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現代生物學家發現:大量的細菌寄生在我們呼吸道和消化道中,其中半數是中性菌,對我們既無害也無益,如腸桿菌、酵母菌及腸球菌;約有10%是有害菌,如葡萄球菌、幽門桿菌等;還有約30%是有益菌,如乳酸菌、雙歧桿菌等。對有害菌我們也不必擔心,因為他們的活動受到有益菌和中性菌的管制。 別小看這些寄生在腸道內的小小細菌,牠們對改變我們的情緒和行為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一方面,這些細菌影響人體的營養代謝,如果消化不良,會引起情緒異常;另一方面,假如人體的代謝紊亂,這些細菌會製造出硫化氫、氨等氣體來獨害我們的神經,從而導致我們情緒異常,甚至作出極端行為。 科學家作過這樣一個實驗:當給豬頭為高密度的發酵乳桿菌時,豬不僅長得快,而且爭食咬鬥現象明顯減少。這是因為豬的腸道內有益菌受到強化之後,對豬的神經有毒害作用的氣體硫化氫和氨等的生長大幅度下降,於是改善了豬的行為。
55. ( )以下關於此篇文章的敘述何者正確?
(A)人們出現極端行為是因為消化不良、代謝紊亂產生的情緒異常
(B)我們的腸道內有30%的有害菌,但無需擔心,因為受到中性菌和有益菌的管制
(C)人腸道的有害菌有葡萄球菌、雙歧桿菌
(D)豬的行為明顯改善是因氣體硫化氫和氨的增加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