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2.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曾子之意是:
(A)使弟子明白這是生病畏寒至極的呻吟聲
(B) 自述學道之謹慎,以勉弟子
(C) 自述戒慎守身之情,以示其門弟子
(D)生老病死有何懼,慰其弟子勿過分傷心。
(A)使弟子明白這是生病畏寒至極的呻吟聲
(B) 自述學道之謹慎,以勉弟子
(C) 自述戒慎守身之情,以示其門弟子
(D)生老病死有何懼,慰其弟子勿過分傷心。
參考答案
答案:C[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5),C(5),D(0),E(0)
內容推薦
- 【題組】(2)資料二乾隆皇帝所提及的「逆匪」,係指何人?
- 下列各組「 」中的詞句,意思相同的選項是: (A)「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然「倉皇」中,不可落入敵人之手(B)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群居「終日」,言不及義 (C)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因為《春秋》使亂臣賊子不敢肆行無忌 (B)「知我者,其惟《春秋》乎!」因為《春秋》是行天子之事 (C)「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
- 這是一份清朝時某大臣向皇帝上呈的奏摺,大臣諫言說:「僅守澎湖而棄臺灣,則澎湖孤懸汪洋之中,……是守臺灣,即所以固澎湖。臺灣、澎湖一守兼之,沿邊水師汛防嚴密,各相犄角,聲氣關通,應援易及,可以寧息。
-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這是屬於那一類的孝順? (A)慎終 (B)怡色
- 仁是一種天賦的德行,普遍存在每個人的心性之中,靠著自覺與實踐,就能體悟到他的存在。下列何句可印證之? (A)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B) 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C) 子曰:
- 〈大學之教〉主旨是說明 (A)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B)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C)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D)當積學漸進,不可但求速成。
- 下列選項「」內的字義,何者前後相同?(A)金陵子弟來「相」送/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B)名豈文章「著」/以「著」其義,以考其信(C)邦有道,「危」言「危」行/「危」檣獨夜舟(D)「卻
- 物價革命對歐洲的經濟與社會造成那些影響? (A)依靠地租維生的貴族因經濟實力削弱,連帶地降低了社會及政治上的地位 (B)政府稅收減少,導致政權被財主操控 (C)產品價格上漲,製造產品的工匠得以改
- 下圖是「臺灣史前人類生活想像圖」,圖中哪一個景象最能突顯出臺灣「新石器時代」文明的特色?(A) (B) (C) (D)
內容推薦
- 詩經中多採一唱三歎的寫作方式,往往不同語詞表達的卻是相同意思。下列「 」中的詞義,何者正確? (A)「涘」、「湄」皆指水邊、水岸 (B)「遡洄」、「遡游」皆指順流而下 (C)「躋」、「右」皆形
- 閱讀下列兩段資料,回答問題:資料一:「臺灣自古不屬中國。我皇考(先帝)神武遠屆,拓入版圖。(先帝)末年逆賊朱一貴倡亂攻陷府城及全臺各地,諸臣夙稟方略,士卒感戴教養之恩,七日克服,破賊數萬。」資料二
- 下列有關紅頭繩兒一文借代修辭的說明,何者正確? (A)「紅頭繩兒」怎麼會離開他:借代校長的女兒 (B)勸他們成為「香客」:借代到寺廟進香的人 (C)盛裝而出的「新婦」借代指夫妻 (D)「蘆溝橋」
- 【題組】(3)這是在發生何事之後的奏疏?
