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古者,事業不二,利祿不兼,然後諸業不相遠,而貧富不相懸也。夫 乘爵祿以謙讓者,名不可勝舉也;因權勢以求利者,入不可勝數也。食湖 池,管山海,芻蕘者不能與之爭澤,商賈不能與之爭利。子貢以布衣致之, 而孔子非之,況以勢位求之者乎?故古者大夫思其仁義以充其位,不為權 利以充其私也。(桓寬《鹽鐵論》)
51.文中「事業不二,利祿不兼」,意思是:
(A)官員宜專心事業,不在乎賺錢
(B)民只從事一種職業,不兼取兩份收入
(C)官民專心事業,追求最高利潤
(D)官民各務本業,不得政商兩棲
51.文中「事業不二,利祿不兼」,意思是:
(A)官員宜專心事業,不在乎賺錢
(B)民只從事一種職業,不兼取兩份收入
(C)官民專心事業,追求最高利潤
(D)官民各務本業,不得政商兩棲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54513
統計:A(50),B(75),C(11),D(418),E(0)
內容推薦
-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句中「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意思與下列何句相同?(A)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B)學如不及,猶恐失之(C)見善如不及,見惡如探湯(D)
- 無分土意指: (A)沒有分得土地 (B)沒有對土地的企圖 (C)不分鄉土來源 (D)不分土地肥沃貧瘠
- 「秋天,最容易受傷的記憶/霜齒一咬/噢,那樣輕輕/就咬出一掌血來」, 這首詩所描寫的對象是: (A)菊花 (B)柳絮 (C)楓葉 (D)玫瑰
- 凡物皆有可觀,苟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瑋麗者也。餔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蘇軾〈超然臺記〉)上述文字所表達的境界與下列何者最為接近? (A)且樂生前一
- 下列四個選項的內容,何者不屬於儒家思想?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C)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D)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
- 下列「」內的詞語,皆是書信用語,用法合宜的選項是:(A)較正式的信函中,對人稱自己的長輩,可用「家」(如家父);稱他人長輩可用「令」(如令堂);稱自己的晚輩,宜用「舍」(如舍侄)(B)稱對方女兒
- 何今分類至於此極耶,句中「分類」意指: (A)分門別類研究 (B)族群的劃分準則 (C)討論分類的方法 (D)分類械鬥
- 下列那一句沒有錯別字? (A)他總愛匿是生非,難怪話題不斷 (B)做事要深謀遠慮,不要臨喝掘井 (C)遙望茫茫大海,真是令人心曠神怡 (D)紅十字會發起捐款,歡迎大家共相盛舉
- 下列詞語解釋錯誤的是: (A)摽梅迨吉:形容女子已到了結婚年齡 (B)黛綠年華:指正值年輕貌美的年齡 (C)慘綠少年:指正處於血氣方剛的年紀(D)春秋鼎盛:指人正值壯盛之年紀
- 白居易〈與元微之書〉:「況以膠漆之心,置於胡越之身。」意在強調白居易和元稹二人: (A)形影不離,天涯海角永相陪伴(B)命運相似,同遭貶謫蠻荒之地 (C)感情深厚,雖身處兩地卻常見面 (D)心靈
內容推薦
- 爾其自噬爾肉!句中「噬」字義為: (A)啣 (B)吻 (C)吒 (D)囓
-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意謂:(A)以管窺天(B)井底之蛙(C)夏蟲語冰(D)見多識廣
-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論語.公冶長》)以下選項與這段話意思最相近的是: (A)人人兼相愛、交相利的主張(B)人人親其親、長其長的思想 (C)人人都有君子和而不同的理想(D)
- 5 文中「思其仁義以充其位,不為權利以充其私也」,與下列選項何者接近? (A)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B)盡忠職守,不謀私利 (C)涵養須用敬,進學在致知 (D)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 夫人與禽各為一類,邪與正各為一類,此不可不分。乃同此血氣,同此官骸,同為國家之良民,同為鄉閭之善人,無分土、無分民,即子夏所言四海皆兄弟是也,況當共處一隅。揆諸出入相友之義,即古聖賢所謂同鄉共井者也。
