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情境題:請閱讀下面的情境,並回答38-42 題 一群老師聚在一起討論如何讓學生更有效地學習,出現下列的對話:甲老師說:「我看學生的問題在於根本不清楚概念之間的相互關聯。我們應該設法將教材重新加以組織,讓它更有系統,再來依次講解,這樣應該會更有效。」乙老師:「那也未必有效。如果不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主動學習思考的習慣,我們講解要求了老半天,也不過是一時的。」丙老師:「學生怎麼可能會主動學習和探究!好好要求他們在課堂仔細聽講,跟著上課的步調多做練習,多安排些小考,課後多做些練習,這樣應該會實際一些,學生的成績也才會提升。」乙老師接著說:「不過,如果學生不喜歡學習,覺得學習的內容根本沒什麼用,一直要求他們練習,他們也只是應付。考試成績也不代表真正的學習。」丙老師:「一些基本的知識本來就是要背。即使是應付,有背總比沒背好。」丁老師:「我同意甲老師的看法。學生如果沒有真正理解,掌握概念之間的相互關係,即使是背起來,考試時也會回答,但是過沒多久他們就忘得一乾二淨。另外,我還認為應該多指導學生的學習策略。很多學生根本不知道學習的方法技巧,花了很多時間但是效果不好。我看到很多學生非常認真的記英文單字,不過他們只是靠反複誦讀或抄寫的方法強記,並不會運用記憶編碼的策略,結果是事倍功半。我們是不是可以先研究一下,有哪些學習與記憶策略可以幫助學生。」
38. 根據丙老師在上述情境的說法,他對學習的觀點和下列哪一學派比較接近?
(A)行為主義
(B)人本心理學
(C)心理分析論
(D)認知心理學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57717
統計:A(15788),B(221),C(240),D(2157),E(1)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新制度論、約翰華生、訊息處理理論:遺忘四論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