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7~28:已知將 N2O5(s) 加熱至 32 °C 以上,氣化後繼續分解為二氧化氮與氧氣。知 N2O5(g) 分解的反應機構為: 第一步驟 N2O5 → NO2 + NO3(慢) 第二步驟 NO3 → NO + O2(快) 第三步驟 NO + NO3 → 2NO2(快) 今將 N2O5的晶體置入測量壓力的真空裝置中,待完全氣化後,壓力計讀數為 2.0 atm。經過 200 秒後系統總壓變為 3.5 atm。回答下列 27~28 題:
27. 試求 200 秒內,以 NO2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 )為多少 atm.sec-1?
(A) 0.006
(B) 0.005
(C) 0.0075
(D) 0.01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在附圖電解實驗中,皆以碳棒為電極,甲、乙、丙電解液分別為CuSOAgNO3及NiSO4,如附圖。當通電一段時間後,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原子量:Cu = Ag = Ni
- 行車速度增大為 2 倍,轉彎時離心力會增大為原來(A)4 倍(B)3倍(C)2 倍。
- 公制馬力的使用單位簡稱為(A)KW(B)HP(C)PS。
- 同一車速輪胎氣壓高,滾動阻力係數(A)小(B)不變(C)大。
- 緊急煞車致車輪鎖死時,煞車距離會(A)縮短(B)延長(C)無關。
- 汽車後部裝擾流板與(A)形狀阻力(B)表面阻力(C)渦流阻力 有關。
- 兩車正面相撞,其衝撞速度,為兩車速度之(A)和(B)乘積(C)相同。
- 汽車在(A)定速或中速(B)低速(C)高速 最省油。
- 駕車因打瞌睡而未能發現道路狀況所發生的事故,在駕駛行為是屬於(A)知覺遲誤(B)判斷錯誤(C)操作疏忽。
- 在駕駛行為上,誤認交通號誌管制意思是(A)知覺遲誤(B)判斷錯誤(C)操作不當。
內容推薦
- 【題組】再經過 200 秒後,系統總壓變為多少 atm? (A) 12 (B) 25 (C) 50 (D) 75
- 由上表知,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反應速率與碰撞頻率成正比 (B)溫度一定時,反應速率與碰撞頻率成正比 (C)不管溫度是否改變,反應速率與有效碰撞頻率成正比 (D)溫度一定時,反應速率與有效
- 由上表知,下列敘述何者正確?【題組】承上題,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與乙的差異是因為反應體積改變不同所致 (B)甲與丙的差異是因為反應溫度不同所致(C)甲與丁的差異是因為催化劑有無
- 已知下列各難溶鹽之溶度積值: TlCl = 0 ✖ 10-4 , TlI = 0 ✖10-8 , AgCl = 0 ✖ 10-10 , AgI = 0 ✖ 10-17 ,將 0
- 某一手機電池的充放電化學反應式為:2CH3OH + 3O2 + 4OH- 2CO32-+ 6H2O,則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放電時,氧氣於正極反應 (B)放電時,甲醇於陽極反應 (C)充
- 下列文句「」中使用的成語,何者正確?(A)加拿大外海一隻母鯨背著夭折的小虎鯨同游 16 天,「菽水之養」令人鼻酸(B)澳洲乾旱嚴重,畜牧場中一大群牛圍著水車喝水,「萬頭攢動」的景象震撼人心(C)哥
- 某反應 A(g) + B(g) → 3C(g),在 25 °C 時,反應速率與反應物初濃度的實驗數據如下: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此反應為三級反應 (B)[B]的變化比[A]的變化對反應
- 某芳香烴之實驗式為 C3H4,經測量其分子量小於 130,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該分子是甲苯的同系物 (B)推測符合該敘述的分子結構共 4 種 (C)正戊苯為此碳氫化合物其中一種可能 (