- 由上文所述可知本篇應寫作於: (A)荷蘭 (B)滿清 (C)日治 (D)民國時期
- 〈鴻門之宴〉中,樊噲言:「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意謂:(A)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敢盡(B)處事當以大局著眼,無須拘泥小節(C)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
- 下列何者為「書信」的別稱? (A)尺牘(B)繩墨(C)汗青(D)金石
- 文中「芻蕘者」,是指: (A)生產者 (B)消費者 (C)管理者 (D)仲介者
- 同此官骸句中「官骸」意指: (A)官架子 (B)五官形軀 (C)官運 (D)官樣文章
- 下列各文句的解釋,正確無誤的是: (A)「輔車相依,脣亡齒寒」,意謂一物必可剋一物 (B)「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意謂祭祀品必須豐盛 (C)「孝子不匱,永錫爾類」,意謂大孝者必能養親 (D)「他
- 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合編為《四子書》(簡稱《四書》)的人是: (A)鄭玄(B)孔穎達(C)朱熹(D)顧炎武
- 你我相遇於風中/彼此用手掌/小心翼翼地將這段相逢/呵護成唯一 的序/早在遙遠的三千年前/便寫入〈蒹葭〉的傳說裡/如今/風翻開的 每一頁/都不可圈點/是孤本,且永遠絕版(許悔之〈絕版〉)5
- 本文論說之根據在: (A)四海之內皆兄弟 (B)人禽之辨當講明 (C)共處一室當無愧屋漏 (D)責善朋友之道也
- 下列各組「」中字義,兩兩相同的選項是: (A)道在「爾」,而求之遠/「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B)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淮夷來同,莫不「率」從 (C)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男女衣著
- 5 所謂「呵護成唯一的序」,指的是什麼? (A)愛情的開始 (B)愛情的結束 (C)兩人的嗜好 (D)兩人的定情物
- 揆諸出入相友之義,句中「揆」字意為: (A)睽違 (B)審度 (C)驗證 (D)觀看
- 下列各組「」內的字音,何者兩兩相同? (A)「釃」酒臨江/瀟「灑」 (B)戊「戌」變法/「戍」守 (C)前「仆」後繼/「扑」打 (D)「僭」越本分/「潛」
- 塗人意指: (A)糊塗之人 (B)姓塗人家 (C)道路之人 (D)親近之人
- 古人常用昆蟲的特質作譬喻,例如「螽斯衍慶」一詞,即以螽斯產卵多的特質祝福他人子孫昌盛。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蜩螗,是蟬的別稱,鳴聲嘹亮,因此「國事蜩螗」,就是以蟬鳴聲比喻國事紛擾不安 (B)
- 1「黔」首黎民/青紅「皂」白 2「絳」脣玉貌/「赤」膽忠心 3「赭」衣滿道/「緇」衣羔 4「紫」氣東來/「丹」楹刻桷 5「皓」首窮經/「縞」衣白冠 6天地「玄」黃/「白」駒過隙 上列各組詞語「
- 1「願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是前生註定事,莫錯過姻緣。」 2「海靜波恬, 共仰神光普照;民安物阜,咸沾德被無私。」 3「明月皓無邊,安排鐵板銅琵, 我欲唱大江東去;春風睡正美,迢遞珠崖 瓊島,
- 甲:「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清暉能娛人,遊子憺忘□。」(謝靈運) 乙:「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謝朓) 丙:「疾風 沖塞起,沙礫自飄揚。馬毛縮如蝟,角弓不可□。」
- 在動詞前加「相」字,有表示其動作、事況、情態是彼此雙向意涵的,如「相見時難別亦難」的「相」意指互相;也有表示單向意涵,如「山中相送罷,日暮掩 柴扉」的「相」指對方。下列文句「」內的「相」字,表示
- 今農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過百畝;百畝之收,不過 百石。春耕夏耘,秋穫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徭役。春不得避風塵,夏不得避暑 熱,秋不得避陰雨,冬不得避寒凍;四時之間,無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