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 下列哪一種像不是凹面鏡所成的像?
(A)倒立縮小
(B)倒立放大
(C)正立放大
(D)正立縮小
(A)倒立縮小
(B)倒立放大
(C)正立放大
(D)正立縮小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甲、乙、丙三試管中加入等量的醋酸水溶液,溶液的[OH-]分別為甲:3x10-2 M,乙6x10-3 M,丙5x10-11 M,當三個試管中加入顆粒大小相同的等重貝殼粉末,則三支試管中的反應速率
- 56 傷寒沙門氏菌(Salmonella typhi)菌體的何種成分可以作為疫苗抗原,以產生保護性免疫力?(A)鞭毛蛋白(flagellin) (B)莢膜多糖體(capsular polysaccha
- 取乾淨試管甲和乙,在甲試管:蒸餾水3 mL及1 M的HCl溶液1 mL混合均勻。乙試管: 蒸餾水4 mL及2 M的HCl溶液1 mL試管混合均勻。另取大小完全相同的鎂帶兩段,分別放入甲、乙兩試
- 1老趙被裁員∕老婆又跟別人私奔∕真是禍不單行∕教人拍手叫好(A) (B) (C) (D)
- 以點燃的線香分別插入A:集滿空氣、B:混有二氧化碳與空氣的廣口瓶中進行燃燒時,影響線香燃燒程度的因素是何者呢?(廣口瓶容積相等) (A)濃度 (B)壓力(C)溫度(D)催化劑。
- 10在一塵不染的∕礦坑中∕辛苦的礦工們∕正與大自然搏鬥著(A) (B) (C) (D)
- 1老奶奶昨天過生日∕享年八十歲∕兒孫滿堂∕令人羨慕(A) (B) (C) (D)
- 做「探測心音和脈搏」的實驗。附圖是受試者的右手,則主試者應按何部位來測量脈搏?(A)A (B) B (C) C (D) D。
- 20比較 的大小關係。 (A) (B) (C) (D)
- 10這件刑案手法高超∕計畫縝密∕但法網恢恢∕終成懸案(A) (B) (C) (D)
內容推薦
- 耳鼻喉科的醫生看診檢查耳道時,頭上會戴凹面鏡,請問其目的為何?(A)為了會聚光線照亮耳道 (B)為了增大所見視野(C)為了產生放大的成像,以利觀察 (D)為了產生色散來判斷病情
- 在一深淺相同的水槽中,每秒輕觸水面 5 次,測得水波向右傳波速率為 20cm/s,若改變每秒輕觸水面 10 次,則水波波速變為多少?(A)10 cm/s (B)20 cm/s (C)40 cm/
- 【題組】承上題,在丁試管的兩種成分充分混合後,試管內將發生何種變化?(A) 產生氫氣 (B) 產生二氧化碳 (C) 產生白色沉澱 (D) 產生黃色沉澱。
- (五)新聞報導:【題組】根據本文,可知頂呱呱主要是在考量哪一種生產課題?(A)如何生產 (B)生產什麼 (C)為誰生產 (D)何時生產。
- 有關下列自然現象所展現的光傳播性質,何者錯誤?(A)「如影隨形」表示光的直進性 (B)「立竿見影」表示光的直線前進(C)「水底變淺」是光線反射的效果 (D)「光陰似箭」和光的傳播性質無關。
- 已知響度每增加 10 分貝,聲音強度增強 10 倍,則 30 分貝的聲音強度是 0 分貝的多少倍? (A) 3 (B) 30 (C) 300 (D)1000。
- ( )清領前期來臺的移民要如何合法獲得土地才能進行開墾? (A)任意占據土地,自由開墾 (B)漢人不能擁有土地,只能向地方官府承租 (C)向地方官府申請執照,足可取得種植果樹權利 (D)可向原住
- 【題組】承上題,圖6的右方應該是哪個方位?(A)東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 ( )臺灣歷史書籍記載:「鄭成功來臺灣經營,帶來很多士兵及眷屬,為解決糧食問題而實施『寓兵於農』的屯田制度,今天可以從臺灣南部地區的地名,看出屯田的影子。」請問:下列哪一個地名與屯田有關?(A)
- 已知,則甲、乙、丙的大小關係為 ______。(5分)(由大到小排列)
- 在夏天,枝葉茂密的大樹下經常看見一個個小亮點,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是針孔成像的結果 (B)是光的直線前進所造成的 (C)小亮點是太陽的像 (D)小亮點是空隙的形狀
- 關於單細胞生物與多細胞生物,下表中哪一項錯誤?