- 下列用來形容人的智、愚、賢、肖的成語,何組皆為貶義: (A)吳下阿蒙/飛軒絕跡/不識一丁 (B)繡花枕頭/茂才異等/倚馬之才 (C)雞鳴狗盜/不識之無/兩腳書櫥 (D)羊質虎皮/腹笥便便/百無一
- 有關「荀子的教育觀」,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以木受繩、金就礪為喻,明示為學之功 (B)以「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強調學習環境的重要 (C)以「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強調學貴有恆 (
- 下列有關王粲與<登樓賦>的敘述,何者錯誤?(A)王粲擅長於辭賦(B)《文心雕龍》譽王粲為「七子之冠冕」(C)<登樓賦>乃王粲依附劉備,不為所重,登樓遠眺,觸景傷懷,抒發懷才不遇之慨和思念故鄉之
- 下列選項「」中的字詞,何者字形、字音、字義皆正確無誤?(A)危「檣」:音ㄑㄧㄤˊ,船槳(B)「延」用舊法:音ㄧㄢˊ,因循遵照舊樣(C)酒「肆」:音厶ˋ,酒店(D)豐「贍」:音ㄓㄢ,豐富。
- 下列「 」內的字義,何組兩兩相同 (A) 男有分,女有「歸」/民之「歸」仁,猶水之就下 (B) 「刑」仁講讓/「刑」於寡妻 (C)「行」了半月之上/自「行」束脩以上 (D)「逕」奔到莊前/「逕
- 清末戊戌變法失敗的主要原因為何? (A)新政影響眾多既得利益者之前途,招致反對力量太大 (B)新黨沒有實權 (C)新黨發動戊戌政變失敗 (D)改革層面侷限於物質層面,未做根本性之改變 (E)新黨
- 下列文句的敘述,何者正確?(A)「後生可畏,來者難誣」意謂後輩青年雖前途無量,使人敬畏,然亦不能輕視前人(B)「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意謂平原邈遠,阻絕了望向荊山視線(C)「(斯七子)
- 〈赤壁賦〉中稱讚曹操意氣自得且文武全才之句。( 7 )( 8 ),固一世之雄也。【題組】 7
- 王羲之蘭亭集序通篇著眼在 (A)苦樂 (B) 長短 (C) 得失 (D) 死生 二字。
- 下列何者是清末自強運動的內容? (A)設立總理衙門 (B)設立輪船招商局 (C)廢八股,改試策論 (D)設立京師大學堂 (E)設立福州船政局。
- 張同學看到一本建築史的書上介紹某種建築形式,老師就以右邊的圖片顯示此種建築的形式,請問:下列關於此種建築形式的敘述,那些是正確的?(A)此種形式稱為羅馬式建築 (B)文藝復興的學者喜好此種建築形
- 下列成語不可用來形容王羲之書法的是 (A) 鐵畫銀鉤 (B) 筆走龍蛇 (C) 龍飛鳳舞 (D) 高山流水。
- 〈兼愛〉:「譬之如醫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 所自起,則弗能攻。治亂者何獨不然?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弗能治。」以上這段敘述,不包含下列哪種修辭?
- 下列有關《詩經》和《楚辭》的比較,何者正確 (A)皆為韻文 (B)皆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 (C)皆為平民文學 (D)皆為春秋中葉以前之作 (E)皆列入經部。
- 下列有關〈兼愛〉一文的敘述,何者有誤?(A)首段以醫生治病為例,指出治亂者必須先掌握亂的根源(B)二~四段舉君臣、父子、兄弟、盜賊、大夫、諸侯為例,闡明所有損人利己的行為皆起於「不相愛」(C)「天
- 下列關於「釐金」的敘述,何者正確?(A) 「釐金」是一種評量貴重金屬黃金的制度 (B) 此制度在北伐統一後,政府從事財政改革時被廢除(C)創制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彌補內亂而造成的財政困境(D)台灣剛
- 義和團是在清末出現的民間團體,以最原始、野蠻方式表達對民族國家的感情。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喊出「扶清滅洋」的口號,希望逐出外國勢力 (B)最終目的是建立新政權,取代滿清 (C) 義和團事件後
- 莊子 〈天下篇〉:「古之喪禮,貴賤有儀,上下有等,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今墨子獨生不歌,死不服,桐棺三寸而無槨,以為法式。以此教人,恐不愛人;以此自行,固不愛己。」請問此段言
- 下列選項中「 」內的詞語,何者屬於謙詞? (A)「奉」陪到底 (B)「忝」列科名 (C)「敝」帚自珍 (D)「拜」讀大作 (E)略備「菲」酌。
- 「禹、稷、顏回同道」,「禹、稷、顏子易地則皆然」孟子之意在說明 (A) 貴賤相異,價值觀念卻一致 (B) 人有遇、不遇之變,救民修己的理想總難盡如人意見 (C) 窮通雖不同,修己為人的理想無異
- 以描寫工人生活而蜚聲文壇的文學家楊青矗曾說:「我很討厭把人分成上層、中層、下層,在我的眼中人都是社會中的一分子,人人平等……不應分上下而有所歧視……」由這段話推判他應是屬於哪一類作家?(A)反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