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0. 如上圖(五),已知△ABC中,∠C=90°, 為∠ABC的角平分線,
,若
=6,
=8, 則
=?
(A)
(B)
(C)
(D) 2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小雅的衣服在紅光的照射下,看起來是全黑的,下列何者有可能是小雅穿的衣服? (A)黑底紅點點 (B)紅底白條紋 (C)黑底藍條紋 (D)藍底白點點
- 消費者決策過程的第一個步驟為何?(A)資訊搜集 (B)需求確認(C)購買決策(D)選擇評估
- ( )清朝統治時期,臺灣興築許多大規模的水圳,如:鳳山曹公圳、彰化八堡圳、臺北瑠公圳等。當時修築水圳的主要原因為何? (A)地層下陷嚴重,舊有河川枯竭 (B)土地不當開發,水源遭受汙染 (C)工
- 「在冰蝕地形發達及氣候冷溼的條件下,當地水資源豐富且針葉林廣布,成為其發展木材加工業的重要基礎。」前文所述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個國家?(A)印尼 (B)芬蘭 (C)義大利 (D)法國
- 關於單細胞生物與多細胞生物,下表中哪一項錯誤?
- 在夏天,枝葉茂密的大樹下經常看見一個個小亮點,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是針孔成像的結果 (B)是光的直線前進所造成的 (C)小亮點是太陽的像 (D)小亮點是空隙的形狀
- 已知,則甲、乙、丙的大小關係為 ______。(5分)(由大到小排列)
- ( )臺灣歷史書籍記載:「鄭成功來臺灣經營,帶來很多士兵及眷屬,為解決糧食問題而實施『寓兵於農』的屯田制度,今天可以從臺灣南部地區的地名,看出屯田的影子。」請問:下列哪一個地名與屯田有關?(A)
- 【題組】承上題,圖6的右方應該是哪個方位?(A)東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 ( )清領前期來臺的移民要如何合法獲得土地才能進行開墾? (A)任意占據土地,自由開墾 (B)漢人不能擁有土地,只能向地方官府承租 (C)向地方官府申請執照,足可取得種植果樹權利 (D)可向原住
內容推薦
- 下列有關自由落體的敘述(不計空氣阻力),何者正確?(A)物體質量不同時,落下的加速度也不相等 (B)落下高度不同時,落下的加速度也不相等 (C)物體落下過程中,速度和加速度同時增大(D)物體落下
- 【題組】承上題,若加速度a = 2 m/s2 向右,且F1=30 N,則F4的大小為何?(A)60 N (B)30 N (C)20 N (D)15 N
- ( )清朝治理臺灣以西元一八六○年作為界線區分前期與後期,請問下列哪一項不是畫分前後兩期的歷史事件? (A)英法聯軍向清廷發動第二次戰爭 (B)臺灣淡水正式對外開港通商 (C)清軍戰敗簽訂天津條
- ( )下列有關鄭氏治臺時期的貿易情形,下列何者正確? (A)重視商貿活動,其目的在於改善臺灣物資不足 (B)清朝的海禁政策成功斷絕了臺灣與中國的貿易發展 (C)輸往日本的貨物主要是軍用物資,輸入
- 如右圖所示,甲、乙、丙三點位於一平面鏡前,E點為眼睛所在處。依光的反射定律,眼睛可從平面鏡中看到哪幾個點的像? (A)丙 (B)甲、乙 (C)乙、丙 (D)甲、乙、丙。
- 【題組】承上題,請問從靜止開始施力至前進4公尺的水平距離,F1對甲物體作功為何?(A)0焦耳 (B)30焦耳 (C)40焦耳 (D)120焦耳
- ( )歷史老師要求同學以鄭氏治臺時期的史事或現象為主題,蒐集資料撰寫報告。下列何者最可能是此報告的題目? (A)剖析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 (B)基督教在臺灣落地生根 (C)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 (
- 根據圖中光的行進方向,判斷鏡片種類為何? (A)凸透鏡 (B)凹透鏡 (C)平面鏡 (D)凹面鏡。
