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0.圖(九)的直奉戰爭,最後由直系獲勝,直系將領希望進一步擔任總統,因此在民國12年賄選國會議員,取得總統職位。請問︰這位直系將領是何人?
(A)袁世凱
(B)張作霖
(C)張勳
(D)曹錕。
(A)袁世凱
(B)張作霖
(C)張勳
(D)曹錕。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題組】請問:圖(七)到圖(九)的政治演變,是出現在民國幾年到幾年?(A)民國1~11年 (B)民國1~12年 (C)民國6~11年 (D)民國6~12年。
- 【題組】袁世凱死後,其手下將領群龍無首,因此形成軍閥割據的局面。軍閥依分佈位置分成北洋、南方軍閥。下列何者不屬於北洋軍閥?(A)滇系 (B)奉系 (C)直系 (D)皖系
- 【題組】袁世凱不曾擔任過下列哪個職位? (A)中華民國正式大總統 (B)中華民國內閣總理 (C)中華帝國皇帝 (D)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 中華民國是以民主共和政體立國,但是民主共和體制遭到兩次恢復帝制而被破壞。請問︰下列兩次恢復帝制的表格中,哪一個選項錯誤? (A)(B)(C)(D)
- 宣統三年,革命黨人發動起事,當時各省陸續響應,號稱「武昌起義」。請問:武昌起義發生地點,位在圖(六)中何處? (A)甲 (B)乙 (C)丙 (D)丁。
- 小白在某一歷史書籍中看到圖(五)漫畫,漫畫是在諷刺清廷的鐵路國有政策,事實上是要出賣路權給列強,以換取貸款。請問:清廷此一行為引發哪一個運動? 並且促成什麼事件的發生? (A)保路運動、建立中華
- 關於「中華民國」的成立,哪些敘述正確? (甲)清廷宣布鐵路國有政策,引發仕紳不滿 (乙)革命黨利用湖北空虛,發動革命 (丙)臨時政府以南京為首都 (丁)《臨時約法》採用總統制 (戊)革命黨在十月
- 下列關於清末革命運動的背景與過程,哪些敘述正確?(甲)受到甲午戰爭刺激,孫中山開始鼓吹革命 (乙)光緒31年,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 (丙)在同盟會的策劃下,革命黨發動廣州黃花岡之役 (丁)革命黨
- 第一次世界大戰從1914-1918年(民國3-7年),關於這段時間中國的形勢,下面哪個敘述正確?(A)內政:總統孫中山,從事基礎建設 (B)外交:國內局勢動亂,沒有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 (C)戰爭
- 民國初年所制定的《臨時約法》,可說是憲法頒布前的國家根本大法,但是卻先後被誰廢止? (A)袁世凱、段祺瑞 (B)袁世凱、孫中山 (C)曹錕、段祺瑞 (D)張勳、黎元洪。
內容推薦
- 小緯利用天平與量筒測量某液體的密度,測得數據如右圖,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當液體體積為30cm3時,質量為48g,故密度計算方式為48/30=6g/cm3(B)圖中可發現當液體體積加
- 小明在已歸零的懸吊式等臂天平左盤放置一待測物,右盤放置10公克砝碼兩個、5公克砝碼一個、2公克砝碼一個,先將騎碼的位置放在第18個刻度線上,此時左盤較重,小明將騎碼的位置再移至第19個刻度線,發
- 已知硝酸鉀水溶液的溶解度會隨著溫度升高而增加,現在有兩杯不同溫度、體積的飽和硝酸鉀水溶液如右圖,試問下列何者正確?甲:兩杯濃度一樣。 乙:甲杯濃度較高。 丙:乙杯濃度較高。丁:乙杯溶解量較多。
- 已知75℃時80公克水最多可以溶解120公克的硝酸鉀,今有一杯75℃、400公克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其中含有多少公克的硝酸鉀?(A)600 (B)480 (C)360 (D) 240
- 【題組】承上題,此時水溶液的重量百分濃度為多少? (A) 15% (B) 6% (C) 60% (D) 150%
