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1.( )小豪是西漢晚期地方上的優秀青年,如果他想到朝廷當官,他應該經由下列哪一種方式最適當?
(A)巴結宦官
(B)成為商人
(C)依靠長輩介紹
(D)由地方政府推薦。
(A)巴結宦官
(B)成為商人
(C)依靠長輩介紹
(D)由地方政府推薦。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0.9
統計:A(1),B(0),C(0),D(9),E(0)
內容推薦
- 下列何者不是地方稅?(A)地價稅 (B)營業稅 (C)房屋稅 (D)娛樂稅。
- 金屬器時代,臺灣各地出現各具特色的文化,但其共同的特色除了繼續使用石器和陶器外,也已經使用銅器、鐵器等金屬器。除了部分仍以狩獵為主的地區,其他大多數居民已經過著種植旱稻等作物為主的農耕生活。下列哪
- 生產者在生產過程所投入的資源中,最主要的是「生產要素」。下列何者屬於生產要素當中的「企業才能」?(A)早餐店的瓦斯爐 (B)栽種蘋果的土地 (C)店長開發新產品的企畫案 (D)大賣場的員工。
- ( )「以父系血緣關係為前提,以經濟利益和政治需要為基礎,將同姓的人民連結合為一個共同體。」、「這是一種以嫡長子繼承制為基礎,具有穩定內部、防止動亂功用的社會制度。」試問以上敘述,應為下列何種制
- 9( ).地理圖三為某行政劃分圖,圖中「丙」為五區中面積最小的地區,其名稱為何? (A)重慶市 (B)寧夏回族自治區 (C)海南省 (D)香港特別行政區。
- 累進稅率的核心意義是?(A)收入越低者繳較高的稅收(B)使用越多公共資源者要繳較多的稅(C)收入越高者繳較高的稅收(D)使用較多公共財資源者要繳較多的稅。
- 政府提供人民經濟方面的服務,不包括下列何者?(A)提供公共財等服務(B)將土地等國有財產轉售企業(C)保障私有財產與縮短貧富差距(D)維持公平交易的商業競爭
- △ABC和△DEF中,已知,∠A=∠D=50°,∠B=(2x+5)°,∠C=(3x+20)°。若△ABC和△DEF不全等,則∠F=【 .】度。
- ( )「國家是否富強,關鍵在於國君能否掌控權力;若國君能掌握權力、決定一切,就能產生治國的威信。國君擁有威信,人民相信他會論功行賞,就會努力爭取表現,國君便能成功治理國家;人民相信他會懲罰惡行,
- ( )下圖是東漢時代的《樂舞百戲圖》。圖中的表演有舞刀、倒立、耍球等,請問這些雜技的出現,與下列何者最有關連? (A)馳道 (B)絲路 (C)長城 (D)運河。
內容推薦
- 歷史課分組討論日治時期的社會情形── 丸子:警察組成壯丁團,協助救災。 花輪:與清代保甲制度結合,採連坐法。 美環:警察又稱『大人』 小玉:警察與保甲管控地方 上列哪一組的說法錯誤? (A)丸子
- 政府的年度財政收支,一般稱為「歲入」、「歲出」。其中政府的「歲入」主要是課稅收入。在各種稅收中,屬於國稅的是:(A)遺產稅 (B)娛樂稅 (C)地價稅 (D)房屋稅。
- 如圖為長方形紙張,今將紙張沿對角線對摺,D點落在E點,P為與的交點,若=1,=3,則= (E) 。
- 8( ).在石打算趁暑假時來趟中國海岸之旅,利用遊輪由中國最南的海南省出發,向北到中國北方重要的港口-天津市,請問在石沿途經過的緣海依次為何? (A)東海→黃海→南海 (B)東海→南海→黃海 (C)
- 一袋中裝有3顆白球、5顆黃球、2顆黑球,小琪和小芳輪流自袋中抽出一球,若小琪抽中的球恰為黃球,且抽完後沒有放回袋中,再由小芳抽出一球,則此球為黃球的機率是多少?(A) (B) (C)
- 正興國中話劇社正在籌備關於『日治時期台灣』的演出,同學蒐集許多資料,如下: (甲)完成宜蘭到高雄的縱貫鐵路 (乙)成立台北銀行,發行貨幣 (丙)整建基隆、高雄兩港口 (丁)統一度量衡 (戊)進行
