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5. 中國文學發展以下配對正確的是:
(A)唐代---詩---李清照
(B)宋代---詞---曹雪芹
(C)元代---曲---趙孟頫
(D)明代---小說---吳承恩。
(A)唐代---詩---李清照
(B)宋代---詞---曹雪芹
(C)元代---曲---趙孟頫
(D)明代---小說---吳承恩。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1831
統計:A(9),B(1),C(6),D(51),E(0)
內容推薦
- 發現「萬有引力,集科學革命之大成者」的是: (A) 1 (B) 2 (C) 8 (D) 9。
- 宋代苦於外患侵擾,長期籠罩在戰爭陰影中,歲幣支出亦使國家財政雪上加霜。請問:關於宋代外患的比較,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遼國、西夏、金國分別由女真、党項、契丹族所建 (B)遼國、西夏、金國均
- 從宋代張澤端的清明上河圖中,可以讓我們了解哪個城市的市井生活? (A)北京 (B)南京 (C)汴京 (D)臨安
- 十五世紀末外國傳教士紛紛東來,到中國後主要宣傳哪種宗教? (A)基督教 (B)天主教 (C)摩尼教 (D)伊斯蘭教
- 宋元時代的糧食供給大幅提升,促使人口增加,並有多餘人力轉往工、商業發展,帶動經濟的繁榮。請問:宋元時代糧食供給增加的原因為何? (A)美洲玉米的引進 (B)馬鈴薯與蕃薯的引進 (C)占城早熟稻
- 阿中整理元朝的階級政策: (甲)蒙古人在科舉方面享有特權 (乙)契丹、女真、西夏被歸為漢人 (丙)色目人擔任財政要職 (丁)居住在杭州的阿文被歸為漢人。哪些項目需要修正? (A)甲乙 (B)乙
- 有關明清對外貿易的敘述,何者錯誤? (A)明清皆有海禁政策 (B)以朝貢貿易的形式進行 (C)明初貨幣以白銀為主要貨幣 (D)乾隆限制外商只能在廣州貿易
- 下列何者不是明代外患? (A)蒙古 (B)女真 (C)倭寇 (D)流寇
- 主張「正統原則」主導召開「維也納會議」的是: (A) 10 (B) 11 (C) 12 (D) 13。
- 蒙古帝國的三次西征,將中國的發明與技術傳入西方,下列選項中,哪一個不是藉由蒙古人傳入西方? (A)造紙術 (B)火藥 (C)紙幣 (D)印刷術。
內容推薦
- 下列有關北京的敘述何者錯誤? (A)隋煬帝建永濟渠到涿郡(北京古地名) (B)明太祖營建北京 (C)明成祖疏通北京到杭州的運河 (D)為元明清三朝首都
- 提出「天賦人權」的是: (A) 3(B) 4 (C) 12 (D) 19。
- 某位普魯士國王說「國王是國家第一公僕」,這位國王是:(A) 24 (B) 25 (C) 26 (D) 27。
- 元帝國統治中國本土,存在時間未超過百年的原因與下列何者無關? (A)帝位繼承紛爭 (B)財政紊亂 (C)朝政不穩 (D)外患入侵
- 提出「一棟分裂的房子是撐不久的,我深信政府不能容忍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情況。」的是: (A) 6 (B) 13 (C)15 (D) 26。
- 明朝的童生大寶,想要參加科舉考試,最後成為進士,請問他須依序經過哪幾場考試,才能達目標? (A)童試→鄉試→會試→殿試 (B)童試→鄉試→殿試→會試 (C)鄉試→童試→會試→殿試 (D)童試→
- 提出「三權分立」的是:(A) 17 (B) 18 (C) 19 (D) 20。
- 宋元時期除了傳統的銅錢等流通金屬貨幣外,還出現紙幣。由此可知,宋元時期的社會展現何種特色? (A)商業興盛 (B)統一貨幣 (C)多元文化 (D)交通便利。
- 子涵整理中國歷史開國君主,下列組合何者有誤? (A)宋─趙匡胤 (B)元─成吉思汗 (C)明─朱元璋 (D)清─皇太極
- 自稱「太陽王」、強調「朕即國家」的是:(A) 21 (B) 22 (C) 23 (D) 24。
- 法國大革命時期「恐怖統治」的當權者:(A) 14 (B) 16 (C) 20 (D) 25。
- 下列有關科舉考試的發展,何者錯誤? (A)隋朝開始進行科舉取士 (B)唐宋一直增加科舉錄取名額 (C)元代以朱熹著作四書為考試定本 (D)明清以八股文取士
- 有學者曾評論:「明太祖的這項措施,正式宣告了君主一人獨裁專制的時代來臨……」請問:這位學者所提的「措施」應為下列何者?(A)廢除丞相制度 (B)設立錦衣衛 (C)大封宗室為王 (D)大興文字獄
- 蘇軾《教戰守策》有云:「今國家所以奉西、北二虜者,歲以百萬計。」表示北宋每年都要向外患輸送大量的歲幣。請問:此處所謂「二虜」,是指當時的哪兩支外族? (A)契丹、女真 (B)党項、契丹 (C)
- 提出「演繹法」的是: (A) 4 (B) 5 (C) 6 (D) 7。
- 英國窩本公園的湖畔,有亭臺樓閣,迴廊建築,再加上垂柳點綴,頗具中國園林特色。請問:這項文化的影響,與下列何者有關? (A)怛羅斯之役 (B)蒙古西征 (C)耶穌會教士的介紹 (D)鄭和下西洋
- 【二】「知識大考驗」:以下主張出自何人,請找出正確的配對。《選填代號》 『1』牛頓。 『2』瓦特。 『3』洛克。 『4』盧梭。 『5』培根。
- 請問清朝皇帝何者在位時,讓國力由盛轉衰? (A)世祖 (B)世宗 (C)聖祖 (D)高宗
- 「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___發現了新宇宙」。___應為: (A) 7 (B) 8 (C) 9 (D) 10 。
- 提出「主權在民」的是:(A) 3 (B) 4 (C) 10 (D) 18。
- 東晉與南宋都是偏安江南一隅的王朝,下列關於兩個朝代的比較,何者是正確的? (A)東晉南遷的主因是犬戎之亂,南宋南遷的主因是靖康之禍 (B)東晉南遷後建都建康,南宋南遷後則定都臨安 (C)兩個朝
- 蒙古族發生的歷史大事,請按時間先後排列? (甲)展開第一次西征 (乙)滅金 (丙)滅西夏 (丁)建立元朝 (A)丙乙甲丁 (B)丁丙甲乙 (C)丙丁乙甲 (D)甲丙乙丁
- 明朝末年時,中國有一書院門楹對聯寫道:「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明朝立國將近三百年,但自中期之後即陷入內外交困的局面。請問:明朝末年此間書院的學生不用關心
- 「慘遭滑鐵盧 」用來比喻一個人意外的失敗,這典故的來源與何人有關:(A) 14 (B) 20 (C) 23 (D) 25。
- 唐代安史之亂後,節度使擁兵自重,漸成割據之勢,此種地方諸侯稱霸一方、藩鎮割據、不聽中央指揮的情勢,直至何時才被解決? (A)宋太祖實施文人政治 (B)宋神宗變法改革兵制 (C)明太祖分封諸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