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7. 自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看得更遠」的是:
(A) 1
(B) 2
(C) 3
(D) 4 。
(A) 1
(B) 2
(C) 3
(D) 4 。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77778
統計:A(21),B(1),C(0),D(1),E(0)
內容推薦
- 自稱是「專心追求真理的人」,批判君權神授的英國啟蒙思想家:(A) 1 (B) 3 (C) 5 (D) 7 。
- 宋代商業繁榮,城市生活更是多采多姿。請問:北宋的城市不可能出現下列哪個景象? (A)城內外有許多茶坊、小吃店及攤販 (B)民眾晚上出外逛夜市 (C)民眾買賣國外進口的貨物 (D)民眾使用寶鈔做生
- 工業革命的開端是何者?(A) 煤鐵礦的發展 (B) 交通運輸的革新 (C) 絲織業的進步 (D) 紡織技術的改良。
- 行政機關為行政行為時,若有多種手段可供選擇時,應採取對相對人所造成損害最輕微之手段為之,此屬於那一種法律上原則的要求?(A)法律保留原則(B)誠信原則(C)平等原則(D)比例原則
- 下列有關英國在十七~十九世紀的政治發展與改革,何者錯誤? (A)英王成為虛位元首 (B) 內閣須向國會負責 (C) 利用激進的革命方式進行改革,以致能放寬選民的財產限制 (D) 權利法案的通過,
- 安琪將於暑期前往英國遊學,於是詳細搜尋了有關英國歷史發展的資料,試問以下何項不應該是介紹該國的標題? (A)「議會政治的先驅」 (B)「工業革命的起源地」 (C)「莎士比亞的家鄉」 (D
- 十九世紀以來何事奠定歐洲富強基礎,使其挾著強大的軍事力量,為競奪原料與市場在世界各地進行商業利益與殖民地的爭奪?(A)文藝復興 (B)宗教改革 (C)地理大發現 (D)工業革命。
- 在某項研討會的資料中介紹「……科學知識的進步增強了人類的信心,人們相信人類社會與自然世界一樣,有規律可循,皆可運用科學與理性的定律加以解釋……」,請問,其主要探討的應為何項運動的內涵?(A)科學
- 十八世紀的英國由王黨與民黨輪番執政,若要成為執政黨,則必須贏得下列哪一項選舉,獲得多次席位後才能組織內閣? (A)上議院選舉 (B)下議院選舉 (C)總統大選 (D)地方行政首長選舉。
- 王同學到臺東太麻里野外調查,觀察南北向剖面上的褶皺構造如圖18,經詳細調查後,地層層序由1到5愈來愈年輕,判斷褶皺構造時需考量地層年代的排列。對於這個褶皺構造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地層
內容推薦
- 強調「知識就是力量」的是:(A) 4 (B) 5 (C) 6 (D) 7 。
- 清入關後,請將以下大事排列先後?(甲)平定三藩 (乙)消滅流寇 (丙)收復台灣 (丁)滅南明 (A)甲丁丙乙 (B)乙丁甲丙 (C)丁乙甲丙 (D)甲乙丙丁【背面尚有試題】
- 自稱「渴望成為新知識世界的哥倫布」的是:(A) 5 (B) 8 (C) 11 (D) 14。
- 阿寶是北宋的四川商人,他可以使用哪一種貨幣進行商業交易? (A)交子 (B)會子 (C)寶鈔 (D)白銀
- 主張「我不同意你所說的,但我誓死維護你有表示意見的權利。」的是:(A) 9 (B) 10 (C) 11 (D) 12 。
- 提出「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原則的是:(A) 15 (B) 16 (C) 17 (D) 18。
- 東漢、唐朝、明朝在中國歷史發展上都有那一個特色? (A)藩鎮割據 (B)宦官亂政 (C)外戚弄權 (D)宗室之亂
- 蒙古帝國的三次西征,將中國的發明與技術傳入西方,下列選項中,哪一個不是藉由蒙古人傳入西方? (A)造紙術 (B)火藥 (C)紙幣 (D)印刷術。
- 主張「正統原則」主導召開「維也納會議」的是: (A) 10 (B) 11 (C) 12 (D) 13。
- 下列何者不是明代外患? (A)蒙古 (B)女真 (C)倭寇 (D)流寇
- 有關明清對外貿易的敘述,何者錯誤? (A)明清皆有海禁政策 (B)以朝貢貿易的形式進行 (C)明初貨幣以白銀為主要貨幣 (D)乾隆限制外商只能在廣州貿易
- 阿中整理元朝的階級政策: (甲)蒙古人在科舉方面享有特權 (乙)契丹、女真、西夏被歸為漢人 (丙)色目人擔任財政要職 (丁)居住在杭州的阿文被歸為漢人。哪些項目需要修正? (A)甲乙 (B)乙
- 宋元時代的糧食供給大幅提升,促使人口增加,並有多餘人力轉往工、商業發展,帶動經濟的繁榮。請問:宋元時代糧食供給增加的原因為何? (A)美洲玉米的引進 (B)馬鈴薯與蕃薯的引進 (C)占城早熟稻
- 十五世紀末外國傳教士紛紛東來,到中國後主要宣傳哪種宗教? (A)基督教 (B)天主教 (C)摩尼教 (D)伊斯蘭教
- 從宋代張澤端的清明上河圖中,可以讓我們了解哪個城市的市井生活? (A)北京 (B)南京 (C)汴京 (D)臨安
- 宋代苦於外患侵擾,長期籠罩在戰爭陰影中,歲幣支出亦使國家財政雪上加霜。請問:關於宋代外患的比較,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遼國、西夏、金國分別由女真、党項、契丹族所建 (B)遼國、西夏、金國均
- 發現「萬有引力,集科學革命之大成者」的是: (A) 1 (B) 2 (C) 8 (D) 9。
- 自稱「拿破崙三世」的是:(A) 14 (B) 21 (C) 22 (D) 23。
- 中國文學發展以下配對正確的是: (A)唐代---詩---李清照 (B)宋代---詞---曹雪芹 (C)元代---曲---趙孟頫 (D)明代---小說---吳承恩。
- 王大同是一位隸屬於「晉幫」的商人,他來往於各大城市,為掌握貿易狀況並維繫與家鄉之間的關聯,他寄宿於家鄉味濃厚的晉幫會館。請問:王大同所處的朝代最可能是是下列何者? (A)唐 (B)宋 (C)元
- 下列有關北京的敘述何者錯誤? (A)隋煬帝建永濟渠到涿郡(北京古地名) (B)明太祖營建北京 (C)明成祖疏通北京到杭州的運河 (D)為元明清三朝首都
- 提出「天賦人權」的是: (A) 3(B) 4 (C) 12 (D) 19。
- 某位普魯士國王說「國王是國家第一公僕」,這位國王是:(A) 24 (B) 25 (C) 26 (D) 27。
- 元帝國統治中國本土,存在時間未超過百年的原因與下列何者無關? (A)帝位繼承紛爭 (B)財政紊亂 (C)朝政不穩 (D)外患入侵
- 提出「一棟分裂的房子是撐不久的,我深信政府不能容忍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情況。」的是: (A) 6 (B) 13 (C)15 (D)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