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8. 下列文句的敘述,何者正確?
(A)「後生可畏,來者難誣」意謂後輩青年雖前途無量,使人敬畏,然亦不能輕視前人
(B)「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意謂平原邈遠,阻絕了望向荊山視線
(C)「(斯七子)咸以自騁驥騄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意謂建安七子都認為自己像文壇上的千里馬,各恃其才並駕齊驅,而互不相讓
(D)「日月逝於上,體貌衰於下,忽然與萬物遷化,斯志士之大痛也」意謂歲月消逝,體貌衰老,情隨物遷,歡樂不再,這是有志之士最大的悲痛。
(A)「後生可畏,來者難誣」意謂後輩青年雖前途無量,使人敬畏,然亦不能輕視前人
(B)「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意謂平原邈遠,阻絕了望向荊山視線
(C)「(斯七子)咸以自騁驥騄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意謂建安七子都認為自己像文壇上的千里馬,各恃其才並駕齊驅,而互不相讓
(D)「日月逝於上,體貌衰於下,忽然與萬物遷化,斯志士之大痛也」意謂歲月消逝,體貌衰老,情隨物遷,歡樂不再,這是有志之士最大的悲痛。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下列「 」內的字義,何組兩兩相同 (A) 男有分,女有「歸」/民之「歸」仁,猶水之就下 (B) 「刑」仁講讓/「刑」於寡妻 (C)「行」了半月之上/自「行」束脩以上 (D)「逕」奔到莊前/「逕
- 下列選項「」中的字詞,何者字形、字音、字義皆正確無誤?(A)危「檣」:音ㄑㄧㄤˊ,船槳(B)「延」用舊法:音ㄧㄢˊ,因循遵照舊樣(C)酒「肆」:音厶ˋ,酒店(D)豐「贍」:音ㄓㄢ,豐富。
- 下列有關王粲與<登樓賦>的敘述,何者錯誤?(A)王粲擅長於辭賦(B)《文心雕龍》譽王粲為「七子之冠冕」(C)<登樓賦>乃王粲依附劉備,不為所重,登樓遠眺,觸景傷懷,抒發懷才不遇之慨和思念故鄉之
- 有關「荀子的教育觀」,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以木受繩、金就礪為喻,明示為學之功 (B)以「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強調學習環境的重要 (C)以「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強調學貴有恆 (
- 下列用來形容人的智、愚、賢、肖的成語,何組皆為貶義: (A)吳下阿蒙/飛軒絕跡/不識一丁 (B)繡花枕頭/茂才異等/倚馬之才 (C)雞鳴狗盜/不識之無/兩腳書櫥 (D)羊質虎皮/腹笥便便/百無一
- 【題組】(3)這是在發生何事之後的奏疏?
- 下列有關紅頭繩兒一文借代修辭的說明,何者正確? (A)「紅頭繩兒」怎麼會離開他:借代校長的女兒 (B)勸他們成為「香客」:借代到寺廟進香的人 (C)盛裝而出的「新婦」借代指夫妻 (D)「蘆溝橋」
- 閱讀下列兩段資料,回答問題:資料一:「臺灣自古不屬中國。我皇考(先帝)神武遠屆,拓入版圖。(先帝)末年逆賊朱一貴倡亂攻陷府城及全臺各地,諸臣夙稟方略,士卒感戴教養之恩,七日克服,破賊數萬。」資料二
- 詩經中多採一唱三歎的寫作方式,往往不同語詞表達的卻是相同意思。下列「 」中的詞義,何者正確? (A)「涘」、「湄」皆指水邊、水岸 (B)「遡洄」、「遡游」皆指順流而下 (C)「躋」、「右」皆形
- 臺北市立明倫高中所在地在【題組】(1)明鄭時期
內容推薦
- 王羲之蘭亭集序通篇著眼在 (A)苦樂 (B) 長短 (C) 得失 (D) 死生 二字。
- 下列何者是清末自強運動的內容? (A)設立總理衙門 (B)設立輪船招商局 (C)廢八股,改試策論 (D)設立京師大學堂 (E)設立福州船政局。
- 張同學看到一本建築史的書上介紹某種建築形式,老師就以右邊的圖片顯示此種建築的形式,請問:下列關於此種建築形式的敘述,那些是正確的?(A)此種形式稱為羅馬式建築 (B)文藝復興的學者喜好此種建築形
- 下列成語不可用來形容王羲之書法的是 (A) 鐵畫銀鉤 (B) 筆走龍蛇 (C) 龍飛鳳舞 (D) 高山流水。
- 〈兼愛〉:「譬之如醫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 所自起,則弗能攻。治亂者何獨不然?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弗能治。」以上這段敘述,不包含下列哪種修辭?
