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0. ( )關於《大戴禮記》與《小戴禮記》的比較,下列何者正確?
(A)皆屬十三經之一
(B)大戴係指戴德,小戴係指戴聖
(C)《大戴禮記》八十五篇,《小戴禮記》四十九篇
(D)東漢末年《大戴禮記》盛行,遂獨占《禮記》之名
(E)今日流傳通稱《禮記》的就是《大戴禮記》
(A)皆屬十三經之一
(B)大戴係指戴德,小戴係指戴聖
(C)《大戴禮記》八十五篇,《小戴禮記》四十九篇
(D)東漢末年《大戴禮記》盛行,遂獨占《禮記》之名
(E)今日流傳通稱《禮記》的就是《大戴禮記》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困難0.384615
統計:A(5),B(4),C(2),D(1),E(1)
內容推薦
- ( )陶潛〈飲酒〉其五一詩中,哪一句歷來最為人所稱道? (A)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B)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C)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D)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 )下列何者為古體詩? (A)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B)客從東方來,衣上灞陵雨;問客何為來,采
- 著名的經濟學者拜羅(Paul Bairoch )認為:「若無一個先發的,或者至少同時性的農業發展,將無顯著之工業成長的可能性。」 具體指出了圈地運動對工業革命的發展有相當貢獻,請問:下列有關圈地運
- ()下列文句解析,何者不正確? (A)「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是莊子的主張 (B)「不羞汙君,不辭小官。進不隱賢,必以其道。遺佚而不怨,阨窮而不憫。與鄉人處,由由然不忍去也
- ( )下列「 」內之字詞,解釋錯誤的選項是: (A)「羽檄」飛京都:上插鳥羽以示告急的文書 (B)「疇昔」覽穰苴:往日 (C)「長嘯」激清風:撮口發出悠揚清脆的聲音 (D)夢想騁「良圖」:善良的企
- ( )下列何者是陶潛〈飲酒〉其五一詩的詩眼? (A)心遠 (B)真意 (C)問君 (D)忘言
- ( )下列關於古詩的敘述,錯誤的是: (A)唐代以後泛指不遵近體格律的詩歌 (B)古詩原指漢魏六朝詩歌 (C)唐以前詩歌稱為古詩,唐以後的律、絕是近體詩 (D)古詩以四言為主
-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下列關於此段文字的涵義說明,何者正確? (A)作者不認同古人文章所興起的感慨,也無法體會 (B)每當閱讀古人詩文,就好像與古人
- ( )下列解釋何者不正確? (A)問君何能「爾」,「爾」作「如此」解 (B)投「諸」渤海之尾,「諸」作「之於」解 (C)「盍」各言爾志,「盍」作「何不」解 (D)盍各言「爾」志,「爾」作「如此」解
- ( )下列關於左思〈詠史〉其一的敘述,錯誤的是: (A)「邊城苦鳴鏑」是指邊境的戰事頻繁 (B)「疇昔覽穰苴」意謂以往曾學過兵法 (C)「鉛刀貴一割」比喻因才能低下,無法為國效力 (D)「長嘯激
內容推薦
- ( )下列關於左思的敘述,何者錯誤? (A)其貌不揚,又拙於言辭,但富於文才,辭賦、詩歌皆為世所稱道 (B)嘗以十年時間構思,寫就〈上林賦〉,一時洛陽紙貴,傳為美談 (C)所作詩歌,筆力矯健,情
- ( )關於陶潛〈飲酒〉其五一詩,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後六句借景言情,主客儼分為二 (B)用第一人稱為主詞,確有實指 (C)用虛擬的第一人稱,為代言體 (D)「問君何能爾」、「悠然見南山」二
-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是描述哪一個季節? (A)春 (B)夏 (C)秋 (D)冬
- ()並列關係構成的複詞,其單詞有的詞義相近,可稱為同義複詞,如「品類」。下列「 」中複詞詞義的結合關係,與「品類」相同的選項是: (A)「俛仰」之間 (B)「脩短」隨化 (C)「趣舍」萬殊 (
- ( )下列何者不是陶淵明的詩文特色? (A)語言平淡 (B)綺麗華靡 (C)擅用白描手法 (D)取材於日常生活
-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境最接近於: (A)無物堪比倫,叫我如何說 (B)善為文者,富於萬篇,貧於一字 (C)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 (D)此時無聲勝有聲