- 如(圖八),直線 L 分別與圓 O圓 O切於 C、D 兩點,且圓 O和圓 O的半徑分別為4, =24,求 =?(A)10 (B) 15 (C) 23 (D) 26。
- 【題組】承上題,請問從靜止開始施力至前進4公尺的水平距離,甲乙兩物體的總動能為何?(A)16焦耳 (B)32焦耳 (C)64焦耳 (D)128焦耳
- ( )清朝初期曾對臺灣實行海禁政策,其主要目的為何? (A)防範中國沿海人民跟鄭氏政權往來 (B)防止荷蘭人再度進攻臺灣 (C)禁止西方人與中國的貿易往來 (D)防範日本人騷擾。
- 右圖是光或聲波由甲介質進入乙介質時,其行進路線圖,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折射角=80° (B)入射角=反射角=60°(C)若 A 是光線的話,光在甲介質傳播速度較慢 (D)若 A 是光線的話
- 附圖所示,質量50公斤的滑板運動者,以12公尺/秒的速率由A點沿斜面向上運動至最高點C,假設不計摩擦力、空氣阻力及滑板質量,請回答26題:( g = 10 m/s2 )【題組】滑板運動者
- 「研究指出,有些人在天色較陰暗的月分裡,因為所受日照時數大幅減少的緣故,會有精神不濟、情緒低落、活動力降低的『冬季憂鬱症』徵狀。」依照文中敘述,下列哪一城市的居民出現上述病症的比例可能最高?(A
- ( )關於鄭氏治臺時期的拓墾,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拓墾區域以臺灣北部為主 (B)由於鄭氏三代的努力,臺灣北部的土地已獲得全面的開墾 (C)此時漢人的土地大致分為王田、私田、官田三類 (D)為
- ( )下圖是清康熙年間由西洋傳教士按照他四處訪察所繪製臺灣地圖。請問此圖只有繪製臺灣西半部是反映出當時清廷以何種政策來治理臺灣? (A)禁絕漢人渡臺,防止臺灣成為反清基地 (B)施行畫界封山,禁
- 關於擴散作用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自然發生的現象(B)不必藉外界力量即可發生(C)由低濃度往高濃度擴散(D)如有外力介入,可加速作用進行
- 歐洲的發展過程和水運關係甚大,【題組】由圖6中該河流經的國家判斷,該河川最可能為下列何者?(A)泰晤士河 (B)塞納河 (C)多瑙河 (D)萊因河
- ( )我國《民法》規定:「己身所從出,或從己身所出」的親屬關係,是指出於同一祖先且由自然血緣關係形成,彼此之間有出生的直接關係。上述「己身所從出,或從己身所出的親屬關係是指下列何者? (A)配偶
- X5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向乙公司簽約租用一設備,租期 5 年,自 X6 年起每年年初付租金$160,000,租期屆滿該設備不用返還乙公司。租賃開始日每期租金按租賃隱含利率 8%折現之現
- 甲、乙兩車在同一直線上運動,其位置─時間關係圖如右圖所示,請問下列敘述正確的有幾項? (甲)5 秒時,兩車相遇 (乙)兩車在 5 秒時速度相同 (丙)乙車在 10 秒時速度為零 (丁)10 秒時
- ( )小明家的成員本來只有爸媽和小明。後來因為爺爺年事已高又獨自在外居住,遂接爺爺到家裡奉養、居住。根據內容判斷,目前小明家是何種家庭型態?(A)小家庭 (B)折衷家庭 (C)大家庭 (D)單親
- ( )清朝統治前期,漢人陸續來臺拓墾。請問:漢人拓墾方向為何? (A)由南而北,由東向西 (B)由南而北,由西向東 (C)漫無方向,隨機拓墾 (D)由中央山脈向東西方發展。
- 在密閉錐形瓶內置入 碳酸鈉水溶液及氯化鈣水溶液如(圖二),將兩種溶液充分混合後,【題組】錐形瓶內將發生何種變化?(A) 產生氫氣 (B) 產生二氧化碳 (C) 產生白色沉澱 (D) 產生黃色沉澱
- 若要了解反應物濃度與反應速率的關係,可利用不同濃度的硫代硫酸鈉與鹽酸混合,利用產生之黃色沉澱物將瓶底「+」號完全遮住所需的時間來判斷反應速率的快慢,若以硫的莫耳數為縱座標,時間為橫座標,下列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