- 下列有關《詩經》和《楚辭》的比較,何者正確 (A)皆為韻文 (B)皆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 (C)皆為平民文學 (D)皆為春秋中葉以前之作 (E)皆列入經部。
- 下列有關〈兼愛〉一文的敘述,何者有誤?(A)首段以醫生治病為例,指出治亂者必須先掌握亂的根源(B)二~四段舉君臣、父子、兄弟、盜賊、大夫、諸侯為例,闡明所有損人利己的行為皆起於「不相愛」(C)「天
- 下列關於「釐金」的敘述,何者正確?(A) 「釐金」是一種評量貴重金屬黃金的制度 (B) 此制度在北伐統一後,政府從事財政改革時被廢除(C)創制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彌補內亂而造成的財政困境(D)台灣剛
- 義和團是在清末出現的民間團體,以最原始、野蠻方式表達對民族國家的感情。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喊出「扶清滅洋」的口號,希望逐出外國勢力 (B)最終目的是建立新政權,取代滿清 (C) 義和團事件後
- 莊子 〈天下篇〉:「古之喪禮,貴賤有儀,上下有等,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今墨子獨生不歌,死不服,桐棺三寸而無槨,以為法式。以此教人,恐不愛人;以此自行,固不愛己。」請問此段言
- 下列選項中「 」內的詞語,何者屬於謙詞? (A)「奉」陪到底 (B)「忝」列科名 (C)「敝」帚自珍 (D)「拜」讀大作 (E)略備「菲」酌。
- 「禹、稷、顏回同道」,「禹、稷、顏子易地則皆然」孟子之意在說明 (A) 貴賤相異,價值觀念卻一致 (B) 人有遇、不遇之變,救民修己的理想總難盡如人意見 (C) 窮通雖不同,修己為人的理想無異
- 以描寫工人生活而蜚聲文壇的文學家楊青矗曾說:「我很討厭把人分成上層、中層、下層,在我的眼中人都是社會中的一分子,人人平等……不應分上下而有所歧視……」由這段話推判他應是屬於哪一類作家?(A)反共文
- 有位從大學退休的教授,在其回憶錄記載:「在那時代,校園裡沒有人敢公開批判時政,只有私下竊語,但這也有點機險,因為有人會向學校行政當局或黨部檢舉……在學校圍牆寫了很多標語如『檢舉匪碟,人人有責』、『
- 【題組】(2)康熙五十五年
- 關於小說這個文類的說明,正確的選項是:(A)小說家為先秦家之一,可見自古以來小說就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重要文類(B)漢魏六朝以志怪小說為大宗,記錄奇聞軼事;志人小說則以世說新語為代表(C)明清
- 關於「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與「三蘇」(蘇洵、蘇軾、蘇轍) 的比較,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A)以年代而言「三曹」晚於「三蘇」(B)想閱讀「三曹」作品,可翻檢《昭明文選》;想閱讀「三蘇」作
- 下列引文何者不符合孟子的仁政思想 (A) 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B)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C) 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D)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未
- 下列對「 」內字的解讀,正確的選項是 (A) 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是「之」的意思 (B)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是偽裝、模仿的意思 (C) 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
- 《詩經》的表現手法:賦、比、興。下列詩篇所運用的作法,何者正確 (A)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興 (B)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汝,莫我肯顧—比 (C)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
- 清治時期,臺灣南北的貨物往來,主要是依靠各港口間的貿易。請問:今有人欲往山東貿易,應該參加哪一行郊組織?
- 請閱讀下列文字,回答問題:「文學無國界,幻想無古今」。當前世界各地知名的電影或暢銷書籍,與中國的文化產物皆可找到同質關係。例如《魔戒》一書,介紹各方奇想的人種與國度,與李汝珍《鏡花緣》的取材,
- 關於文學批評著作敘述錯誤的是:(A)文心雕龍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文學批評專論(B)司空圖的詩品將詩分為上中下三品(C)鍾嶸的二十四詩品則是中國最古的詩評(D)六一詩話提出境界的概念,開啟詩評的另一
- 下列「 」內的字,詞性兩兩相同的選項是: (A)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B)顧我「復」我,出入腹我/信近於義,言可「復」也 (C)誰「之」永號/欲報「之」德 (D)
- 在病梅館記一文中,可窺知辭官的龔自珍對人才遭束縛的同情與不捨襟懷,以下詩作皆為龔氏之詩,何者流露出龔自珍雖離開官場,卻仍胸懷國事的襟懷?(A)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