- 若朱大明是戶籍在高雄市小港區的全國不分區立委,他將符合下列哪一項描述?(A)朱大明是經由政黨推薦而提名的候選人(B)選民可在選票上直接圈選朱大明(C)只有高雄市小港區的選民才能在選舉公告單上看
- 一組資料AAA…、A10為一等差數列,若S10=160,則此資料的中位數為何?(A)64(B)8(C)32(D)16。
- 如圖十一,A、B、C、D 為圓上四個點,已知∠BAD=60°, =90°,求 的度數。(A)40° (B) 45° (C) 30° (D) 35°
- 飯店業者常運用需求法則,針對不同時段的來客數量設定不同的價格,希望盡可能提高住房率。表為某飯店原本房價及優惠後房價,根據表中資料判斷,若不考慮其他條件,下列何者最可能是該飯店推出優惠方案之前的
- 大寶正在撰寫日治時期臺灣農業發展的報告,上網蒐集許多資料,但只有一項資料是正確的,請問是下列何 者? (A)當時第一家現代化製糖工廠為旗山糖廠 (B)當時有『第一憨,種稻米乎會社磅』的俗諺出現
- 當個人的行為除了對自己產生影響外,也對其他人造成影響,便產生外部效果,【題組】請問:「好」的外部效果稱為什麼? (A)外部效益 (B)外部成本 (C)外部效應 (D)外部效能
- 附圖為常見的詐騙手法,顯示何種社會問題的嚴重性?(A)政治問題 (B)貧富差距問題 (C)犯罪問題 (D)都市化衍生的問題
- 如附圖,四邊形ABCD、APQR為兩全等正方形, 與 相交於E點。若 =5,則灰色區域的周長為何? (A)(B) (C) (D) 20
- 1896 年,日本政府頒布一個和臺灣總督權力有關的法令,關於此法令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此項法令又稱為三一法 (B)此法令規定,臺灣享有與日本本土相同的平等待遇 (C)根據此項法令規定,臺灣
- 【題組】承上題。反之,「壞」的外部效果稱為什麼?(A)外部效益 (B)外部成本 (C)外部效應 (D)外部負擔。
- 【題組】「甲」國,請問他會看到怎樣的海岸特色?(A) (B) (C) (D)
- ( )附圖是中國史上某一時期政治局勢的轉變過程,幾位同學依此情勢發展的圖表推論當時的社會狀況,其中何人的說法最札確? (A)甲生:當時土地全為貴族所有(B)乙生:井田制度相當完善(C)丙生:工
- 日本占領臺灣後日人為了增加財政收入,曾實施專賣制度由政府獨占經營。請問:下列哪項物品曾被日人列為專賣商品之一?(A)茶葉 (B)鴉片 (C)甘蔗 (D)稻米。
- 高速公路過路費是政府的哪一項收入來源?(A)規費 (B)舉債收入 (C)財產收入 (D)罰款。
- 日本統治臺灣初期,採取「工業日本,農業臺灣」的政策,但後來轉變為「工業臺灣,農業南洋」的發展策略。這種轉變是何種因素所造成的?(A)《六三法》的開始實施 (B)臺灣農作物產量減少 (C)配合南進
- 西元 2012 年,油電雙漲造成物價波動,許多弱勢群體的生活因此受到衝擊,政府可採用下列哪種方式給予協助? (A)公共建設轉民間企業營運 (B)保障消費者安全 (C)獎勵節能設施 (D)提供社
- 陳奶奶說在日治時期每隔一段時間常會看到鄰居的林伯伯,來提醒家家戶戶大掃除,以維護環境清潔。請問:當時的林伯伯應該具有什麼身分? (A)警察 (B)老師 (C)醫生 (D)保正。
- 【題組】( )承上題,該事件的主事者為何人?(A)羅福星 (B)余清芳(C)莫那魯道 (D)林爽文。
- 三、填充(每題2分,共2分,錯字扣1分) 日治時期,臺灣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是由日籍工程師【 】設計建造的嘉南大圳,提高了嘉南平原的農作物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