- 下列何組溶液混合時會產生氣體,並發生顏色的改變? (A) 0.1 M Na2C2O4以 2 M H2SO4酸化加入 0.1 M KMnO4 (B)Na2SO3(s) 加入 6 M HCl (C
- 民國108年行政院會通過兒童與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下列何者不在修正範圍之中?(A) 修正第10條,主管機關應邀集兒童及少年代表參與協調、研究、審議、諮詢及推動兒童及少年福利政策。
- 下列選項,何者讀音正確?(A)「逮」捕犯人:ㄉㄞˋ(B)面目可「憎」:ㄗㄥˋ(C)跨出步「伐」:ㄈㄚˊ(D)屢見不「鮮」:ㄒㄧㄢ
- 下列四人跨越時空正在玩成語接龍,哪一位用字完全正確?(A)周敦頤:曲高合寡/寡不敵眾/眾口鑠金(B)陳膺文:鼎鼎大名/名副其實/實不相瞞(C)彭端淑:阿諛奉誠/誠心誠意/意氣相投(D)阮若缺:安
- 下列選項,何組寫成國字後相同?(A)「ㄎㄜ」頭謝罪/偷打「ㄎㄜ」睡(B)「ㄉ一ˇ」毀他人/追根究「ㄉ一ˇ」(C)「ㄖㄨˊ」慕之情/相「ㄖㄨˊ」以沫(D)「ㄑㄧˋ」無音訊/自古「ㄑㄧˋ」今
- 下列選項「 」中的字,何組字義兩兩相近?(A)難言之「隱」/直言無「隱」(B)怒不可「遏」/響「遏」行雲(C)歷久「彌」新/「彌」補缺憾(D)過「猶」不及/意「猶」未盡
- 下列選項「 」中的字,何組詞性前後相同?(A)迄「乎」成/宜「乎」眾矣(B)香遠「益」清/延年「益」壽(C)西蜀之「去」南海/曾不吝情「去」留(D)吾欲「之」南海/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 以下選項,何者替換錯誤?(A)鍥而不「舍」→捨(B)「屬」之廷尉→囑(C)同「予」者何人→伃(D)凡事「豫」則立→預
- 下列各文句改寫後,何者文意改變?(A)子何恃而往──>子恃何而往(B)僧之富者不能至──>富僧不能至(C)然則昏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然則用昏庸聰敏,豈常有哉(D)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
- 下列文句運用的修辭技巧,何者與「叫賣聲就正好穿過你推開的窗戶,不客氣地進來」一句相同?(A)樹林中的鶯燕告訴你春光是應得讚美的(B)善忘的上一代,沒有自我的這一代,不知何去何從的下一代(C)山的
- 下列成語,何者前後意思最相近?(A)力有未逮/游刃有餘(B)不知凡幾/恆河沙數(C)支吾其詞/侃侃而談(D)具體而微/略見一斑
- 「蓮之愛」的「之」字是結構助詞,表示賓語提前。下列選項「 」中的字,何者不是這樣的用法?(A)一身「是」膽(B)馬首「是」瞻(C)寸陰「是」競(D)唯命「是」從
- 下列文句,何者用字最為精簡?(A)電影斷背山甫剛得獎,導演李安立刻聲名大噪(B)經過營養減重後,亭亭的身材益更加婀娜多姿(C)業者將工業廢水排入到大海,造成嚴重的汙染(D)主人以精心設計的裝扮
- 下列文句「 」中的詞語,何者使用正確?(A)聽到眾人誠心的致歉,受到冤屈的他面有「慚色」(B)由於祖父「夭折」的緣故,他請了兩三天的喪假(C)他在音樂上的「境遇」頗高,屢次在比賽中榮獲首獎(D
- 下列選項中的詞語,何者皆為純音譯的外來語?(A)吐司、摩托車(B)漢堡、巧克力(C)培根、冰淇淋(D)檸檬、保齡球
- 在愛蓮說的文句中,下列何者表現了委婉貶責的語氣?(A)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B)菊之愛,陶後鮮有聞(C)蓮之愛,同予者何人(D)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 周敦頤以蓮的特質來象徵君子的美德,下列何者說明正確?(A)「香遠益清」象徵德行芬芳高潔,足以遠播各地(B)「中通外直」象徵不攀附權貴,牽扯關係,結黨營私(C)「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象徵不逢迎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