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四、閱讀題組(每題 2 分,共 10 分) 定風波 宋‧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 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註 1.吟嘯:吟詩長嘯。 2.芒鞋:草鞋。 3.料峭:風寒的樣子。 4.蕭瑟:形容風雨吹打樹林的聲音。
26 定風波所呈現的意境和下列何者最接近?
(A)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B)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C)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D)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
26 定風波所呈現的意境和下列何者最接近?
(A)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B)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C)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D)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七夕節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至春秋 戰國時期,當時的七夕為祭祀牽牛星、織女星。漢代以後,開始與牛郎、織女的故事聯繫,而經由後人研究推斷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大約發生在西周時代,因當時的社會制度
- 陳堯咨認為賣油翁輕視他的技術而十分生氣,但在老翁示範酌油後,陳堯咨最後「笑而遣之」。由上述可知,下列選項何者正確?(A)賣由翁故意羞辱陳堯咨。(B)賣老翁是一位射箭高手。(C)陳堯咨的射箭技術
- 關於慈烏夜啼一詩的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A)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表達出深切的風木之思。(B) 這是一首託物寄意的哲理詩,藉詠鳥以抒懷,表達對慈母深深的思念。(C)「晝夜不飛去,經年守
- 25 有關下列各選項語氣的說明,何者正確?(A)拜託,你連這種題目都不會──感嘆(B)但願這次推出的新口味能夠成功──期許(C)如果沒有你,這次的活動無法圓滿結束──推測(D)今天,我就要你自己作主─
- 24 「老把自己當珍珠,就時時有怕被埋沒的痛苦;把自己當作泥土吧,讓眾人把你踩成一條路。」下列何者與這段話的意涵最接近?(A)不是每一個人都要站在第一線上的,各人應該做好自已分內的工作(B)每個人都有
- 23 下列何者意思不同於其他選項?(A)玉不琢,不成器 (B)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C)靜海造不出優秀的水手 (D)梅花香自苦寒來。
- 22 關於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的敘述,何者完全正確?(A)「誰說男生不可以留長髮,穿裙子也可以哩!」意思是應該以外觀判定性別(B)作者認同台式教育,因老師會以「每個人都是有價值且特殊的」等說法幫助學生建
- 關於迢迢牽牛星一詩的說明,下列何者正確?(A) 藉牛郎、織女的哀愁故事,抒發人間男女離別相思的悲痛。(B) 本詩善用「譬喻」,增添詩的節奏感。(C) 作者為蕭統,本詩出自他所編纂的古詩十九首。
- 如圖(18), 為圓 O 的直徑, 為圓 O 的一弦,自 O 點作 的垂線,交 於 D 點。若 =16,則△OBC 的面積為何? (A) 36 (B) 42 (C) 48 (D) 52
- 下列有關「古詩」的介紹,何者有誤?(A)盛行於魏 晉 南北朝,又稱古風。(B)古詩十九首是兩漢七言古詩的最高成就。(C)古詩的格律較自由,可轉韻,句數、字數不拘,對仗平仄是不要求的。(D)多以
內容推薦
- 關於<賣油翁>一文的作法與內容,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採用第一人稱的觀點,客觀的陳述事件經過。(B)全文重心在敘寫陳康肅的善射,賣油翁僅陪襯角色。 (C)作者於文末提出議論,闡明「熟能生巧
- 【題組】28 下列選項,何者敘述正確?(A)由「已而遂晴」得知雨下了許久 (B)蘇軾孤身一人棄馬漫步而行(C)「風雨」兼指大自然的風雨及困境 (D)時間是在春天的清晨。
- 某日,歐陽脩在路上看到一匹脫韁野馬飛馳而過,踩死了一隻臥在路上的大黃狗。他便要求在旁的學生把這件事寫下來,某學生寫道:「劣馬正飛奔,黃犬臥通途。馬從犬身踐,犬死在通衢。」歐陽脩不甚滿意,修改為「
- 慢就是快 黃驤 台灣正流行「速食文化」,一切以「速」為尚,青少年進速食店雖無可厚非,但是讀書卻不能求速。讀好書,「慢就是快」,要求「速成」,反而會一事無成。 鄭板橋看不起「以過目成誦為能」的人。他
- 鏡子 李修炎 歷史的鏡子最公平,如果你害怕它,將它一摔,碎了──它也要變成千百雙眼睛……【題組】29 詩人想要藉由這首詩傳達的是(A)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B)歷史如明鏡,不容扭曲(C)歷史是生活
- 國瑜想要寫一篇論文,研究主題是「談古今文人的隱逸生活及田園詩文」。下列何者最適合做為他的研究對象? (A) 歐陽脩、廖鴻基。 (B) 劉義慶、陳冠學。 (C) 白居易、洪醒夫。 (D) 陶淵明
- 「早先的人類在求生存中透不過氣來,只有閒暇纔能創出一點兒進步。原始人在吃飽了鹿肉之餘,就在洞穴裡繪起畫來了。自那時人類從閒暇中一點一滴地累積起文化與文明,以至有今日。」陳冠學這段文字的主旨為何?
