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3.「一日,父來室中,顧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國家為?』」關於這段文字的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A)父親的話符合「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意
(B)父親對作者的教育方式反映身教與言教並行的重要
(C)父親的話語暗藏「愛整潔」、「守秩序」的道理
(D)從父親的話可以看出作者的父親對他有深切的期盼。
(A)父親的話符合「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意
(B)父親對作者的教育方式反映身教與言教並行的重要
(C)父親的話語暗藏「愛整潔」、「守秩序」的道理
(D)從父親的話可以看出作者的父親對他有深切的期盼。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它並非吸血鬼的主食,而是臺灣尋常的風味小吃。」這段文字所使用的修辭法,與下列何者相同? (A)可當點心,可作菜餚,又可取代主食 (B)只是隨意揮灑,就能夠把深邃的味道、深沉的意思融合在恰如其分
- 文中作者所謂的「借味」指的是什麼? (A)使用特別調配的醬料及花生粉、香菜的味道提味(B)藉美乃滋、巧克力的色香味當作裝飾,提升口感(C)吸飽了特殊的油脂和香味,融合本身原有的味道(D)豬血糕可
- 下列「 」中的成語替換後,何者意思「改變」了? (A)他抱著「鍥而不捨」的精神努力研究,終於獲得眾人肯定──駑馬十駕(B)他工作認真,面對公務一向「臨淵履薄」,從未發生錯誤──兢兢業業(C)作家如
- 下列關於劉蓉〈習慣說〉的敘述,何者「錯誤」? (A)以第一人稱現身說法,藉日常事例說明習慣對人影響深遠, 故學習時必須一開始就建立良好習慣(B)「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國家為」說明「修身、齊家、治國
- 「 歷下此亭古, 濟南名士多。」這副對聯所要表達的意思與下列何者「無關」? (A)鍾靈毓秀 (B)龍盤虎踞(C)人文薈萃 (D)地靈人傑。
- 下列文句「 」 中的詞語,何組意思兩兩相同? (A) 他對作業抱著虛應「故事」的態度/這是一篇寓意深刻的「故事」 (B) 他「開發」了車價酒錢便離去/土地「開發」必須審慎評估 (C)復行「下船」,
- 下列關於中國古典小說的敘述,何者「錯誤」? (A)《世說新語》為文言筆記小說,記載東漢至東晉年間名士的軼聞瑣事(B)《儒林外史》為明初諷刺小說,揭露科舉時代士人熱衷功名利祿的醜態(C)《老殘遊記》
- 下列選項,何者與《老殘遊記》中老殘遊歷大明湖的季節相同? (A)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B)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閒
- 古人常依「名」取「字」,兩者之間常有關聯,如:吳均,字叔庠,「均」、「庠」皆為古代學堂名。以下人物的名、字,何者也屬於同義詞? (A)朱熹,字元晦 (B)陶潛,字元亮 (C)宰予,字子我 (D)呂
- 文言文常有省略字詞的情況, 下列省略句加入「於」字後,何者不恰當? (A) 蓉少時,讀書養晦堂之西偏(於) 一室 (B) 足履(於) 平地,不與窪適也(C) 果如鶴唳(於) 雲端,為之怡然稱快 (
內容推薦
- 【題組】敏敏「忘記」寫功課,因此被老師處罰。(A)O(B)X
- 作者分別用了「既久而遂安之」、「又久而後安之」的涵義為何? (A)兩種不同的情境卻產生相同結果,可見「習慣成自然」 (B)作者藉由兩句中的「 安」 字,說明作者隨遇而安的心境(C)闡述習慣的養成
- 【題組】這次餐會「賓主」盡歡,辦得很成功。(A)O(B)X
- 「每履之,足苦躓焉」的「之」字字義,與下列何者相同? (A)一室「之」不治 (B)習「之」中人甚矣哉 (C)養晦堂「之」西偏一室 (D)命童子取土平「之」。
- 文言中「於」字常被省略,例如「神遊其中,怡然自得」即「神遊於其中,怡然自得」。以下省略句的還原,何者不正確? (A)讀書養晦堂之西偏一室→讀書「於」 養晦堂之西偏一室 (B)學貴慎始→學貴慎「於
- 下列用字,何者完全正確? (A)孤苦零仃 (B)耳濡目染 (C)氣舛如牛 (D)徬徨岓路。
