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測國文
- 曾文正公說:「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這段話在感嘆:(A) 行動太遲緩 (B) 計畫不周密 (C) 用心不專精 (D) 距離太遙遠。
- 下列關於現代作家的敘述,何者正確? (A)余光中,畢生提倡白話文學,是著名的兒童詩人 (B)楊牧,是著名的小說家,作品常表現出對社會底層小人物的關懷,被視為小人物的代言人。(C)劉墉,筆名子敏,
- 下列有關漢字字體演變的敘述,何者正確?(A)甲骨文是殷商時代的文字,線條圓轉曲折 (B)孔子教學生時所用的書籍是用楷書寫成的 (C)我們現在在許慎說文解字書中看到的主要是甲骨文 (D)著名的蘭亭
-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李白.將進酒)關於此詩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描寫大唐江山景色壯麗 (B)暗喻時間像流水一樣一去不返,青春也
- 人生短暫,青春易逝,下列詩句,何者為勸勉我們要及時珍惜青春時光? (A)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B)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
- 日治時代在彰化行醫之餘,常創作白話詩文啟迪台灣人民國族思想,而被譽為「台灣新文學之父」的作家是:(A)楊逵 (B)賴和 (C)吳晟 (D)呂赫若。
- 所謂的「四書五經」,「四書」指的是:(A)論語、孟子、老子、莊子 (B)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C)論語、孟子、禮記、孝經 (D)論語、孟子、大學、孝經。
- 下列「 」內的詞語何者解釋正確無誤?(A)以「祝融」代火災 (B)以「黃髮」代兒童 (C)以「中流柢柱」代老人 (D)以「嬋娟」代情人。
- 連橫〈台灣通史序〉說:「夫台灣固海上之荒島爾!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至於今是賴。」意謂:(A)猶待後人繼續經營台灣 (B)先民艱苦的創業,才有今日的台灣 (C)台灣歷經變亂,才有今日的景象 (D)
- 「知足常樂」、「功能身退」、「甘泉先竭」、「以柔克剛」、「謙受益,滿招損」從這些成語中所蘊涵的思想可以判斷它們是出自於九流十家中那一家的著作?(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 「漫長的此階太長,太寂寥。請陪我,也讓我陪你,仔仔細細的踱到彼端」(吳晟.階),詩中「階」的意象代表:(A)人生的旅程 (B)事業的歷程 (C)通往回家的路程 (D)政治的前程。
- 「戰火在天外燃燒,還沒有蔓延到我的大海來,還沒有到達我的小城,沒有到達我小城裡籠著密葉的院子。」這個句子的空間書寫所運用的修辭法是:(A)層遞法 (B)順敘法 (C)倒敘法 (D)排比法。
- 宋朝梅堯臣的〈瓦匠詩〉「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和張俞的蠶婦詩「昨日到城廓,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這兩首詩都是用對比法,突顯主題,下列關於詩意主題的敘述
- 下列那一句是用來勉勵人做事不能「半途而廢」,否則就會「功虧一簣」的道理?(A)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B)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C)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D)譬如為山,未
- 在這個資訊化的時代,不少中國古籍也已經輸入電腦,使讀者可以藉由「全文檢索系統」迅速地查閱資料。如果我們準備利用「全唐詩全文檢索系統」搜尋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則輸入下列選項中的那一組語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的含義與下列何者不同?(A)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B)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C)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D)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
- 閱讀測驗(一)孔子謂顏回曰:「回,來!家貧居卑,胡不仕乎?」顏回對曰:「不願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畝,足以給飦粥;郭內之田五十畝,足以為絲麻;鼓琴足以自娛;所學夫子之道者足以自樂也。回不願仕。」孔子愀然
- 根據本文,孔子對顏回的回答所抱持的態度為下列何者?((A)) 孔子非常同情顏回的身份和處境 ((B)) 孔子認同顏回的思想和做法 ((C))孔子為顏回的懷才不遇深感惋惜 ((D)) 孔子
- 本文旨趣,與下列何者最為接近?((A))心存良善的動機,快樂便可如影隨形 ((B))想要達成期望的目標,必須忍人所不能忍 ((C)) 若要出仕為政,當先求衣食無憂 ((D))學道有得則處
- 閱讀測驗(二)成熟的人一定是感情豐富而又堅強的。這種人能夠慷慨地付出感情,而不計回報。同時也不在乎別人的誤會,所以任何事態都不能輕易困擾他。事實上,成熟的大度寬容者都能深深明白,再惡毒刻薄的言語,總也
- 在本文中「慷慨地付出感情」是指 ((A)) 服務大眾 ((B)) 誠摯待人 ((C))很多愛人 ((D)) 隨便花錢。
- 在本文中,「敏感的人」是指 ((A)) 容易憤怒的人 ((B))對藥物過敏的人 ((C))反應敏捷的人 ((D)) 動作迅速的人。
- 作者認為「成熟的人」是指具有什麼特質的人?(A) 長大成人的人 (B) 內在情緒不輕易受外在干擾的人 (C)感情敏銳的人 (D) 年長的人。
- 閱讀測驗(三)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深淺耳。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善讀書者,無之而非書:山水亦書也,棋酒亦書也,花月亦
- 作者認為少年、中年、老年在讀書方面的體認各有不同是因為:((A)) 見識多寡不同((B))地位貴賤不同 ((C))事業成就不同 ((D)) 聰明才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