- 桃園機場以前每個月都有兩百件左右的遺失物。現在因為航警局用了心,它就立刻降低了百分之九十,就只剩十七、八件了。原來他們發現大部分的遺失是發生在安全檢查時,因為旅客要把身上東西都拿出來,結果忘記全部取回
- 【題組】作者認為「凡事用心,臺灣會更好」,由本文內容判斷,這裡的「用心」指的是何種態度?(A)將心比心。(B)心悅誠服。(C)心有戚戚。(D)師心自用。
-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崗。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
- 下列「 」中的字,何組讀音相同? (A)「齟」齬/「齲」齒 (B)「裨」益 /奴「婢」(C)季節遞「嬗」/腥「羶」(D)肩「胛」/墨水「匣」。
- 【題組】下列何者敘述正確?由詩中的描述,在割麥的農忙時節可能看見何種景象?(A)女人只待在家裡,根本不下田。(B)小孩與大人同樣都下田割麥。(C)女人與小孩負責送吃的、喝的。(D)男人都南征打
- 廖鴻基:「海洋文化理應包含海鮮文化,是我們糊里糊塗吃魚,而且吃過頭了,才會使得海鮮文化扭曲變形而汙名化。文章裡常常寫魚,或討論魚類生態或漁業種種,常被問:『那你還吃不吃魚?』」我的回答是:因為
- 下列文句,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為了完成夢想,我一定會憤發圖強,不畏困難 (B)許多家長安排孩子上才藝班,讓孩子不得休息,實在是偃苗助長 (C)影片中的厲鬼齜牙咧嘴衝過來,讓現場觀眾不禁尖叫出
- 下列「 」中的字,何者意思相同? (A)余「強」飲三大白/為賦新詞「強」說愁 (B)行「拂」亂其所為/無法家「拂」士 (C)「曾」益其所不能/「曾」不吝情去留 (D)余強飲三大「白」/天與雲、與山
-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古詩十
- 「通同字」是指字形不同但意思相同,可以互相通用的字。例:「閑」靜少言→(閒)。下列「 」中通同字的替換,何者錯誤?(A)困於心,「衡」於慮。→(恆) (B)民安所「錯」其手足。→(措) (C)於是
- 下列文句「 」中的語詞,何者使用正確? (A)使用材質最好的「標竿」,奧運撐竿跳項目的金牌應該是囊中物了(B)不管時代如何變遷,我們仍要以四維八德當作為人處事的「圭臬」 (C)溫暖的家是我歇息的「
- 【題組】本詩主要表達的內容為何?(A)骨肉分離之苦。(B)尋覓知音之難。(C)離別相思之情。(D)遇人不淑之悲。
- 【題組】有關本詩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前六句敘寫離別的狀況;後十句抒發相思的心情。(B)衣帶日已緩:衣帶一天天的寬鬆,意指相思使人日漸消瘦。(C)「浮雲蔽白日」,浮雲可喻為新歡,白日可喻為
- 下列對於〈湖心亭看雪〉一文的分析,何者錯誤?(A)「人鳥聲俱絕」以聽覺摹寫方式,顯現出情境的寂寥,與〈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有異曲同工之妙(B)以「痕、點、芥、粒」等量詞摹寫湖上影子
- 跌他的「股」編輯私有筆記及自訂標籤國一國文上第二次-108 年 - 2019高雄市市立林園高中附設國中七年級108 上學期國文第二次段考(期中考)翰林#88166討論私人筆記( 0 )100【站僕
- 有關《論語》與《孟子》兩書的整理表格,下列何者敘述正確? (A)(B)(C)(D)
- 下列有關〈座右銘〉文句含義,何組配對錯誤? (A)無使名過實/沽名釣譽 (B)曖曖內含光/韜光養晦 (C)世譽不足慕 /淡泊名利 (D)悠悠故難量/寧靜致遠。
- 「陶」指製陶器,「冶」指鎔鑄金屬,「陶冶」兩字原各有意義,但合起來則衍生為「塑造化育」的意思。下列何者詞語也全都具有相同的狀況?(A)駕馭、干戈、幽默 (B)枷鎖、砥礪、策勵 (C)規矩、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