- ( )「欲辨已忘言」與全詩哪一句相呼應? (A)悠然見南山 (B)結廬在人境 (C)問君何能爾 (D)飛鳥相與還
- ()下列屬於「因果句」的正確選項是: (A)惟其義盡,所以仁至(文天祥〈衣帶贊〉) (B)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C)母親的病拖了將近一年才好,所以我一生下來就交給一位
- ( )關於陶潛〈飲酒〉其五詩中「問君何能爾」的「君」,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指「結廬」者 (B)指「欲辨」者 (C)指「採菊」者 (D)指「車馬喧」者
- ( )「著書立說雖是不朽的盛事,但自忖□□□□,我還不敢率爾操觚,以免貽笑大方。」上述文句空格中,可填入下列哪個詞語? (A)才疏學淺 (B)成竹在胸 (C)賦擬子虛 (D)壓倒元白
- (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意謂: (A)辭官歸隱後,自然門前冷落車馬稀 (B)居處以仁為美,完全不受塵世人情之干擾 (C)久居人群聚集的地方,自然不以吵雜為干擾 (D)身處紅塵,卻沒有競逐
- ( )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原因在: (A)飛鳥相與還 (B)採菊東籬下 (C)悠然見南山 (D)心遠地自偏
- ( )「向之所欣,俛仰之間,已為陳跡」句中的「向」字與下列何者用法相同? (A)貴遠賤近,「向」聲背實 (B)「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C)恰如青石的街道「向」晚 (D)便扶「向」路,處處
- ( )下列解釋何者不正確? (A)弱冠弄「柔翰」:指毛筆 (B)「卓犖」觀群書:形容才華、見識的傑出 (C)左眄澄「江湘」:指西羌 (D)長揖歸「田廬」:家園
- ( )(甲)怦然心動;(乙)一文不明;(丙)一躑千金;(丁)不為已甚;(戊)不脛而走;(己)中饋猶虛。上列成語,完全沒有錯別字的選項有幾個? (A)二個 (B)三個 (C)四個 (D)五個
-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意謂: (A)自然美景無限,使人樂不可言 (B)歸返自然,方可領悟自然意趣 (C)人生的真諦奧祕,無須言辭辯釋 (D)人世間萬物消長的道理,其妙不可言
- ( )下列關於左思〈詠史〉其一的敘述,錯誤的是: (A)左思〈詠史〉共八首,都是藉〈詠史〉以詠懷之作 (B)本詩雖為第一首,但內容與其他幾首沒有差別 (C)詩中並未述及任何史事,而只以「卓犖觀群
- ( )「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為儒家理想的政治制度,但畢竟只是心目中的理想國度罷了,天下太平則是許多人共同的願望。下列成語何者可用以形容太平治世? (A)王路清夷 (B)河清海晏 (C)鳳集
- ( )下列各組字句中,沒有錯別字的選項是: (A)隨著總統大選的到來,各候選人的慕僚人員,無不絞盡腦汁,極力爭取選票 (B)這本偵探小說,情節緊張懸疑、錯縱複雜,讓讀者的情緒隨之起伏 (C)因為對
- ( )下列文句當中,「 」內詞語使用最適當的選項是: (A)陶淵明遠離塵世的虛偽和庸俗,只可意會不能言傳的閒適心境,有「難言之隱」 (B)老禪師妙語如珠,經過長久的思索之後,我終於「心領神會」
- (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意謂: (A)房子建造在都市,卻見不到車馬往來 (B)寄居於鬧市,卻沒有車馬可乘坐 (C)住在人煙稠密的地方,卻沒有車馬的喧擾 (D)蓋間房子在人跡罕至的地方,所
- ( )陶淵明〈飲酒〉其五一詩寫景視野豐富,下列說明何者不恰當? (A)悠然見南山──遠景 (B)採菊東籬下──近景 (C)山氣日夕佳──近景 (D)飛鳥相與還──近景
- ( )「他讀書總是囫圇吞棗,□□□□,因此考試成績一直不太理想。」上述文句空格中,不可填入下列哪個詞語? (A)不求甚解 (B)窮源竟委 (C)一知半解 (D)淺嘗即止
- ( )下列關於左思〈詠史〉其一的敘述,錯誤的是: (A)著重描寫歷史人物的史蹟,抒發自己的感慨 (B)全詩十六句可分三個層次。首四句寫文才,中四句寫武略,後八句寫抱負 (C)其中從文才過渡到武略
-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有關這兩句解釋錯誤的選項是: (A)菊花是隱逸高標的象徵 (B)南山悠然自若映入眼簾 (C)陶淵明描繪田園生活之遙遠不可及 (D)此亦陶淵明性情之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