲、非於婚姻關係存續中所受胎之子女,稱為非婚生子女。 乙、非婚生子女和生母之間的關係,視為婚生子女。丙、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對於生父的
- ( )下列各組詞語□中的字形,何者完全相同? (A)天上宮□/付之□如/一□宋詞 (B)罷□官職/左支右□/相形見□ (C)□落孫山/莫□其妙/師出無□ (D)心無旁□/趨之若□/好高□遠
- ( )「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顯而制禮,不以隱約而弗務,不以康樂而加思。」意謂文王、周公如何? (A)同是見意於篇籍,一則明顯,一則隱晦 (B)演《易》制禮,所處時代明暗有別,而目標並無二致
內容推薦
- ( )下列「 」內之字詞,解釋正確的選項是: (A)山氣「日夕」佳:白天與黃昏 (B)「結廬」在人境:建造屋舍 (C)而無車馬「喧」:溫馨 (D)飛鳥相與「還」:依舊
- ( )「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有其暗喻,下列選項,何者與它暗喻的主題相同? (A)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 (B)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C)今宵賸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
- ( )下列關於左思〈詠史〉其一的敘述,錯誤的是: (A)「邊城苦鳴鏑」是指邊境的戰事頻繁 (B)「疇昔覽穰苴」意謂以往曾學過兵法 (C)「鉛刀貴一割」比喻因才能低下,無法為國效力 (D)「長嘯激
- ( )下列解釋何者不正確? (A)問君何能「爾」,「爾」作「如此」解 (B)投「諸」渤海之尾,「諸」作「之於」解 (C)「盍」各言爾志,「盍」作「何不」解 (D)盍各言「爾」志,「爾」作「如此」解
-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下列關於此段文字的涵義說明,何者正確? (A)作者不認同古人文章所興起的感慨,也無法體會 (B)每當閱讀古人詩文,就好像與古人
- ( )下列關於古詩的敘述,錯誤的是: (A)唐代以後泛指不遵近體格律的詩歌 (B)古詩原指漢魏六朝詩歌 (C)唐以前詩歌稱為古詩,唐以後的律、絕是近體詩 (D)古詩以四言為主
- ( )下列何者是陶潛〈飲酒〉其五一詩的詩眼? (A)心遠 (B)真意 (C)問君 (D)忘言
- ( )下列「 」內之字詞,解釋錯誤的選項是: (A)「羽檄」飛京都:上插鳥羽以示告急的文書 (B)「疇昔」覽穰苴:往日 (C)「長嘯」激清風:撮口發出悠揚清脆的聲音 (D)夢想騁「良圖」:善良的企
- ()下列文句解析,何者不正確? (A)「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是莊子的主張 (B)「不羞汙君,不辭小官。進不隱賢,必以其道。遺佚而不怨,阨窮而不憫。與鄉人處,由由然不忍去也
- 著名的經濟學者拜羅(Paul Bairoch )認為:「若無一個先發的,或者至少同時性的農業發展,將無顯著之工業成長的可能性。」 具體指出了圈地運動對工業革命的發展有相當貢獻,請問:下列有關圈地運
- ( )下列何者為古體詩? (A)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B)客從東方來,衣上灞陵雨;問客何為來,采
- ( )陶潛〈飲酒〉其五一詩中,哪一句歷來最為人所稱道? (A)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B)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C)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D)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 )下列選項「 」內的字,讀音錯誤的是: (A)甲「冑」:ㄓㄡˋ (B)卓「犖」:ㄌㄨㄛˋ (C)穰「苴」:ㄐㄩ (D)鳴「鏑」:ㄓㄜˊ
- ( )關於《大戴禮記》與《小戴禮記》的比較,下列何者正確? (A)皆屬十三經之一 (B)大戴係指戴德,小戴係指戴聖 (C)《大戴禮記》八十五篇,《小戴禮記》四十九篇 (D)東漢末年《大戴禮記》
- 啟蒙哲士伏爾泰談到「誰是最偉大的人」時說:真正偉大的人不是凱撒、亞歷山大,這個人必須獲得上天賦予的天分,並以此照亮人們的心智。政治和軍事家奴役生靈,這個人則以真理的力量引領我們的心;他了解宇宙,
- ( )下列關於左思的敘述,何者錯誤? (A)其貌不揚,又拙於言辭,但富於文才,辭賦、詩歌皆為世所稱道 (B)嘗以十年時間構思,寫就〈上林賦〉,一時洛陽紙貴,傳為美談 (C)所作詩歌,筆力矯健,情
- ( )關於陶潛〈飲酒〉其五一詩,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後六句借景言情,主客儼分為二 (B)用第一人稱為主詞,確有實指 (C)用虛擬的第一人稱,為代言體 (D)「問君何能爾」、「悠然見南山」二
-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是描述哪一個季節? (A)春 (B)夏 (C)秋 (D)冬
- ()並列關係構成的複詞,其單詞有的詞義相近,可稱為同義複詞,如「品類」。下列「 」中複詞詞義的結合關係,與「品類」相同的選項是: (A)「俛仰」之間 (B)「脩短」隨化 (C)「趣舍」萬殊 (
- ( )下列何者不是陶淵明的詩文特色? (A)語言平淡 (B)綺麗華靡 (C)擅用白描手法 (D)取材於日常生活
-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境最接近於: (A)無物堪比倫,叫我如何說 (B)善為文者,富於萬篇,貧於一字 (C)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 (D)此時無聲勝有聲
- ( )「欲辨已忘言」與全詩哪一句相呼應? (A)悠然見南山 (B)結廬在人境 (C)問君何能爾 (D)飛鳥相與還
- ()下列屬於「因果句」的正確選項是: (A)惟其義盡,所以仁至(文天祥〈衣帶贊〉) (B)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C)母親的病拖了將近一年才好,所以我一生下來就交給一位
- ( )關於陶潛〈飲酒〉其五詩中「問君何能爾」的「君」,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指「結廬」者 (B)指「欲辨」者 (C)指「採菊」者 (D)指「車馬喧」者
- ( )「著書立說雖是不朽的盛事,但自忖□□□□,我還不敢率爾操觚,以免貽笑大方。」上述文句空格中,可填入下列哪個詞語? (A)才疏學淺 (B)成竹在胸 (C)賦擬子虛 (D)壓倒元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