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05. 表面粗糙度標準板的量測方式是
(A)刻度顯示
(B)數字顯示
(C)指針顯示
(D)目測與觸覺比較。
(A)刻度顯示
(B)數字顯示
(C)指針顯示
(D)目測與觸覺比較。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3),B(0),C(0),D(3),E(0)
內容推薦
- 1凹槽磨削時,其加工順序應先磨削 (A)底部平面(B)左垂直面(C)右垂直面(D)任一面均可。
- 1端銑刀作直形溝槽銑削,其銑削深度不宜超過銑刀直徑的 (A)1/2(B)1(C)1又1/2(D)2 倍。
- 下列何種加工方法可得到較佳的表面粗糙度 (A)磨床(B)銑床(C)鉋床(D)銼削。
- 平面磨床上砂輪的修整,應使用 (A)鑽石(B)陶瓷(C)碳化硼(D)碳化鎢 砂輪修整器。
- 1造成斜面角度不準確的原因是 (A)工件有毛邊(B)使用硬砂輪(C)未加切削劑(D)進給速度太小。
- 何者不是切削劑在磨削時的功用 (A)冷卻工件(B)避免砂輪的不平衡(C)避免砂輪的填塞(D)增加切削效率。
- 假設"A"表示空轉,"B"表示平衡校正,"C"表示修整砂輪,"D"表示檢查砂輪,試問換裝新砂輪之順序,下列何者為
- 磨削後,工件表面有燒焦或不規則斑紋的原因是 (A)砂輪填塞(B)砂輪太軟(C)切削劑不潔(D)切削劑不足。
- 安裝砂輪於平面磨床後,首先應 (A)檢查砂輪(B)修整砂輪(C)磨削磁性座(D)安裝工件。
- 就主軸迴轉數而言,銑削硬質材料應比軟質材料(A)高(B)低(C)相同(D)不一定。
內容推薦
- 1銑床床台上之T形槽的功用為 (A)作切削油通道(B)保持工作台面平直(C)安裝夾具(D)減輕重量。
- 1磨削溝槽時,砂輪的厚度應比溝槽的寬度為 (A)小(B)大(C)相等(D)無關。
- 音響試驗目的是用來檢查砂輪的 (A)硬度(B)結合度(C)粒度(D)裂痕。
- 10磨削肩角須將砂輪側面向軸修整收縮約 (A)1~2度(B)5~10度(C)10~20度(D)20~30度 以上。
- 1何種銑床最不適宜作小工件銑削工作 (A)臥式(B)砲塔式(C)立式(D)龍門式 銑床。
- 1銑刀直徑為 100 ㎜,欲使用銑削速度每分鐘 80 公尺時,迴轉數宜為 (A)220(B)260(C)360(D)1200 R.P.M.。
- 1磨削溝槽前,應修整砂輪之二側面呈 (A)內凹(B)外凸(C)平直(D)凸圓弧。
- 磨削工作時,砂輪有振動現象,較可能的原因是 (A)切削劑不足(B)砂輪平衡不佳(C)砂輪轉數太快(D)床台移動太慢。
- 板金識圖之主要基礎是(A)平面幾何(B)投影幾何(C)解析幾何(D)立體幾何。
- 1銑削寬度 10±0.02 ㎜,深度 10 ㎜之直形溝槽,可用 (A)8(B)10(C)12(D)16 ㎜之端銑刀。
- 1操作銑床變換主軸轉數時,不需考慮何種條件 (A)銑刀材質(B)工件材質(C)銑刀直徑(D)工件尺寸。
- 1磨削時,若工件移動速度太快會造成 (A)振紋(B)燒焦(C)填塞(D)破裂。
- 磨削之工件面若有顫紋,其原因中何者無關 (A)砂輪不平衡(B)工件材質較硬(C)砂輪鈍化(D)機器本身振動。
- 10精磨削平面與何者無關 (A)進刀深度(B)床台左、右移動速度(C)砂輪粒度(D)使用沖子成形器。
- 1銑床手輪刻度每格為 0.02 ㎜,今欲移動工作台 6 ㎜,則手輪應轉 (A)115(B)160(C)230(D)460 格。
- 1何種銑床之主軸頭,可作左右、前後角度調整 (A)立式(B)臥式(C)萬能式(D)砲塔式 銑床。
- 1模具加工最常用之銑床為 (A)龍門式(B)臥式(C)砲塔式(D)懸臂式。
- 磨削時,主軸有振動現象,其可能原因是 (A)切削劑不足(B)砂輪不平衡(C)工件太硬(D)主軸轉數太快。
- 10磨削工件肩面,砂輪側面應修整成 (A)凸面(B)凹面(C)曲面(D)不規則面。
- 1通常以側銑刀銑削直形溝槽,經若干次粗銑削後,其精銑削之預留量約為 (A)0.1~0.2(B)0.5~0.7(C)0~2(D)5~0 ㎜。
- 1銑削大平面之銑刀宜選用 (A)側銑刀(B)T型銑刀(C)端銑刀(D)面銑刀。
- 1銑床主軸之 NT 錐度為 (A)1/24(B)3/24(C)5/24(D)7/24。
- 10磨床清理保養最好的方法是用 (A)空氣吹(B)真空吸(C)棉布(D)刷子。
- 10以正弦虎鉗夾持工件磨削斜面時,其工件基準面為 (A)底面(B)斜面(C)背面(D)側面。
- 1用直徑 12 ㎜端銑刀銑削一直形溝槽,其中心線離基準邊距 40 ㎜,則銑刀由基準邊移到中心線上,其移動尺寸為 (A)34(B)40(C)46(D)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