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2.以下三段有關康熙到乾隆年間的臺灣科舉考試的資料,請閱讀資料,並根據資料回答問題資料一:康熙年間福建提督上奏:「臺灣應考科舉風氣未興,無法與內地競爭,故請於閩場中另編字號,額外取 中舉人一名。」資料二 :浙閩總督上呈雍正皇帝奏摺:「因臺地新闢,讀書者少,應令道、府、各縣,查明現住臺地,有田有產 ,人籍之人方准與考......泉、漳各處寄籍之人,一概不許冒濫。」資料三:乾隆四年,巡臺御史請於閩省名額外編「臺」字號,取進士一名。由上述資料,我們應如何解讀清領時期臺灣的科舉文化?
(A)資料一顯示康熙年間是臺灣首度有漢人文教之始
(B)資料二顯示常有其他籍貫者冒籍臺灣人應考情形
(C)資料三顯示乾隆時臺灣參與科舉考試競爭激烈
(D) 這三段資料主旨在說明臺灣的科舉應考人數很多
(A)資料一顯示康熙年間是臺灣首度有漢人文教之始
(B)資料二顯示常有其他籍貫者冒籍臺灣人應考情形
(C)資料三顯示乾隆時臺灣參與科舉考試競爭激烈
(D) 這三段資料主旨在說明臺灣的科舉應考人數很多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5
統計:A(0),B(17),C(1),D(0),E(0)
內容推薦
- 如右圖,長方體之,若 BDE 平面和BCGF 平面的夾角的度量為θ,則cos θ之值為何?(5%)
- 單狹縫寬0.2 mm,用波長為5000Å的綠光照射後,於狹縫後2 m遠處所生的干涉條紋中央亮區的寬度為__(13)__ cm。
- 【題組】承上題,這段小說中的時代背景,與下列選項為同一個時期?(A)臺北城内首次出現了電燈和自來水’有小上 海之稱(B)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磅(C)盟軍的飛機開始對臺灣的日軍基地展開轟炸(D)為
- 阿璃今年(2013)已經八十九歲,她回想起自己在日治時代的生活,下列哪一敘述不符合史實? (A)她小時候 讀的是公學校(B)她六歲時,正逢政府大力鼓吹更改日本姓名,父親因此為她改名為小川櫻子(C
- 三、填空題(共 17 格,每格 5 分,共 85 分)某藥品測試欲徵求試用者119人,其性別與國籍雙向表如下:若欲使性別與國籍獨立,且 x < y ,求數對(x,y ) =_____(A)
- 一彈簧的原長為L,力常數為k,當其總長為2L與3L時,波在其中之傳播速率比為_____(4)_______。
- 薄凸透鏡面積為A焦距為f,光點置於鏡前3f/2處,在鏡後豎立在焦點上的光屏,明亮區域之面積為____(12)____。
- 下文是某部小說的其中一段情節:「太明開始對教育有了懷疑。最少是對教育方法有所懷疑。想起來有很多不能 了解的。比如小學校不用體罰,也能提高教育的效果;為什麼公學校不能那樣?小學校按照學則辦理’為什麼 公
- 臺灣作為日本的殖民地,原本沒有服兵役的義務,而且日本人也不放心讓臺灣人當兵。後來,在某一事件爆發 後,日本開始要求臺灣供應軍伕,但軍伕並不是正規的軍人,包括通譯、軍醫、巡察等,一般籠統稱為「臺籍
- 在絕熱汽缸中,裝有1莫耳的單原子分子理想氣體。此氣體的壓力為1大氣壓,而體積為4公升。今移動活塞壓縮氣體,使其體積減少0.245公升,若不計一切阻力與壓力的變化時,壓縮氣體所作的功為___
內容推薦
- 將波長分別為4800Å及6000Å之單色光同時照射在一雙狹縫上,兩狹縫相距0.04公分,狹縫與屏距離為100公分,則兩單色光干涉亮紋第一次重疊 (最接近中央亮紋) 發生在距離中央亮紋__(14)
- 清朝以來臺灣的土地開發,逐漸形成一田二主(大租戶-小租戶-佃戶)的結構。後 來,在某個時期,政府為了解決財政不足的問題,除了清查全臺土地,防止逃漏稅 外,更以行政命令,剝奪某個層級地主的土地所有
- 李星是乾隆末年時人,從大陸的家鄉(彰州府)遷到臺灣的南投地區。他在當地開墾土地並且育有六子,其死後留 下公產三甲作為祭祀公業,由六房輪流耕作。輪到耕作公田者,則需負責該年祭神祖先的費用。請問這種
- 臺灣在清領初期,除了官民衝突外,也普遍存在著族群與族群之間的矛盾,而引發各式的械鬥事件。請問,這 些械鬥事件的發生原因為何? (A)互爭田地與水源(B)遊民人數眾多,會因細故而滋生衝突(C)行政
- 有一個人在臺灣發生朱一貴事件之後,被清廷挑選為任首任巡臺御史,任内期間頗能關懷民眾,尤其是原住民 的處境。因巡視各地,考察攻守顯隘、海道風信的見聞,而著有《臺海使槎錄》。請問這位巡臺御史是? (
- 平埔族原本居住在今日臺灣西部的平原地區,但卻在清治時期進行大規模的遷徙,應該與下列哪些原因有關? (A)1721年的朱一貴事件(B)漢人屢屢越過土牛紅線開墾(C)漢人官吏的層層剝削(D)無法與漢
