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2. 當銑床工作台傳動往復背隙過大時,表示該調整
(A)主軸鬆緊度
(B)床台導螺桿間隙
(C)工作台水平度
(D)手輪間隙。
(A)主軸鬆緊度
(B)床台導螺桿間隙
(C)工作台水平度
(D)手輪間隙。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0),B(3),C(0),D(0),E(0)
內容推薦
- 平面磨床操作前的注意事項,何者為錯誤 (A)檢查機械有無振動(B)檢查油箱機油是否充足(C)檢查切削劑是否清潔、足夠(D)直接操作磨削。
- 12 如圖所示電路,試求 A、B 兩點間之等效電阻 RAB: (A)2 歐姆(B)3 歐姆(C)5 歐姆(D)9 歐姆
- 車削的孔徑愈大,車刀之前間隙角 (A)可減小(B)應增大(C)視孔徑長度而定(D)視車床動力而定。
- 銑削的工件表面粗糙度無法改善時,其不可能之原因為 (A)拉桿沒有鎖緊(B)面銑刀未鎖緊(C)刀片沒有鎖緊(D)主軸轉速太高。
- 塑膠模具生產完畢後,冷卻水路該如何保養 (A)不需保養(B)用塞頭塞住即可(C)加入機油(D)用壓縮空氣吹乾。
- 檢查平面磨床磁性夾頭平面有無平整,宜用 (A)塊規(B)角尺(C)槓桿式量錶(D)刀口平尺。
- 模具零件容易磨耗,其主要原因之一為 (A)硬度(B)剛性(C)延展性(D)扭力 不足。
- 車削工作用來控制切屑流向,是車刀的 (A)刀鼻半徑(B)前間隙角(C)邊間隙角(D)後斜角。
- 使用端銑刀銑削,宜採用 (A)淺切削大進給(B)淺切削高轉速(C)深切削高轉速(D)深切削小進給。
- 模具久置後,再度生產前應先 (A)拆模整理表面(B)全部重新打光(C)除去防銹油(D)直接上機生產。
內容推薦
- 工廠內機器有皮帶旋轉部位應 (A)安裝防護網(蓋)(B)遠離操作即可(C)設置防護區(D)移至工廠角落使用。
- 銑削平面如有顫紋現象,其原因為 (A)主軸鬆動(B)轉數過低(C)轉數過高(D)進給量過大。
- 下列何者最有可能出現在科爾飛村村民的宗教生活中?(A)平日靜坐禪修,期望經由苦行,超脫輪迴(B)週末假日固定上教堂,讀《聖經》、做禮拜(C)遵奉《古蘭經》,每日定時向聖地方向朝拜(D)到
- 銑削工件之精度不良,與何者無關 (A)心軸套鬆動(B)刀刃鈍化(C)進給過快(D)進給過慢。
- 若依我國《人民團體法》的規定區分,文中提到的「中亞協會」最可能屬於下列哪一性質的團體?(A)政治團體(B)職業團體(C)社會團體(D)經濟團體
- 就主軸迴轉數而言,銑削硬質材料應比軟質材料(A)高(B)低(C)相同(D)不一定。
- 安裝砂輪於平面磨床後,首先應 (A)檢查砂輪(B)修整砂輪(C)磨削磁性座(D)安裝工件。
- 磨削後,工件表面有燒焦或不規則斑紋的原因是 (A)砂輪填塞(B)砂輪太軟(C)切削劑不潔(D)切削劑不足。
- 假設"A"表示空轉,"B"表示平衡校正,"C"表示修整砂輪,"D"表示檢查砂輪,試問換裝新砂輪之順序,下列何者為
- 何者不是切削劑在磨削時的功用 (A)冷卻工件(B)避免砂輪的不平衡(C)避免砂輪的填塞(D)增加切削效率。
- 1造成斜面角度不準確的原因是 (A)工件有毛邊(B)使用硬砂輪(C)未加切削劑(D)進給速度太小。
- 平面磨床上砂輪的修整,應使用 (A)鑽石(B)陶瓷(C)碳化硼(D)碳化鎢 砂輪修整器。
- 下列何種加工方法可得到較佳的表面粗糙度 (A)磨床(B)銑床(C)鉋床(D)銼削。
- 1端銑刀作直形溝槽銑削,其銑削深度不宜超過銑刀直徑的 (A)1/2(B)1(C)1又1/2(D)2 倍。
- 1凹槽磨削時,其加工順序應先磨削 (A)底部平面(B)左垂直面(C)右垂直面(D)任一面均可。
- 選用砂輪直徑大小,主要依據 (A)工件寬度(B)表面粗糙度要求(C)工件高度(D)磨床主軸最高轉速。
- 10表面粗糙度標準板的量測方式是 (A)刻度顯示(B)數字顯示(C)指針顯示(D)目測與觸覺比較。
- 1銑刀之切削方向與床台之移動方向相反者,稱為 (A)順銑法(B)下銑法(C)逆銑法(D)橫銑法。
- 1銑床床台上之T形槽的功用為 (A)作切削油通道(B)保持工作台面平直(C)安裝夾具(D)減輕重量。
- 1磨削溝槽時,砂輪的厚度應比溝槽的寬度為 (A)小(B)大(C)相等(D)無關。
- 音響試驗目的是用來檢查砂輪的 (A)硬度(B)結合度(C)粒度(D)裂痕。
- 10磨削肩角須將砂輪側面向軸修整收縮約 (A)1~2度(B)5~10度(C)10~20度(D)20~30度 以上。
- 1何種銑床最不適宜作小工件銑削工作 (A)臥式(B)砲塔式(C)立式(D)龍門式 銑床。
- 1銑刀直徑為 100 ㎜,欲使用銑削速度每分鐘 80 公尺時,迴轉數宜為 (A)220(B)260(C)360(D)1200 R.P.M.。
- 1磨削溝槽前,應修整砂輪之二側面呈 (A)內凹(B)外凸(C)平直(D)凸圓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