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017年12月,立法院三讀通過修正《公民投票法》部分條文,大幅降低公投限制,提案門檻從選舉人總數5/1000調降到1/10000;連署門檻則從5%降到1.5%;通過門檻則從選舉人總數1/2降為
(A) ,且有效同意票超過不同意票。依據中選會公布的結果顯示,10案公投中有7案通過,3案不通過。通過的公投案為反空污、反深澳燃煤電廠、反核食、反同議題(確立民法婚姻定義為一男一女、反對性別平等教育中同志教育、專法處理同性戀共同生活)和以核養綠。(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34. 有關公民投票,要滿幾歲才具有公民投票權?
(A)20歲
(B)19歲
(C)18歲
(D)17歲。
(A) ,且有效同意票超過不同意票。依據中選會公布的結果顯示,10案公投中有7案通過,3案不通過。通過的公投案為反空污、反深澳燃煤電廠、反核食、反同議題(確立民法婚姻定義為一男一女、反對性別平等教育中同志教育、專法處理同性戀共同生活)和以核養綠。(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34. 有關公民投票,要滿幾歲才具有公民投票權?
(A)20歲
(B)19歲
(C)18歲
(D)17歲。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民法》規範私人相互間的權利義務關係,原則上可以依個人自主的意思決定,但是還是有些例外情形。下列關於《民法》原則的說明,何者錯誤? (A)小美和小玉訂定了一份契約,這是屬於契約自由原則 (B)
- 阿娟出國旅遊回來,經過某一國家:「此國眾多政黨中有兩個勢均力敵的政黨,長期交替執政,其他小黨雖然能合法存在,但無法取得執政機會或主導政府決策。」請問:阿娟應該是去了下列哪一個國家?(A)義大利
- 附圖是阿平上課報告時所舉的例子,根據其內容判斷,下列何者最可能是該報告的主題?(A)政府可透過刑事處罰減少犯罪事件 (B)政府可藉由行政處分處理外部效果 (C)政府可制定民事法規解決民事糾紛
- 依現代法律觀點,下列哪個故事所描述的行為,屬於我國《民法》規範的範圍? (A)王昭君出塞和親 (B)白素貞為救許仙盜採仙藥 (C)西門慶教唆潘金蓮殺武大郎 (D)中元普渡祭拜「好兄弟」。
- 民眾如果觸犯《刑法》構成犯罪,將會受到刑罰。根據上述內容判斷,下列何者的行為將會受到刑罰加以處罰? (A)小唐不小心打破鄰居的花瓶 (B)陳醫師替患者開刀以保全其生命 (C)小張誤傷拿刀攻擊自
- 阿光撰寫文章討論《民法》中有關遺產繼承的規定。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遺產繼承屬於《民法》規定的財產關係 (B)拋棄繼承須以書面資料向戶政機關聲請 (C)現行法定繼承制度以拋棄繼承為原
- 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哪項行為與《民法》最有關係? (A)到通訊行買智慧型手機 (B)騎乘機車未戴安全帽 (C)販賣毒品 (D)搶劫他人財物。
- 以下附圖正確的「法律制定程序」順序應為下列何者?(A)甲丙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 以下有關憲法的內涵,哪一選項正確? (A)制定憲法是為補充法律的不足 (B)內容規範包含政府的組織與職權(C)對人民的權利義務做具體且明確的規定 (D)依據法律授權訂行政措施步驟。
- 貝可宇是快樂國中七年級新生,開學當天他在新校園有許多新的體驗,請問:他的哪些行為是不需要法定代理人陪同或同意就可自由作為的?(甲)坐捷運上學 (乙)接受隔壁同學請他的飲料 (丙)放學和同學一起
內容推薦
- 【題組】「公民投票法」和「選舉」描述何者正確?(A)「公民投票」主要對象是「人」 (B)選舉主要對象是「政策」 (C)公民投票的戶籍設籍時間至少要滿6個月 (D)受「監護宣告」沒有選舉投票權,
- 【2018年1月10日新聞報導】 此次《勞基法》修法是要鬆綁7休1的規定,改為只要雇主經過勞資協議或者公會同意,就能將例假日調整到2周內的第一天與最後一天,也就是讓勞工能連續上班12天,然而這因此引發
- 【題組】有關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的描述,何者錯誤?(A)是利益團體 (B)未來可在選舉中表態支持某些理念相合的候選人 (C)團體成員大多是企業老闆等雇主 (D)常用的表達方式為遊行、示威等。
- 曉靜參選溪湖鎮長的資格,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戶籍必須設在選區六個月以上 (B)年齡要滿30歲 (C)褫奪公權終身者不影響參選資格 (D)任期四年,連選得連任一次
