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測國文
- 閱讀下文,並推斷它的要旨是什麼?翠鳥先作高巢以避患。及生子,愛之,恐墜,稍下作巢。子長羽毛,復益愛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A) 父母之愛無處不在 (B) 愛之適足以害之(C) 愛它就是好好保
- 閱讀下詩,並推斷它的要旨是什麼?春種一粒粟,秋成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A) 當地稻米一年一熟,無法養活農夫 (B) 遇到乾旱,雖良田廣大,卻收成不足(C) 四處都是良田,農夫卻勞累而死 (
- 李商隱〈初食筍呈座中〉:「嫩籜香苞初出林,於陵論價重如金;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凌雲一片心。」作者借「筍」寓託個人際遇的感慨。下列有關本詩的敘述,何者不正確?(A) 首句以「嫩筍出林」喻作者初次應試(B
- 下列文句,何者使用「將動詞置於名詞之後」的倒裝句法?(A) 父母惟其疾之憂 (B) 約車治裝,載券契而行(C) 委肉當餓虎之蹊 (D) 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閱讀下詩,並依據對偶規律,為□□□□□選擇恰當的詩句: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濕,□□□□□。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乾。(A) 清輝玉臂寒 (B) 繁星宿故關 (C) 深
- 「微風悄悄的掀開窗簾,輕拂著床上嬰兒的臉頰」,使用「擬人」的修辭技巧。下列文句,何者也使用「擬人」的修辭手法?(A) 人生而自由,卻無處不在枷鎖之中(B) 每個人身上都有太陽,但它不一定會發光(C)
- 下列文句的「之」字,作為「代名詞」使用的有幾個?晉人有馮婦者,善搏虎,卒為善士。則「之」野,有眾逐虎,虎負嵎,莫「之」敢攖。望見馮婦,趨而迎「之」。馮婦攘臂下車,眾皆悅「之」。(A) 4 個 (B)
- 閱讀下列對話,並依文意選出甲、乙、丙、丁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你知道嗎?廚房出了些問題。」甲、「還不是老問題,皮皮想參加宴會!」乙、「他在廚房裡做了什麼?」丙、「真的嗎?發生了什麼事?」丁、「喔,老
- 信封上的「啟封詞」──「勳啟」,最適合使用在下列何種身分?(A) 導演 (B) 秘書 (C) 老師 (D) 將軍
- 如果想閱讀蘇軾的作品,下列典籍,何者無法找到相關資料?(A)《古文觀止》 (B)《東坡全集》 (C)《唐詩三百首》 (D)《宋詞三百首》
- 請依序指出「宋江」、「周瑜」、「劉老老」、「范進」四個小說人物,分別出現在哪些古典小說中?(A)《紅樓夢》、《水滸傳》、《儒林外史》、《三國演義》(B)《三國演義》、《儒林外史》、《水滸傳》、《紅樓夢
- 下列《西遊記》中的情節,與現代何種科技成果類似?悟空見他兇猛,立即使出「身外身」法,拔一把毫毛,丟在口中嚼碎,望空噴去,叫一聲「變」!即變做三、二百個小猴,周圍攢簇。(A) 基因改造 (B) 整容變臉
- ▲閱讀下文,回答27 至28 題信安郡有石室山。晉時,王質伐木。至,見童子數人棋而歌。質因聽之。童子以一物與質,如棗核。質含之,不覺饑。俄頃,童子謂曰:「何不去?」質起,視斧柯爛盡。既歸,無復時人。
- 根據上文,王質回家後,發生何事?(A) 山中之事,守密不言 (B) 家人團聚,分享異聞(C) 山中片刻,人間百年 (D) 親朋好友,皆來問訊
- ▲閱讀下文,回答29 至30 題沂水某秀才,課業山中。夜有二美人入,含笑不言,各以長袖拂榻,相將坐,衣軟無聲。少間,一美人起,以白綾巾展几上,上有草書三、四行,亦未嘗審其何詞。一美人置白金一鋌,可三、
- 下列文句,哪一句的主語是秀才?(A) 以長袖拂榻 (B) 以白綾巾展几上(C) 未嘗審其何詞 (D) 握手笑出,曰:「俗不可耐」
- ▲閱讀下文,回答31 至32 題甲、 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乙、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
- 根據上文,何者的回答,沒有採用「譬喻法」?(A) 甲 (B) 乙 (C) 丙 (D) 丁
- ▲閱讀下文,回答33 至34 題有隻狐狸急著要跳過籬笆,結果滑了一跤。匆忙間,牠抓住一株荊棘,可是腳卻被荊棘的刺札傷了,血流不止。狐狸痛得大叫說:「我要你幫我,沒想到你卻害我!」荊棘回答說:「老兄,你
- 根據上文,如果要對狐狸提出忠告,下列何者最恰當?(A)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B) 有所不得,反求諸己(C)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D)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 ▲閱讀下列二詩,回答35 至37 題甲、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李白〈登金陵鳳凰臺〉乙、大江東
- 根據上文,下列文意說明,何者正確?(A)「晉代衣冠」指東晉王謝世家等顯貴(B)「總為浮雲能蔽日」比喻小人為浮雲所遮蔽(C)「雄姿英發。羽扇綸巾」此八字形容諸葛亮(D)「檣櫓灰飛煙滅」指東吳戰船
- 根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甲為古體詩;乙為詞(B) 甲押仄聲韻;乙押平聲韻(C) 甲先寫景,後抒懷;乙純寫景,未抒懷(D) 甲用唐代流行的韻文體寫成;乙用宋代流行的韻文體寫成
- ▲閱讀下文,回答38 至39 題第四屆「JTI 紅樹林生態之旅」開始囉!今年除了新增模擬彈塗魚和招潮蟹視野的「哈哈鏡」外,還有「生態小徑」、「生態藝術家走廊」等。由林務局及紅樹林保護協會主辦、傑太日煙
- 根據上文,第四屆「JTI 紅樹林生態之旅」沒有包含下列哪一個項目?(A) 探訪水筆仔和潮間帶生態(B) 觀賞身體彩繪、吸管藝術(C) 學習彈塗魚和招潮蟹的飼養方法(D) 六千套益智遊戲贈送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