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測國文
- ( )對他人自稱已歿之長輩,「家」字應改為: (A)故 (B)前 (C)逝 (D)先
- ( )下列有關古人作品,敘述不正確的選項: (A)信首可以先署己名,如司馬遷〈報任安書〉、曹丕〈與吳質書〉皆是此例 (B)「頓首」指以頭叩地,乃古代書信常用的敬詞,一般用於書信開頭或結尾,如丘遲
- ( )某人於書信的開頭應酬語寫著:「拜違函丈,瞬已一年,遙望門牆,輒啟馳企。」其寫信的對象應是: (A)老師 (B)父母 (C)妻子 (D)政界
- ( )學生寫信給老師,信封上的「啟封詞」宜用: (A)勛啟 (B)敬啟 (C)安啟 (D)道啟
- ( )下列書信用語,哪一項是正確的? (A)問候師長可用「恭請 金安」 (B)明信片正面的左欄寫寄件人「某某緘」 (C)信封的中欄寫「某某先生敬啟」 (D)尊稱對方的兄弟用「賢昆仲」
- ( ) 下列詞語,何者意義兩兩相同? (A)寡人/獨夫 (B)庶人/黔首 (C)騷人/罪人 (D)颯然/飄然
- ( ) 黃州快哉亭記:「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其中「適」字的用法同於下列何者? (A)截趾「適」履 (B) 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C)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 (D)
- ( )下列「 」的題辭,何者使用不正確? (A)「美輪美奐」用於賀新居落成 (B)「音容宛在」用於賀音樂比賽 (C)「雀屏妙選」用於賀人嫁女 (D)「口若懸河」用於賀演講比賽
- ( ) 黃州快哉亭記:「蓋亭之所見,南北百里,東西一舍」句中「舍」字的意思,與下列何者相同? (A)宣子田於首山,「舍」於翳桑 (B)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 ( )若為慶賀商店開張,下列何者最為適當? (A)為民造福 (B)仁心仁術 (C)鴻圖丕煥 (D)愛河永浴
- ( ) 琵琶行一詩中與序文「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所呼應的詩句是: (A)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B)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 (C)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D
- ( )訓儉示康:「君子寡欲,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此處「君子」的涵義,與下列何者相同? (A)「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B)「君子」懷德,小人懷
- ( ) 下列各組「 」中的字,意思相同的選項是: (A)「蓋」亭之所見,南北百里,東西一舍/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B)昔楚襄王「從」宋玉、景差/風雪嚴寒,「從」數騎出 (C
- ( ) 「顏淵安貧樂道,即使身居陋巷,簞食瓢飲,仍不以為憂。」以上句中畫線處,可替換的成語是: (A)無下箸處 (B)公孫布被 (C)饘粥餬口 (D)山楶藻梲。
- ( ) 以下「 」中的成語,何者運用正確? (A)陽春布澤,大地欣欣向榮,一片「酒綠燈紅」盡收眼底 (B)這首曲子聽來「腹笥甚儉」,如高山流水一般,非常悅耳 (C)難得今日我們能有機會「剪燭西
- ( ) 關於下列「 」中的成語,何者運用正確? (A)他犯下如此「披荊斬棘」的大罪,連父母都無法原諒他 (B)看到客廳一片「鼎新革故」,他馬上就捲起袖子,三兩下就恢復原本井然有序的模樣了 (C
- ( )下列書信中用語,何者錯誤? (A)寫信給老師可自稱「受業」 (B)稱人父子為「賢喬梓」 (C)「如晤」是用於晚輩之提稱語 (D)信封寫給收信人時,應用「某某先生敬啟」
- ( ) 下列「 」中的詞語,何者使用正確? (A) 森巴舞女郎風情萬種,令民風淳樸的羅東民眾「動心駭目」,忍不住跟著起舞狂歡 (B)在「蓬戶甕牖」的日子下,黃小妹妹在學校能夠富而不驕,也難怪會
- ( )下列哪個題辭可以用於書法比賽優勝? (A)鐵畫銀鉤 (B)玉潤珠圓 (C)妙筆生花 (D)繞梁韻永
- ( ) 司馬光訓儉示康:「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但順吾性而已。」關於這段話的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A)作者畏懼他人訾議,故刻意隱藏自己節儉的行為 (B) 作者認為儉
- ( )下列題辭用語,何者正確? (A)齒德俱尊-輓男喪 (B)宜室宜家-新屋落成 (C)懿範長存-賀女壽 (D)白首成約-男女訂婚
- ( )下列書信提稱語,何者正確? (A)「硯右」是對老師或尊長 (B)「函丈」是對岳父 (C)「青覽」是對長輩 (D)「鈞鑒」是對直屬長官
- ( ) 下列文句所描寫的景況,何者與過秦中所謂「伏尸百萬,流血漂櫓」一句最為相似? (A)日暮沙漠陲,戰聲煙塵裡 (B)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 (C)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 (D)邊庭流血成海
- ( ) 下列有關過秦的敘述,何者正確? (A)過秦共三篇,上篇論子嬰,中篇論二世,下篇論始皇 (B)作者寫作本文的用意在藉此期勉漢朝君主,應以秦朝的治國方針為規準,才能長治久安 (C)本篇採欲
- ( ) 關於過秦、諫逐客書二文的比較,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A)都收錄於昭明文選中,且作者為同時代人 (B)皆論及秦朝強盛時的歷史背景 (C)皆是奏疏的一種,皆在勸戒君王 (D)過秦的寫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