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細草微風岸,(1. )。星垂平野闊,(2.)。名豈文章著,(3.)。飄飄何所似?( 4.)。
1
1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681895
統計:A(43),B(27),C(54),D(403),E(0)
內容推薦
- 下列有關《大學》一書的說明何者正確?(A)大學,乃儒家初學入德之門也。(B)大學,原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朱熹將此篇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稱為「四子書」,成為宋明理學家最重視的經典。(C)「知止」的
- 莊子認為「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故萬物渾然一體,沒有差別相。下列何者亦表明了這種「齊物我」的觀念?(A)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B)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
- 下列選項中的詩詞,何者與「數年空盼望,一旦遂沾濡。喚省焦枯。喜萬象春如故,恨流民尚在途。留不住、都棄業拋家,當不的、也離鄉背土。」的情懷相似?(A)郊行一步一呼天,此日吾民太可憐。涸盡春畦成赤土
- 諮「ㄗㄡ」善道
- 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 1 )。侍中、尚書、長史、參軍,( 2 ),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 3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4 ),( 5 )。先
- 【題組】35)黃河西來 / 大江東去 / 此外五千年都已沉寂 / 有一條黃河 / 你已夠熱鬧的了 / 大江 就讓給蘇家那鄉弟吧 / 天下二分 / 都歸了蜀人 / 你踞龍門他領赤壁
- 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A)「余燕翼搬去和李飛雲住在一起的那天,陳錫麟對他這樣說道,『你真糊塗,你這樣做一定會後悔的。』表示陳錫麟基於道德的因素,不贊成他們未婚同居。(B)「陳錫麟把一疊鈔票塞進
- 先生「幸」勿推卻:
- 【題組】對於(戊)與其產生的影響,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三類商品價格的上漲,還不足以構成通貨膨脹 (B) 該國物價的上漲是屬於需求拉動式的物價膨脹 (C) 通貨是國內流通的紙鈔和硬幣,不
- 【題組】下列對於經濟景氣、物價膨脹或緊縮的敘述,何者錯誤? (A)在景氣復甦或繁榮時,通常伴隨著物價膨脹 (B)政府拼命印鈔票常帶來物價狂飆的惡性通膨 (C)景氣蕭條使社會總需求降低,常讓物價
內容推薦
- 「要」譽於鄉黨:
- 四、默寫(每格1分,每錯漏一字扣0.5分,扣滿1分為止) 5%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 ﹞。
- 「直」不百步耳:
- 日月逝於上,體貌衰於下,﹝ ﹞,﹝ ﹞。
- 「怵惕惻隱」之心:
- 五、翻譯(每格1分,請將畫底線文句譯成白話填入空格中) 8%咸以自騁驥騄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 ﹞,﹝ ﹞。
- 五馬立「踟躕」:
- 「 展 轉 」 不 相 見 :
- 下列關於蒲松齡及其作品敘述,何者正確?(A)在〈勞山道士〉中道士曰:「恐嬌惰不能作苦。」顯現道士看穿王生好逸惡勞的習性。(B)〈勞山道士〉裡道士曾道:「歸宜潔持,否則不驗」是在提醒王生作法前要沐
- 請在閱讀下文章後,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從彭湖又行一日夜,纔抵東番,則倭奴已望見我軍,出舟迎敵。將軍率諸將士殊死戰,無不一當百;賊大敗,盡出輜重投之於海令我軍拾,而姑少緩師。我軍無一人取其秋毫,戰
- 下表是以世界各大洲為單位的聯合國會員數目統計圖。請問:【題組】(1) ( ) 甲區顯示的情況最可能屬於那一洲? (A)美洲 (B)非洲 (C)歐洲 (D)亞洲
- 【題組】比喻擁有的東西再多,實際享受的也不過一己的所需而已。
- 今人君之左右,出則為勢重而收利於民,入則比周而蔽惡於君。﹝ ﹞,﹝ ﹞。
- 「戶限」之外:
- ◎緣溪行,()。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漁人甚異之。 【題組】5
- 而偉長獨懷文抱質,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 ﹞。
- 上下「交征利」:
-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2)___________ 。有是四端 (3)而_____
- 當地球高空形成臭氧層後,可以有效隔絕哪一種輻射線對生物的傷害? (A)紅外線 (B)紫外線 (C)X射線 (D)宇宙射線。
- 今有傖父,喜疢毒而畏藥石。﹝ ﹞。
- 太陽的穩定結構是哪兩種力平衡的結果? (A)萬有引力與向心力 (B)萬有引力與離心力 (C)萬有引力與熱膨脹壓力 (D)熱膨脹壓力與離心力。
- 1823 年,一位美國總統在施政報告中指出其外交原則說:「美洲大陸已經建立並維持了他們的自由和獨立,此後任何歐洲列強不得把他們視為未來殖民的目的。……歐盟列強的政治體制,基本上,異於美洲的體制
- 清末臺灣開港對社會、經濟、文化上所帶來的影響,何者「有誤」?(A)台灣首次進入國際貿易體系(B)因為茶葉、樟腦的發展,崛起許多新興的市鎮,尤其是在中北部地區(C)傳統郊商的經濟地位、勢力漸為洋
- 以下是一份美國的歷史文件,部分內容為:「誰都害怕內戰,都想盡辦法去避免它。……雙方都聲稱反對戰爭,可是有一方寧願打仗而不願讓國家生存,另一方則寧可接受戰爭而不願讓國家滅亡,於是戰爭便來了。」請
- 風流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