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8 一位篤信王陽明思想的學者,會認同下列哪些理念?
(A)認為合理的、該做的事,就不顧一切,勇敢地去做
(B)理在人的心裡,在人性裡面,但要服從法規,自我約束
(C)拒絕權威,拒絕約束,一切以自我的覺悟為抉擇
(D)讀書才能明理,不讀書無以實踐人的道德本性
(E)心有所悟,便可以自信地踐行,所謂真理,並不是任何既定的政令律法所可以規約的。
(A)認為合理的、該做的事,就不顧一切,勇敢地去做
(B)理在人的心裡,在人性裡面,但要服從法規,自我約束
(C)拒絕權威,拒絕約束,一切以自我的覺悟為抉擇
(D)讀書才能明理,不讀書無以實踐人的道德本性
(E)心有所悟,便可以自信地踐行,所謂真理,並不是任何既定的政令律法所可以規約的。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中國古代帝王的典型形象是:「一手捧著儒家經典,宣示教化;一手高舉法家利劍,厲行專制。」這種帝王的典型是從哪一個朝代開始的? (A)秦代 (B)漢代(C)唐代 (D)宋代。
- 有學者言:「道教為『世界上唯一不強烈反對科學的神祕主義』,道教的形成與道家有密切關係。」關於道教的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 (A)道教由早期道家哲學與巫師術士揉合而成 (B)道教哲學強調自然,從
- 媽祖原為福建莆田地方的保護神,從何時開始媽祖成為在四海諸神中,地位最為尊崇的海神,並且規定地方官每年春秋都要祭祀? (A)北宋 (B)南宋 (C)元代(D)明代。
- 下列有關經學與玄學的比較,請選出正確者: (A)經學盛行於兩漢,玄學盛行於魏 晉南北朝,而玄學盛時經學傳統未嘗斷絕 (B)《易經》是兩者都用來研究的經典 (C)兩者盛行時皆受佛學的影響 (D)經
- 明太祖曾經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廟。《孟子》一書中哪一句話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對孟子的不滿? (A)「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B)「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C)「非其君不事,
- 如果你是一位元代的學者,在思想上深信「心」是世界的本源,而要了解宇宙的真相,只須向內探索,不必向外格物窮理。請問:你會特別肯定何人的學說?(A)張載 (B)朱熹 (C)陸九淵 (D)王陽明。
- 日本某古寺留存有一份珍貴文件記載:「癸丑,春三月,明州(今寧波)來船二艘。其中,祥興號滿載絲綢、陶瓷,另附銅錢七萬,《史記》、《漢書》、《三國志》各十部;《四書集注》百部;佛教經典數百部。」這
- 二十世紀初,學者在敦煌附近的遺址中,發掘出一種用「新文字」書寫的佛經。後來有人找到一本名為《番漢合珠掌中書》的字典,才逐漸了解此種新文字的原則:使用漢字偏旁以代表各種意義。書寫時有篆、草、行、
- 幾位學者討論某個時期的儒學,多數認為這個時代的儒學已經失去創造力,表現出衰微的傾向。但也有人認為:「這個時代的儒學,在思想層次或許是衰落了,但在規劃政治組織與統治政策的治術方面,卻大獲全勝。」
- 遼金兩朝都是邊疆民族建立的王朝,也曾採用中國制度,可是金朝女真人漢化的程度遠超過遼朝的契丹人。這種現象與下列哪項因素有關? (A)女真人在中原大量與漢人雜居並採用漢制,契丹的統治階層堅持游牧生
內容推薦
- 某地洪水為患,消息上報朝廷後,皇帝一方面交待工部盡速搶修潰決的堤防,勿使水患繼續擴大;另一方面責成戶部盡速調度糧食,運往災區,賑濟災民。幕僚根據皇帝之意,寫成詔書,經皇帝確認無誤後,直接送至工
- 史書記載:漢景帝時,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宮晉見,皇帝相當親熱,得知梁孝王有五位兒子,便賜給他們五人侯爵之位,並賞賜許多物品。梁孝王死後,景帝將梁孝王所遺之國分為五分,每位侯爵一分,又把他們的爵位
- 【題組】 (6)哪一皇帝在闕里孔廟之外,興建學校,開啟「依廟立學」之先例?