- 臺灣被迫開港通商後,對臺灣帶來何種衝擊?(A)樟腦的栽種迅速發展成重要產業,占輸出總額第一(B)由於 臺灣北部丘陵地適合種植茶葉,因而使臺灣北部生產力提升,經濟地位更形重要(C)西方傳教士積極展
- 日治時代臺灣農業生產曾發生「米糖相剋」的問題。關於此問題與下列哪些因素有關?(A)種稻與種植甘蔗的 土地利用問題(B)米糖相剋是因為新的簾種引進臺灣所產生的問題(C)1922年臺灣在來米研發的成
- 日本治臺直到總督兒玉源太郎時,其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對於臺灣展開的一系列調查與政策制定,對臺灣歷史的 發展有一定的影響。請問下列有官後藤新平的敘述何者正確? (A)擔任民政長官期間,以「生物學原理」
- 〈弈喻〉:「今之學者讀古人書,多訾古人之失;與今人居,亦樂稱人失。人固不能無失,然試易地以處,平 心而度之,吾果無一失乎?」這段話的寓意較接近下列何者(A)嚴以律己,寬以待人(B)君子之過也,如
- 布林函數 f = 可化至最簡式為(A) AC+ BC (B) BC+ (C) AC+ (D)BC
- 若θ是一個銳角且=___________
- 韓愈作〈師說〉,謂當時之人「小學而大遺」。其所謂「小學」,與下列所言何者較近? (A)「象形、指事、 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即「六書」之學(B)〈說文解字敘〉云:「《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
- 1 Show that the area A enclosed by a simply connected curve C : x2/3 + y2/3 = 4 in the x-y plane is
- 45關於明清士紳階級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士紳不得介入與影響官府的政策與行政(B)士紳階級一定具備考上科舉 以及具有功名的讀書人(C)士紳受到地方官禮遇,是官府與民間溝通橋梁(D)士紳代替官府
- 【題組】36哪一地區的民變曾有列強勢力介入? (A)甲(B)乙(C)丙(D)丁。
- 〈夏之絕句〉:「捉得住蟬,卻捉不住蟬聲」,此話意思與哪一句相呼應? (A)夏天是聲音的季節(B)我們 只是太忙罷了,忙得與美的事物擦身而過都不知不覺(C)鉛筆盒從來不會變成音樂盒,蟬依舊在河邊高
- (甲)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復到舅家,問「焉」(乙)傳一鄉秀才觀「之」/仲永「之」避厝(丙)其受之 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丁)「其」詩以養父母/邑人奇之,稍稍賓客
- 46學者劉廣京曾指出:「如果沒有太平天國戰爭,也就不會有後來的自強運動。這是因為清朝為了戰爭的需求,才重用曾國藩、 李鴻章、左宗棠等人。如果沒有這些練兵、籌餉經驗的督撫,我們就很難想像有自強運動。」吾
- 【題組】37承上題,當時有哪些列強勢力承認此政權? (A)英、俄(B)英 '日(C)英、法(D)日、俄。
- 「飛魚季」、「天才夢」兩個詞,是由「飛魚+季」、「天才+夢」所構成,「飛魚」對「季」、「天才」對「夢」 都具有限制和界定作用。下列選項中,屬於上述構詞方式的是:(A)老人與海(B)再別康橋(C)
- 下列「」中的詞語,有幾項意思不同?(甲)行三十里,魏武「乃」曰/「乃」覺三十里(乙)「復」到舅 家/師道之不「復」可知矣(丙)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就」有道而正焉(丁)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 所
- 47甲午戰爭後,中國面臨了被列強瓜分的危機。下列關於清末列強在中國勢力範圍之配對,何者正確? (A)法國一山東(B)英國一廣西(C)俄國一東三省(D)德國一長江流域(E)日本一福建。
- 38-40是題組梁啟超的基本思想是改革的,但他對民初一連串革命性的變動極為憂慮,他說:「自辛亥八月迄今未盈四年,忽而滿洲立憲, 忽而五族共和;忽而臨時總統,忽而正式總統;忽而內閣制,忽而修改約法;忽而
- 豐子愷引唐詩「山遠始為容」,提出遠觀與近賞的不同,最接近下列何者的意涵? (A)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B)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C)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D)不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