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學
- 若無強制性,社會保險的購買人往往是相對高風險者,此種現象被稱為:(A)道德風險(moral hazard) (B)逆選擇(adverse selection)(C)風險校正(risk adjustme
- 年金保險的財務方式,若採對當代勞動者課徵薪資稅以支付當代退休者之年金給付,這稱為什麼制度?(A)確定給付制 (B)確定提撥制 (C)完全儲備制 (D)隨收隨付制
- 具有相同偏好的一群人,基於本身對某項財貨的共同需要,以共同分攤成本的方式,提供該財貨以滿足全體成員的需要。此種財貨稱為:(A)劣價財(demerit goods) (B)劣等財 (C)俱樂部財 (D)
- 若政府採取「平均成本訂價法」訂定自然獨占產業之費率,相較於利潤極大化之費率,下列何者正確?(A)產品價格較低,產量較多,且社會福利損失將增加 (B)產品價格較低,產量較多,且社會福利損失將減少(C)產
- 下列關於寇斯定理(Coase Theorem)的敘述,何者錯誤?(A)只要建立財產權,就不需要政府的干預來處理外部性(B)要達到有效率的解決外部性,與誰分配到財產權無關(C)必須涉及外部性的人數相當多
- 純私有財與純公共財,若由個人需求(P個人、Q個人)推算社會需求(P社會、Q社會),則其方法分別為:(A)純私有財為P社會=ΣP個人、Q社會=Q個人;純公共財為P社會=P個人、Q社會=ΣQ個人(B)純私
- 下列何者非皮寇克(Peacock)與魏斯曼(Wiseman)研究財政支出成長所呈現之現象?(A)政府支出的成長型態乃呈直線式的增加(B)隨著經濟成長,中央政府支出所占比重有愈趨擴大的現象(C)由於社會
- 鮑莫(W.J. Baumol)的「不平衡成長模型」(Unbalanced Growth Model)認為:(A)公共財貨與勞務係屬資本密集性,其需求的價格彈性小於一(B)公共財貨與勞務係屬資本密集性,
- 下列何者是造成逆選擇(adverse selection)問題的原因?(A)獨占市場 (B)外部性 (C)資訊不對稱 (D)非排他性
- 被課稅的財貨,若是完全缺乏需求的價格彈性,其稅課的福利成本將等於:(A)無限大 (B)百分之五十 (C)大於百分之五十 (D)零
- 若其他條件不變,在完全競爭的市場,對某物品課徵從量貨物稅,且該物品的供給曲線斜率大於需求曲線斜率,則:(A)買方分攤的稅負大於賣方 (B)買方分攤的稅負等於賣方(C)買方分攤的稅負小於賣方 (D)買方
- 若依據林達爾均衡(Lindahl equilibrium)的論述,租稅課徵的方式,符合下列那一項原則?(A)受益原則(benefit principle) (B)量能原則(ability-to-pay
- 我國現行對彩色電視機課徵的貨物稅,是屬於:(A)定額稅 (B)生產要素稅 (C)從量稅 (D)從價稅
- 我國現行對酒類課徵的菸酒稅,是屬於:(A)從價稅 (B)從量稅 (C)定額稅 (D)生產要素稅
- 假設其他條件不變,供給曲線的彈性愈大,則:(A)租稅愈容易逃漏 (B)生產者租稅負擔的比例愈大(C)生產者愈有可能將租稅負擔轉給消費者 (D)需求曲線彈性也愈大
- 有些學者主張某些特定的商品應被平均分配,被稱之為:(A)簡單的功利主義(B)極大化最小原則(maximin criterion)(C)財貨平等主義(commodity equalitarianism)
- 根據雷姆西法則(Ramsey Rule)的概念,財貨或勞務的相對稅負,應該與需求價格彈性之間:(A)成反比關係 (B)成正比關係 (C)無固定關係 (D)無超額負擔
- 獨占廠商造成市場失靈之最直接原因為何?(A)經濟利潤大於零(B)生產數量太少(C)可採價格歧視(price discrimination) (D)存在進入障礙
- 垂直公平(vertical equity)表示:(A)課稅與所得水準無關(B)課稅不應該產生超額負擔(C)所得越高者其稅負越重(D)所得相同者其稅負相同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①政府所提供的財貨均為公共財 ②公共財提供的最適條件為眾人邊際利益加總等於公共財的邊際成本 ③由於非敵對性之故,導致私人無法提供公共財 ④根據寇斯定理,若污染廠商擁有乾淨空氣的財產
- 若某產品的生產過程會製造污染,則其供給曲線:(A)高於社會成本線(B)低於社會成本線(C)高於私人成本線(D)低於私人成本線
- 政府採購課徵貨物稅之財貨,此財貨預期將擴大生產,成本效益分析計算成本時,應依下列何者為準?(A)生產者價格(B)消費者價格(C)生產者、消費者價格的加權平均值(D)生產者、消費者價格兩者皆可
- 分析政府以新開徵能源稅融通新增環保支出所產生的分配效果,此種分析方法,稱之為:(A)絕對租稅歸宿 (B)差異租稅歸宿 (C)平衡預算歸宿 (D)區域歸宿
- 某一政府公共投資計畫可以永久地每年產生B的效益,若年貼現率為r,則其總效益之現值為何?(A) B/(1+r) (B) B/r (C) B.(1+r) (D) B.r
- 公共財的效率提供條件為:(A)每個人消費的邊際利益之和等於公共財生產的邊際成本(B)每個人消費的邊際利益分別相等而且剛好等於公共財生產的邊際成本(C)每個人消費的邊際利益之和等於公共財生產的總成本(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