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學
- 假設一個社會的福利函數呈現L形狀,且全社會只有甲乙二位成員。則如果要提高社會總福利水準,必須:(A)增加甲的效用,且乙的效用維持不變(B)增加乙的效用,且甲的效用維持不變(C)同時增加甲及乙的效用(D
- 有關總體經濟學之國民所得恆等式Y=C+I+G+(X−M),以下敘述何者正確?(A)式中的G包含移轉性支出(B)式中的G不含移轉性支出(C)G含非耗竭性支出(D)G就是政府預算書上的各級政府歲出金額
- 下列何者是地方政府最適合從事的職能?(A)促進資源配置的效率(B)維護所得分配的公平(C)維持物價的穩定(D)促進經濟的成長
- 其他情況不變,若要消除租稅對企業固定資本投資決策的扭曲,則下列何者較無法達成目的?(A)固定資本之法定折舊等於經濟折舊(B)固定資本之法定耐用年數等於經濟耐用年數(C)固定資本支出採加速折舊方式逐年攤
- 我國所得稅採行完全設算扣抵法的兩稅合一制,當公司有盈餘100萬元且全數分配時,若適用的營利事業所得稅及綜合所得稅的最高邊際稅率分別是20%及40%,則該公司股東實際的所得稅稅負為:(A)60萬元(B)
- 若商品之需求彈性愈小,則在其他情況不變下,對該商品課稅之效果為:(A)轉嫁較為容易,而產生的超額負擔愈小(B)轉嫁較為困難,而產生的超額負擔愈小(C)轉嫁較為容易,而產生的超額負擔愈大(D)轉嫁較為困
- 假定其他情況不變,下列何者會使逃漏所得稅的邊際成本上升?(A)降低逃漏稅罰款比率(B)提高逃漏稅查核率(C)提高邊際稅率(D)提高免稅額
- 其他情況不變,若免稅額(Exemption)、扣除額(Deduction)與稅額抵減(Tax Credit)三者之金額相同,則何者對有效稅率(Effective Tax Rate)的影響最大?(A)免
- 若對需求彈性與邊際成本皆固定的獨占廠商產出從量課徵貨物稅,則在追求利潤極大化與不考慮差別取價的情況下,廠商將稅負轉嫁給消費者的程度為何?(A)等於零(B)大於百分之一百(C)等於百分之一百(D)小於百
- 有關健康保險市場醫療資源使用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商業保險依風險計費主要目的在於抑制道德危險(B)道德危險將導致社會福利損失(C)第三者付費容易出現道德危險(D)資訊不對稱會導致道德危險
- 根據民國 97 年8 月13 日修正公布之國民年金法,在國內設有戶籍者,下列那一類人應參加國民年金保險?(A)實施時年滿15 歲,且參加農民健康保險者(B)未滿25 歲者(C)25 歲至64 歲,未參
- 下列有關議案投票通過比例的敘述,何者錯誤?(A)議案投票通過比例愈高,投票結果受傷害人數愈少(B)議案投票通過比例愈高,決策花費時間將愈多(C)議案投票通過比例採1/2 決是最適當的(D)議案投票通過
- 當公共計畫的利益價值無法評估時,為達一定目標,以最低成本作為計畫評估準則,這種分析稱為什麼?(A)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 (B)成本有效性分析(cost-effec
- 下列何者不是皮寇克(A. T. Peacock)與魏斯曼(J. Wiseman)用來解釋公共支出成長的原因?(A)位移效果(B)檢查效果(C)示範效果(D)集中效果
- 若在消費上具有正外部性(positive externalities)的商品是由獨占廠商生產,則在政府不加干預下,下列何者正確?(A)市場的產出水準一定小於社會最適的產出水準(B)市場的產出水準一定大
- 在林達爾(Lindahl)均衡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每個人所分擔的稅價(tax price)加總等於提供公共財的邊際社會成本(B)每個人所分擔的稅價等於所提供公共財的邊際社會成本(C)每個人所分
- 一般而言,當一個財貨的消費會產生外部性利益(external benefit)時,在市場均衡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邊際社會成本會小於邊際社會利益(B)邊際社會成本會小於邊際私人利益(C)邊際私人
- 有些外部性不論是否將其納入考慮,都不會影響到資源的最適配置,這種外部性稱為什麼?(A)網路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 (B)邊際下的外部性(inframarginal exter
- 依據簡單功利主義(simple Utilitarianism)的觀點,若社會的總所得有10 萬元且只有甲乙二位成員,其效用函數相同,且邊際效用遞減,甲的所得較乙多2 萬元。則政府應該如何重分配所得,才
- 效率與公平存在有基本的抵換(trade-off)關係,因為:(A)所得重分配會降低從事效率行為的誘因(B)有效率的民眾不喜歡公平(C)唯有犧牲效率才能進行柏瑞圖改善(Pareto Improvemen
- 效用可能線(utility possibility curve)係指下列何者?(A)個人的效用如何受其所得的影響(B)在所有其他人的確定效用下,個人可以達到的最大效用為何(C)在經濟體系的不同資源水準
- 實際稅負占稅基的比例,稱之為:(A)有效稅率(B)邊際稅率(C)累退稅率(D)累進稅率
- 就經濟效率的觀點而言,下列何者不會發生超額負擔?(A)定額稅(B)所得稅(C)從價貨物稅(D)從量貨物稅
- 一般常用租稅收入總額占下列何者的百分比,來衡量租稅負擔的程度?(A)政府總收入(B)政府總支出(C)國內生產毛額(D)薪資所得總額
- 在複式預算制度下,預算可分為:(A)經常預算與資本預算(B)總預算與分預算(C)特別預算與總預算(D)法定預算與分配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