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24. 職業道德在職業訓練上是怎樣的課程?
(A)必修
(B)免修
(C)選修
(D)不關緊要。
(A)必修
(B)免修
(C)選修
(D)不關緊要。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5),B(0),C(0),D(0),E(0)
內容推薦
- 菸草摘心後,會促使腋芽生長,應即(A)全部摘除(B)任其生長(C)疏芽(D)留一側芽 以保其效果。
- 欲施 3%加保扶粒劑,每公頃推薦用量為 60 公斤,如農民要施用 5 公頃耕地,需用加保扶(A)60 公斤(B)90 公斤(C)120 公斤(D)200 公斤。
- 牛筋草為(A)菊科(B)大 科(C)莎草科(D)禾本科 雜草。
- 甘蔗矮化病會造成植株(A)萎縮(B)捲葉(C)根瘤(D)縱裂。
- 作物生育期中使用農具淺耕表土,粉碎土塊,使土壤疏鬆的作業稱為(A)作畦(B)培土(C)移植(D)中耕。
- 茶毒蛾為害茶樹是以(A)咬斷根(B)蛀莖(C)咬斷莖基部(D)蠶食葉片。
- 要皮脆、色佳之烤鴨製品在烘烤作業時要 (A)鴨隻屠後即時烘烤(B)鴨隻吹氣、川燙、塗脆皮水、風乾後烘烤(C)塗上脆皮水趁鴨皮還溼熱即時烘烤(D)脆皮水需鴨隻烤熟後再塗刷。。
- 勞工噪音暴露工作日八小時日時量平均音壓級幾分貝以上之作業場所,應每六個月測定噪音一次以上?(A)六十五分貝 (B)七十五分貝(C)八十五分貝 (D)九十五分貝
- 藥害之發生與何種因素之關係較小?(A)光照(B)溫度(C)土壤(D)地形。
- 香附子的營養繁殖器官是(A)塊莖(B)匍匐莖(C)塊根(D)珠芽。
內容推薦
- 同一種作物在同一塊土地上,每年連續種植的耕作制度稱為(A)輪作(B)間作(C)混作(D)連作。
- 中耕和培土作業兼具有何種作用﹖(A)種植(B)除草(C)灌溉(D)施肥。
- 甘藷生育期中,莖葉過於茂盛,可施何種肥料,以抑制莖葉生長,使塊根肥大?(A)氮肥(B)鉀肥(C)硼肥(D)鎂肥。
- 綠肥作物的選用,最好選擇(A)禾本科(B)豆科(C)旋花科(D)茄科 的植物。
- 短時間時量平均容許濃度,為一般勞工連續暴露在此濃度以下任何幾分鐘,不致有不可忍受之刺激、慢性或不可逆之組織病變、麻醉昏暈作用、事故增加之傾向或工作效率之降低者?(A) 15 分鐘 (B) 30
- 鹽水鴨之製作技術 (A)與配料醃漬、乾燥(B)配料醃漬後油炸(C)塗抹配料後水煮再燒烤(D)塗抹配料醃漬再水煮後冷卻。
- 目前農民常用之雜草管理方法,大部屬於(A)防治性(B)預防性(C)暫時性(D)根除性 的雜草管理。
- 單子葉種子中,供給種子發芽所需養分的部位稱為(A)胚(B)胚乳(C)胚軸(D)胚根。
- 盤固拉草主要是做為(A)飼料用(B)觀察用(C)覆蓋用(D)防風用 的作物。
- 製作肉鬆之油酥作業時 (A)油脂需先於原料肉醃漬再預煮(B)焙炒中需添加熱油(C)待焙炒完成冷卻後再加入熱油(D)焙炒完成趁熱加入熱油。
- 一般在作物播種或移植前施用的肥料,稱為(A)堆肥(B) 肥(C)追肥(D)基肥ˉ。
- 台灣地區最常連作的作物是(A)大豆(B)水稻(C)玉米(D)落花生。
- 所謂綠肥作物是(A)當作肥料用的作物(B)觀賞用的作物(C)飼料用的作物(D)藥用的作物。
- 1鑑別職業操守應從什麼上辨別?(A)技能(B)學識(C)知能(D)素養。
- 建築電氣設備圖例中, 是用來表示(A)人孔(B)手孔(C)發電機(D)馬達。
- 會造成甘藷莖中空膨大而易折的是(A)蝦殼天蛾(B)甘藷螟蛾(C)蟻象(D)鳥羽蛾。
- 依鍋爐及壓力容器安全規則規定,各鍋爐之傳熱面積合計在五十平方公尺以上未滿五百平方公尺者,應指派具有何種等級以上鍋爐操作人員資格者擔任鍋爐作業主管?(A)甲級鍋爐操作人員(B)乙級鍋爐操作人員(C
- 50%撲滅松乳劑,每公頃施藥量為 2 公升,若稀釋 1000 倍時,0.5 公頃要噴撒藥液量為(A)1200 公升(B)120 公升(C)60 公升(D)600 公升。
- 下列哪一種產品特性還是未熟品 (A)培根(B)貢丸(C)熱狗(D)醉雞。
- 台肥 5 號複合肥料(16-8-12)在施用氮素為 80 公斤時,需(A)500 公斤(B)250 公斤(C)125 公斤(D)50 公斤 肥料。
- 熟品之水煮過程其肉中心溫度需達 (A)40℃以下(B)45~50℃(C)55~60℃(D)73℃以上 即可。
- 關於農藥稀釋之水質,下列何者為非?(A)水質偏鹼者,可稍加食醋中和之(B)殺蟲劑較除草劑易受鹼性水之破壞(C)中性之水質,效果較佳(D)水中若含碳酸鎂、碳酸鈣,則可增加農藥效果。
- 再生稻是一種(A)不整地(B)半整地(C)最少整地(D)整地ˉ的栽培方式。
- 幼蟲行走時彎曲成弓形,胸背出現白色的是(A)切根蟲(B)擬尺蠖(C)小菜蛾(D)白粉蝶。
- 作品拉坯完成後,以鋼絲線切離底部前,作品內底部(A)要去除積水(B)保持部份積水(C)須加部份水份(D)不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