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下文,回答第 21 – 23 題          清人蘇璟在他的〈春草堂琴譜〉曾說:彈琴要辨派,而後不誤於所從。高人逸士,自有性情,則其琴古淡而近於拙,疏脫不拘,不隨時好,此山林派也。江湖遊客,以音動人,則其琴纖靡而合於俗,以至粥奇謬古,轉以自喜,此江湖派也。若夫文人學士,適志弦歌,用律嚴而取音正,則其琴和平肆好,得風雅之遺,可以備廟廊之用,此儒派也。          這種內在氣質與外在表現相關的看法,明代冷仙在他的〈冷仙琴聲十六法〉中也說:琴聲只有二途,非從古,則從時,茲雖古樂久淹,而彷彿其意,則自和澹中來,故下指不落時調,便有羲皇氣象,寬大純樸,落落弦中,不事小巧,宛如深山邃谷,老木寒泉,風聲簌簌,頓令人起道心,是以名曰「古音」。          古人以琴涵養性情,所以彈琴必須先要得情。所謂情者,就是古人作歌之意,因為有情,而才有聲,這樣的情發這樣的聲,那般的情發那般的聲,情聲相配,方成曲調。所以專攻聲調,未必能極致入神,大概這也是自古以來,傳曲不傳文的規矩吧!因為音曲才是內容,歌文只是進一步的形式表達,惟有揣摩音曲的內涵,才能聲聲諧調,句句合歌。( 改寫自張錯〈十八弦〉) 

21. 依據上文,蘇璟〈春草堂琴譜〉所說的三派,何者接近〈冷仙琴聲十六法〉所說的「古音」?
(A) 江湖派、儒派
(B) 山林派、儒派
(C) 山林派、江湖派
(D) 山林派、江湖派、儒派ˉ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困難0.374081
統計:A(197),B(560),C(399),D(184),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