- 下列關於習慣說一文的敘述,何者正確?(A)以第三人稱敘寫,作者是清代的劉蓉,主旨在強調學貴慎始的道理。(B)「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國家為?」說明「見微知著」的道理。(C)全文「先議後敘」、「敘多
- 【題組】做生意必須要貨真價實,「童叟」無欺。(A)O(B)X
- 【題組】天有不測之風雲,人有旦夕「 禍福」。(A)O(B)X
- 下列「 」中的字,何組讀音相同? (A) 閃「 爍」/眾口「 鑠」 金 (B)氣勢「 磅」 礡/遭人毀「 謗」 (C) 「滲」水極快/「摻」雜多種色彩(D)「攝」影/「躡」手「躡」腳。
- 下列哪個選項和「君子之學貴慎始」意思相差最遠? (A)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B)失之毫釐,差以千里。(C)小惡滋生大惡作(D)小樹不扶容易彎。
- 下列是四位同學讀完大明湖後連結之前所學的知識,請問何者完全正確? (A)甲:「儒林外史」之於「志人小說」、「章回小說」;猶如「老殘遊記」之於「譴責小說」、「筆記小說」。 (B)乙:「虛應一應『故
- 「將一年比成一日,春季是晨朝,夏季是晝間,秋季是黃昏,冬季是夜晚,光色各別。但是冬季來到此地,抵不住南國的溫情柔意,往往一夜之間便開成了早到的春朝。因此,這裡,這南國,是不夜之國,偶而的一、二個
- 「當我臨近的時候,你們也許知悉了/可別打開油傘將我抗拒/別關起你的門窗,放下你的簾子/別忙著披蓑衣,急著戴斗笠」詩中的「我」是指何者? (A)風 (B)雷 (C)雨 (D)電。
- (甲)□馳電掣(乙)櫛風沐□(丙)□中殘燭(丁)滿城風□(戊)風餐□宿(己)淒風苦□(庚)春風化□。缺空應填「雨」字的是哪幾個? (A)甲乙丙丁 (B)丁戊己庚 (C)乙丁己庚 (D)甲丙戊己。
- 誇張描繪,超過客觀事實的敘述,稱為「誇飾」,如「氣勢萬鈞」、「霹靂壓頂」等。下列文句,何者不屬於誇飾用法?(A)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B) 杭州有一處名勝滿覺壟,一座小小山塢,全是
- 「從前有個少爺,平日吃喝玩樂,遊手好閒,把父親留下的遺產都花光了,臨近年關,連柴米也沒有。除夕夜,這名窮困潦倒的少爺寫了一副對聯自嘲,貼於門口:『行節儉事,過淡泊年』。村上有位老學者讀後,慨嘆不
- 劉蓉:「躬仁義而力踐之,不以舉世不為而自阻。飫道德而心樂之,不以沒世無聞而自戚。」從這段話可看出劉蓉的處事態度為何? (A)不喜拖泥帶水(B)不計毀譽得失(C)凡事明哲保身(D)心氣高傲不凡。
- 「明智的人在勞動中找到自己的幸福,而不在家庭、城市、山區或海市蜃樓裡尋找幸福,浪費時間。誰在絕望中耽於分析自己的內心,以探究自己痛苦的原因和深度,那就宛如把玫瑰枝插在土壤裡又每天去掘它,看它在怎
- 〈田園之秋選〉一文描繪了作者陳冠學的田園生活, 下列何者同樣在描寫田園生活? (A)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B)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C)青青河畔草, 綿綿思遠道 (D)向晚意不適, 驅車
- 「隨處可見的茶飲店,人手一杯調製飲料,當孩子從小被那些化學氣味、色素與香精麻痺了味覺,我就只是想讓他們嘗一嘗食物真正的味道。讓他們想像一株植物從泥土裡生成,開花之後結果,那果實慢慢生長,在陽光照
- 請依序排列西北雨從開始到結束的過程: (甲)大雨滂沱 (乙)雨過天青(丙)閃電纏身,霹靂壓頂 (丁)滿天烏雲 (A)丙甲乙丁 (B) 丙丁甲乙 (C) 丁丙甲乙 (D) 丁乙甲丙。
- (甲)不戚戚於貧賤(乙)像祖母之於我家(丙)得之於人者太多(丁)又高於農夫一等。以上的「於」字,哪幾項意思相同?(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 下列各項「其」字,何者不是用來稱代五柳先生? (A)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亦不詳「其」姓字 (B)極「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C)親舊知「其」如此, 或置酒而招之 (D)酣觴賦詩, 以樂「其」志。
- 下列選項「 」中的字,何組意思相同? (A)造飲「輒」盡/淺嘗「輒」止 (B)「期」在必醉/不「期」而遇(C)不「蔽」風日/浮雲「蔽」日 (D)因以為號「 焉」 /心不在「 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