- 「在冰蝕地形發達及氣候冷溼的條件下,當地水資源豐富且針葉林廣布,成為其發展木材加工業的重要基礎。」前文所述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個國家?(A)印尼 (B)芬蘭 (C)義大利 (D)法國
- ( )清朝統治時期,臺灣興築許多大規模的水圳,如:鳳山曹公圳、彰化八堡圳、臺北瑠公圳等。當時修築水圳的主要原因為何? (A)地層下陷嚴重,舊有河川枯竭 (B)土地不當開發,水源遭受汙染 (C)工
- 消費者決策過程的第一個步驟為何?(A)資訊搜集 (B)需求確認(C)購買決策(D)選擇評估
- 小雅的衣服在紅光的照射下,看起來是全黑的,下列何者有可能是小雅穿的衣服? (A)黑底紅點點 (B)紅底白條紋 (C)黑底藍條紋 (D)藍底白點點
- ( )清康熙皇帝時期,清廷內部曾經出現棄、留臺灣的爭議,最後主張保留臺灣的施琅提出哪一個重要的論點,讓康熙皇帝決定將臺灣納入清朝版圖? (A)土地經濟價值高 (B)臺灣戰略地位重要 (C)國家領
- 如上圖(五),已知△ABC中,∠C=90°, 為∠ABC的角平分線, ,若 =6, =8, 則 =? (A) (B) (C) (D) 2
- ( )連雅堂稱讚此人「開務成物,體仁長人」,比之於諸葛亮;並協助鄭成功攻打臺灣,他亦曾在臺灣蓋第一座孔廟以提倡文教,並且推廣寓兵於農政策,成為保境安民的重要人物,最後歷經鄭氏父子三朝,後經武將排
- 下列有關自由落體的敘述(不計空氣阻力),何者正確?(A)物體質量不同時,落下的加速度也不相等 (B)落下高度不同時,落下的加速度也不相等 (C)物體落下過程中,速度和加速度同時增大(D)物體落下
- 【題組】承上題,若加速度a = 2 m/s2 向右,且F1=30 N,則F4的大小為何?(A)60 N (B)30 N (C)20 N (D)15 N
- ( )清朝治理臺灣以西元一八六○年作為界線區分前期與後期,請問下列哪一項不是畫分前後兩期的歷史事件? (A)英法聯軍向清廷發動第二次戰爭 (B)臺灣淡水正式對外開港通商 (C)清軍戰敗簽訂天津條
- ( )下列有關鄭氏治臺時期的貿易情形,下列何者正確? (A)重視商貿活動,其目的在於改善臺灣物資不足 (B)清朝的海禁政策成功斷絕了臺灣與中國的貿易發展 (C)輸往日本的貨物主要是軍用物資,輸入
- 如右圖所示,甲、乙、丙三點位於一平面鏡前,E點為眼睛所在處。依光的反射定律,眼睛可從平面鏡中看到哪幾個點的像? (A)丙 (B)甲、乙 (C)乙、丙 (D)甲、乙、丙。
- 【題組】承上題,請問從靜止開始施力至前進4公尺的水平距離,F1對甲物體作功為何?(A)0焦耳 (B)30焦耳 (C)40焦耳 (D)120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