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學
- 金融海嘯發生,政府降低營利事業所得稅的稅率以刺激景氣,此種政策稱之為:(A)平衡預算(B)自動穩定裝置(C)功能性財政(D)擴張性貨幣政策
- 政府主動要求全民均應接受流感疫苗的注射,主要是認為施打疫苗是屬於:(A)公共財(B)殊價財(C)正常財(D)炫耀財
- 若政府獨占事業之固定成本為200,邊際成本為20,市場需求函數為P=100-Q,P為價格,Q為數量。在政府追求利潤最大化之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價格為60 (B)數量為60 (C)消費者剩餘1,
- 國立故宮博物院委託經營文物複製品銷售,其所收取的權利金收入屬於:(A)財產收入(B)其他收入(C)投資收入(D)使用規費
- 下列何者不是對資本利得課稅的主要理由?(A)可實現量能課徵之目標(B)可實現利益全民共享之目標(C)可防止炒作投機之風氣(D)可避免資產發生閉鎖效果
- 海格-西蒙士(Haig-Simons)對所得的定義是:(A)某一特定時間內的消費支出(B)某一特定時間內的消費支出加上投資(C)某一特定時間內的消費支出加上財富總額(D)某一特定時間內的消費支出加上財
- 根據泉源週期說(source concept)的所得概念,下列那些項目不應包含在課稅所得內?①中獎獎金所得 ②每月租金收入 ③繼承遺產所得(A)僅①② (B)僅①③ (C)僅②③ (D)①②③
- 我國房屋稅與地價稅的課稅基礎,分別為:(A)房屋市場價格、土地公告現值(B)房屋市場價格、土地公告地價(C)房屋評定現值、土地公告現值(D)房屋評定現值、土地公告地價
- 若休閒為正常財,則政府對工資課稅,其所得效果為:(A)休閒減少(B)投資減少(C)勞動供給減少(D)勞動與休閒不受影響
- 有關負所得稅制度之效果,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易造成勞動供給減少(B)會增加政府支出(C)可改善所得分配(D)不會改變休閒的相對價格
- 有關我國貨物稅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歸屬國稅(B)屬單階段消費稅(C)全部採從價徵收(D)訂有差別稅率
- 下列何者是課徵不動產財產稅最主要的缺點?(A)內在穩定(built-in stabilization)功能不佳(B)無法符合租稅公平(C)財產估價無法客觀一致(D)納稅遵循成本過高
- 拉佛爾曲線(Laffer Curve)通常用來評估:(A)所得分配不均的擴大與收斂(B)經濟成長率的增長與消退(C)稅收與稅率的連動關係(D)租稅垂直公平的變化程度
- 假定其他條件不變,若開徵10%的特種土地交易稅後,土地的所有權人抱怨課稅造成土地不含稅價格下跌10%,此種現象可稱為:(A)稅收極大化(B)租稅資本化(C)效率極大化(D)受益公平化
- 在休閒與消費選擇的決策模型中,比較同等稅收規模的定額稅(lump sum tax)與薪資所得稅(wage income tax),下列何者正確?(A)薪資所得稅具有租稅中立性(B)定額稅具有高度的累進
- 有關「線性累進所得稅」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為複式稅率所得稅(B)有免稅所得的設計(C)平均稅率隨所得遞減(D)邊際稅率隨所得遞減
- 假定其他情況不變,欲使課稅所產生的無謂損失最小,應採行下列何種課稅方式?(A)對彈性小的必需品課輕稅(B)對彈性大的非必需品課重稅(C)稅率應與貨品之需求價格彈性成反比(D)稅率應與貨品之所得彈性成反
- 假設其他條件不變,當財貨供給彈性愈小時,對該財貨課徵貨物稅,所產生之超額負擔會: (A)愈大(B)愈小(C)不變(D)超額負擔與供給彈性無關
- 選票互助(logrolling)的意義,最接近下列何者?(A)議程操控(agenda manipulation) (B)投票矛盾(voting paradox)(C)投票循環(voting cycli
- 依據布坎南與杜洛克(J. Buchanan and G. Tullock)的最適憲政模型,若通過憲法修正案的門檻由四分之三調整為三分之二,則票決的:(A)外部成本降低(B)決策成本降低(C)社會總成本
- 下列那一項是政府針對要素市場所執行的所得重分配政策?(A)對遺產贈與稅的課徵採累進稅率(B)對低收入戶給予補助(C)訂定最低工資(D)發放老人津貼
- 「經濟景氣蕭條,社會上存在長期失業的閒置人力時,主張政府應提高公共支出規模,透過乘數效果,提升社會景氣。」這是那一個學派的主張?(A)凱因斯學派(B)新古典學派(C)貨幣學派(D)奧地利學派
- 根據中位數投票者理論,若一國的所得分配呈右偏分配現象,隨著經濟發展過程,政府支出的增加較所得的成長為:(A)高(B)相等(C)低(D)無法判定
- 在簡單多數決下,若個人的偏好函數為單峰分配時,則下列何者將為社會偏好的決定者?(A)眾數投票者(B)平均數投票者(C)中位數投票者(D)最高數投票者
- 下列何者不屬於保險市場之道德危機(moral hazard)的範例?(A)人們發現自己屬於高風險族群後,才會去購買保險(B)人們購買汽車險後,會肆無忌憚的超速駕駛汽車(C)為了領取失業保險,失業者會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