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甄歷史專業
- 「英國人控制大海,法國人主宰歐陸,日耳曼人則飛奔於空中。」請問上述話語是在描述下列哪一個時代?(A)十六世紀 (B)十七世紀 (C)十八世紀 (D)十九世紀 。
- 有一本英文歷史書籍的中譯本,譯者在序言中介紹作者的理念:「他認為最後決定歷史命運的是:神聖理念,只有英雄才瞭解這個東西,並把它傳達給芸芸眾生知曉…。世界歷史就是人在這個世紀所取得種種成就的歷史,
- 「根據估計,每年有超過三十萬的金幣,從日耳曼流入義大利….,我們日耳曼人所必須忍受的這種掠奪與勒索,究竟時如何造成的?….假使我們能名正言順地將小偷吊死,將強盜砍頭,為什麼我們卻能忍受羅馬教會貪
- 「他自稱是『撲滅革命火焰的消防隊長』,不過大家寧可將他形容為『一條吞噬社會秩序的九頭蛇』。在維也納起義中,他竟然換上女人的裙子,套上頭巾,扮成老太婆倉皇奔逃。『消防隊長』被革命火焰嚇跑了,象徵著
- 「那個時候,這個國家的老百姓看不到未來的世界戰爭會逼到他們頭上,他們從來不想把手伸得那麼長,他們不想干預遠處的事務,他們指望好自為之。孤立主義佔了上風。儘管該國總統在全國各地演講,直到中風癱瘓。191
- 一位歷史學者評論某次戰爭的發生背景:「因為法國順利的從蘇丹處取得保護天主教的特權,引起俄國跟進的野心,而在第二年出兵今羅馬尼亞一帶,因而引發衝突。」請問這次戰爭應是指下列何者?(A)三十年戰爭
- 考古學者主張臺灣各個原住民族群的祖型文化出現於金屬器時代,這些史前文化的晚期逐漸發展為各個族群,其主要根據為何?(A)鐵器製作技術與使用方法 (B)遺址出土地點與文化內涵 (C)農業器具型制與功
- 1920年代,台灣總督府頒佈新「台灣教育令」,確立教育制度,並用以安撫台灣人,其主要的措施是:(A)鼓勵台灣人繼續升學,創立臺北帝國大學 (B)普遍設立國民學校,提高臺灣學童就學率 (C)落實國
- 二二八事件爆發後,一份政論雜誌的文章分析原因說:「長官制度有好有壞,….無如台胞心理,卻直覺其為總督制的復活。」「長官制度則酷似總督制度,在收拾民心方面,卻已輸一籌。」請問:文中所指長官制度是「
- 1933年,鄧雨賢與李臨秋創作一手膾炙人口的流行歌曲〈望春風〉,後來,台灣總督府請人改寫為〈大地在召喚〉,總督府此一舉動的主要用意為何?(A)宣揚「大東亞共榮圈」 (B)鼓勵台灣人回歸土地 (C
- 清代台灣某地方志記載:「土著既鮮,流寓者無期功強近之親,同鄉井如骨肉矣。」「尚結盟,不拘年齒,推能有力者為『大哥』;一年少者殿後,曰『屘弟』。」請問:我們應該如合理解這種社會風氣?(A)受制於渡
- 美國《商業週刊》提到:台灣擁有一條從台北內湖到新竹科學園區,並連結美國市場與世界工廠-中國間的「全球經濟高速公路」,因此,沒有臺灣,世界經濟將無法運作。請問:台灣所以能擁有此一關鍵地位的主要原因
- 中國歷史上每當新政權建立之初,必有「改正朔,易服色,定禮樂,定官制」之舉,這種作為是受到哪一種學說的影響?(A)王道與仁政 (B)重法與術 (C)五德終始說 (D)清靜無為論。
- 「世間人睜眼觀看,論英雄錢是好漢,有了他諸般趁意,沒了他寸步有難。….實言,人為銅錢,遊遍世間。實言,求人一文,跟後擦前。」我們應該如合理解這種社會變遷?(A)漢代推行五銖錢,因而出現金錢至上與
- 宋代以後,出現了自主性的基層組織宗族,這種組知道了明清時代更形普及。請問:明清時期的宗族組織發展特色為何?(A)北方經濟基礎厚實,宗族組織甚為發展 (B)族規經國家立法認可,族長擁有懲罰權 (C
- 從某個時期開始,地方讀書人可以經由正式的機關、確定的思想以及定期的選拔制度進入朝廷服務。請問:「某個時期」是指那一個朝代?(A)西漢 (B)曹魏 (C)唐 (D)宋。
- 近代以來,中國雖不斷受帝國主義侵略,但並未像印度一樣,全國淪為殖民地,這與下列哪一作為有關?(A)日本提倡「大東亞共榮圈」,帶領亞洲抵抗侵略 (B)美國主張門戶開放政策,讓所有國家公平參與 (C
- 「新石器革命」在人類文明的演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其中,最具革命性的變化,「不包含」下列哪一項?(A)以生產代替採集,減少對自然界的依賴 (B)長期性的聚落出現,開始定居的農業生活 (C)出現首領
- 某學者指出一種制度:「一、中國提供國際性安全保障,其他國家因而不必保持常設性軍事力量,這意味著區域內部的糾紛不必訴諸武力解決;二、保護的交易實施『無關稅』特別恩典,為外部世界提供了極富魅力的商業
- 清朝立國之初,。『首崇滿州』,強迫漢族按照滿俗,且嚴厲滿漢界限,不許滿漢通婚,在滿足中努力保持騎射、滿語及其他習俗。請問:清帝國主要的考量為何?(A)強化政治統治基礎 (B)追求滿漢共存共榮 (
- 春秋時代,強大公室僭越周王室權威;到了戰國時代,卿大夫階級又竄奪公室的政權。這種景象顯示當時的政治社會有何轉變?(A)貴族勢力的抬頭 (B)宗法社會的落實 (C)封建制度的崩潰 (D)大一統思想
- 東晉某一皇帝下詔說:「昔中原喪亂,流寓江左,庶有旋反之朝,故許其挾注本郡,自爾漸久,人安其業,丘壟墳柏皆以成行,雖無本邦之名,而有安土之實,令其正其封疆,以土斷人民,明考課之計,修閭伍之法。」請
- 這個國家,在17世紀與台灣有過貿易交流,台灣的主政者甚至一度想要派兵征服。他先後為西班牙、美國殖民地,大多數人口信奉天主教,1930年代甚至被稱為「東方的小美國」。目前台灣就有不少該國勞工、看護
- 歷史課時,老師介紹古代西亞某一帝國的浮雕為「各地民族紛紛遣使求見」。老師並且補充說:「此國領土廣大,馳道、帝國組織,兼容並蓄的觀念等,均影響日後的羅馬帝國」。請問這是哪一個帝國?(A)希臘 (B
- 39課堂分組報告中,同學介紹歐洲使上某帝國:「他曾經力抗亞洲游牧民族的侵略,努力保存了古典文化。其後,他所形成的文化至今仍部分存留在俄羅斯、巴爾幹半島、希臘一帶。」同學介紹的是哪一個帝國?(A)阿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