- ( ) 關於下列二氧化碳的敘述,何者錯誤? (A) 可用大理石和鹽酸反應產生 (B) 可以使澄清石灰水產生沉澱 (C) 有難溶於水的特性,可用排水集氣法收集 (D) 溫度升高,對水的溶解度會降低
- ( ) 下列對於氣體的敘述錯誤? (A) 氮氣在大氣的含量約78% (B) 氧氣在大氣的含量約21% (C)氦氣和氮氣皆屬於不易產生化學反應的氣體,也稱為鈍氣 (D) 填充氫氣的氫氣船曾經爆炸,
- ( ) 測量四個金屬球的體積和質量,結果如右圖,請問何者的材質最可能和其他三者不同?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 ( ) 下列關於進入實驗室和實驗器材的使用,何者正確? (A) 熄滅酒精燈須小心的將火焰吹熄,不可以用水澆熄 (B) 酒精燈內的酒精必須用完再加,若沒用完,實驗結束須將酒精收集起來,下次再用,
- 小明想要設計一個實驗,以了解水溫高低與糖溶解的時間有何關係,所以就將三杯定量的水,分別加熱到30℃、40℃、50℃,然後再將定量的糖放到水中靜置,紀錄糖完全溶解所需要的時間。試問此實驗何者為操
- 小明用量筒測量綠豆的體積,先將綠豆放入量筒,讀取刻度為80cm3,再倒入50 cm3的水,且綠豆全都沒入水面下,此時液面刻度在120 cm3,請問綠豆體積為多少cm3?(A) 80 (B) 7
- 測量質量M相同,密度D不同的許多物質,其密度D對於體積V的關係圖,為下列何者正確?(A) (B) (C) (D)
- ( ) 測量密度D相同、體積V不同物質,其質量M對於體積V的關係圖,為下列何者?(A) (B) (C) (D)
- ( ) 右圖為製備氧氣的實驗圖,試問X的器材名稱為 (A) 滴管 (B) 薊頭滴管 (C) 漏斗 (D) 薊頭漏斗
- 關於此實驗的敘述何者正確? (A) X的底部需沒入液面下 (B) 鹽酸由X倒入,會與二氧化錳產生反應 (C) 二氧化錳的顏色為紅色 (D) 二氧化錳的量會漸漸減少
- 純牛奶、100%柳橙汁、金、銀、葡萄糖、純水,上述有幾種物質為純物質? (A) 4種 (B) 5種(C) 6種 (D) 3種
- 關於固體、液體、氣體的敘述,何者正確?(A) 氣態物體佔有空間,所以不具有可壓縮性 (B) 無論固體、液體、氣體都不具有可壓縮性 (C) 液態物質體積和形狀不固定,會隨著容器大小和形狀改變 (
- 關於二氧化碳、水氣、臭氧的敘述何者正確? (A) 這三種氣體在空氣中的比例會因為地點、時間、氣候不同 (B) 二氧化碳為比例第三高的氣體 (C) 臭氧為比例第二高的氣體 (D) 因為地球有70
- 關於使用量筒的敘述,何者正確? (A) 若是眼睛高度高於液面,則測量值會小於實際值 (B) 量筒不可放置在陶瓷纖維網上以酒精燈加熱 (C) 配製水溶液時,除了在量筒中配製之外,亦可使用燒杯或錐
- 有關擴散現象,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甲:由於粒子擴散,最終使溶液各處濃度相同。乙:擴散是溶質由濃度低往濃度高處運動的現象。丙:擴散是溶質由濃度高往濃度低處運動的現象。丁:由於粒子擴散,最終使溶液
- 有一游泳池長50公尺,寬20公尺,高200公分,試問將此游泳池裝八分滿(深度160公分),試問需要多少公升的水量? (A) 6x103 (B) 6x106 (C) 2x103 (D)
- 此游泳池內水的質量為多少公噸? (A) 6 (B)1600 (C) 2 (D) 2000
- 有一重量百分濃度為40%的食鹽水溶液200公克,小明將他用酒精燈加熱,發現底部有沉澱物漸漸析出,於是又加水至400公克,此時沉澱物又全部溶解,再倒掉一半的質量然後再加水至400公克,最後此食鹽
- 右圖為課本第24頁各物質所對應的密度資料,可以發現地殼、血液、空氣的密度只是大概的數值,其原因為何? (A) 因為它們都不是金屬 (B) 它們難以觀察(C) 它們難以測量 (D) 它們並非純物
- 下列選項何者為化學性質? (A) 沸點 (B) 顏色 (C) 形狀 (D) 可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