- 2018年舉辦地方政府「九合一選舉」(直轄市長、直轄市議員、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村里長、山地原住民區區長、山地原住民區區民代表),曉靜婚後全家住在溪湖鎮達20年之久,曉靜地方人脈
- 對於附圖中的這項提案是否進行表決,幾位同學意見不同,下列何人的說明最為正確?(A)宥凱:「遲到會扣全班的秩序成績,用表決決定是合理的。」(B)宜芳:「影響遲到同學權利的提案,不適合表決決定。」
- 憲法可對個人自由權利加以限制,例如:「傳染病防制法規定,可對媒介傳染病之動物予以撲殺、銷毁。」其限制的目的為何? (A)防止妨礙他人自由 (B)避免緊急危難 (C)維持社會秩序 (D)增進公共利
-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10條提到:「國家應依民族意願,保障原住民族之地位及政治參與,並對其教育文化、交通水利、衛生醫療、經濟土地及社會福利事業予以保障扶助並促其發展,其辦法另以法律定之。」以上敘
- 阿光認為自己所屬選區的民意代表,違背了競選時所提出的政見,於是發動連署提案罷免該位民意代表。上述阿光行使的人民基本權利類型與下列何者最類似? (A)對於政府行政處分提出訴願 (B)參加國家考試擔
- 下列何者為高級中學教育法的制定程序? (A)總統提案→行政院公布→立法院三讀通過 (B)行政院提案→立法院三讀通過→總統公布 (C)行政機關自行訂定(D)。(習作)
- 在法律制定的過程中,可能因為部份利益團體向民意代表施壓,使立法機關所制定的法律忽略多數民意。下列何項權利的行使,有助於補救上述的缺失? (A)受益權 (B)訴願權 (C)複決權 (D)服公職權。
- 我國司法制度原則上為三級三審制,但刑事訴訟等程序仍可能會對人民權利造成侵害,因此我國制定《刑事補償法》,使坐冤獄的受害人可依法向國家請求賠償。這種制度主要是為了補償人民被剝奪的哪一項基本權利?
- 目前我國以法令強制規定各機關、公司行號,均須依一定比率聘僱殘障人士及原住民。請問:這是對於原住民、殘障同胞等弱勢族群哪些基本權利的保障? (A)自由權與參政權 (B)平等權與受益權 (C)參政權
- 油電複合動力車 (A)Solar Energy Car (B)Electric Vehicle (C)FireExtinguisher (D)Hybrid Engined Vehicle
- 下列發生的行為中,何者屬於《憲法》所保障的表現自由? (A)針對政府徵收土地提出批評與建議 (B)未經允許偷偷閱讀女友手機簡訊 (C)因不滿市公所的裁決而提出訴願 (D)將所研發的抗菌文具申請專
- 下列何者是維護正義的表現?(A)惠君協助社區的資源回收工作 (B)炳燁在廟會現場協助維持秩序 (C)志杰參加關懷流浪動物協會,協助照顧流浪狗 (D)家琪將服飾店過季商品捐給家扶中心。
- 根據附圖宗旨判斷,此一團體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A)董氏基金會 (B)創世社會福利基金會 (C)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D)人本教育基金會。
- 蔬食在2018年蔚為風潮,相關的特別產品也越來越多!無肉漢堡、無肉炸雞、蔬菜乾零嘴、超級食物青豆等產品紛紛出籠,至槿想專業生產這些產品大撈一筆,將最先反應在附圖中的哪一區段?(A)甲 (B)乙
- 假設身為監察委員的大佑,在某段期間看到媒體揭露的四則新聞報導,如附表所示。根據大佑的職權判斷,表中哪一則新聞的報導對象,最可能被他提出彈劾?(A)甲 (B)乙 (C)丙 (D)丁。
- 佑恩在網路上看到一則訊息如下,此訊息可說明法律的哪一項功能?(A)促進社會進步 (B)發展觀光資源(C)保障國家安全 (D)促進產業升級。 《環境教育法》為培養環境公民與環境學習社群,以達到永續
- 關於我國憲法的制定與修改,哪一項敘述是正確?(A)由立法院制定、修改 (B)由各行政機關制定、修改(C)由國民大會制定,修改則由行政院提案,公民投票複決 (D)由制憲國民大會制定,修改則由立法院
- 平等權所追求的真平等,是立足點的實質平等。請問:下列何者違反了平等權的真意? (A) (B) (C) (D)
- 《集會遊行法》的存廢爭議已久,而其中關於戶外集會遊行須採「事前許可制」的規定已違反《憲法》規定,相關條文已被(甲)宣告限期失效。【題組】請問: 下列何者具有職權修訂《集會遊行法》?(A)行政院法
- 【題組】承上題,文中的(甲)應是指下列何者? (A)司法院大法官 (B)總統 (C)立法院 (D)制憲國民大會。
- 我國於民國 92 年增訂《刑法》妨害電腦使用罪。下列何者的行為觸犯了妨害電腦使用罪,必須受到刑罰? (A)民國90年入侵公司電腦的小賴 (B)民國93年開始上網寫部落格的小林 (C)民國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