- 39 道教創造的神祇已成為中國人的生活的一部分,以下有關道教的敘述,請選出正確的? (A)道教的創始人是張角 (B)東晉葛洪著《抱朴子》一書,發揮道教的理論 (C)東漢時引發黃巾之亂的是太平道 (D)
- 張三編寫的歷史劇「七世紀商人李生傳奇」,被學者批評其史實錯誤連連。劇中有以下幾段情節,請依據歷史知識判斷,哪一個選項依據的是正確的史實? (A)李生到長安做生意,他選擇了位在長安城南,面對長安
- 中國某個朝代的前期,東北以鴨綠江與朝鮮為界,北方有蒙古韃靼、瓦剌等部族。此時期中,朝廷對境內大部分地區都能有效統治,少數民族也多臣服,但北方的邊患一直困擾著政府。這是哪一個朝代? (A)宋代
- 花花決定打工貼補學費,如果附表三個工作辛苦程度相同,不考慮其它因素下,花花選擇家教的機會成本是多少? (A)800 元 (B)500 元 (C)600 元 (D)1,100 元。
- ( )學者評價某部文學作品的部分內容:「通過男女愛情故事,描寫在封建禮教壓迫下的婦女追求婚姻自由、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對虛偽的禮教進行了抨擊。再是通過描寫統治集團的內部鬥爭,反映社會對日益腐朽的
- 40 這裡有四句宋明理學家的話,分別代表兩種學派。甲:「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乙:「涵養須用敬,進學在致知。」丙:「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致。」丁:「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
- 一位政治家為了鞏固政權,下令求才,強調不問道德,只要有才幹,雖不仁不孝,亦可任用。他是下列何人? (A)漢武帝 (B)曹操 (C)宋太宗 (D)王安石。
- 唐宋間庶民文化崛起,此一現象與下列何者關係最密切? (A)人民心態的調整(B)社會團體的活躍 (C)經濟結構的變化 (D)生活方式的改變。
- ( )某學者對中國傳統醫學的發展下結論說:「傳統醫學體系的建立與道教關係最為密切」,中國的中古時代是醫道合流的時代,也是中國傳統醫學形成的時代,道教的醫療方式融合各派精華,自成一個體系,影響最為
- ( )一位大臣向皇帝建言:「自從礦使(由宦官出任)出來以後,百姓的苦更甚於軍隊和戰禍。稅使(亦由宦官出任)出來後,百姓的苦又比礦使還深。」此段資料最可能出自哪一皇帝的實錄(專門記載皇帝一生的言行
- 國學大師錢穆在《國學概論》一書中討論「晚漢之新思潮」,他說:「《論衡》有〈論孔〉、〈非韓〉、〈刺孟〉……漢人始則黃老刑名,終則陰陽刑名,刑名始終見信。」請問:【題組】(1)漢代「黃老刑名」興於何
- 從某個時期開始,中國社會逐漸出現停棺多年、久喪不葬的習俗,要找到風水寶地之後才入葬。人們認為這麼做可以帶給後世子孫功名或財富等福蔭,出人頭地。這種風俗背後反映了某種社會變動的趨勢。根據這個角度
- 逯耀東教授的《肚大能容》這本書,顯現出他在飲食文化這方面的權威性,而他的另一本歷史著作,名為《從平城到洛陽》,這本書的內容可能是在談論什麼?(A)交通建設 (B)宗教發展 (C)文化混同 (D
- ( )近代中國有兩次重要的西學輸入,第一次在明末至雍正時的禁教為止;第二次在清中葉以後至民國時期。而關於兩次西學輸入的媒介,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兩次皆以基督教長老會傳教士為主 (B)兩次皆
- 【題組】 (7)哪一皇帝確立孔子的道統尊位後,不再動搖?
- ( )學者對“此”階段醫學史的發展有這樣的評論:「他們強調醫學理論的重要性,在古代典籍的整理方面有突出的貢獻;主張為醫者須勤讀醫書,因此不辭辛勞地將歷來的醫學典籍重新編輯、命名,並注解舊有經文,
- 漢唐以下,迄於明清,中國經常以「天朝」或「上國」自居,與外族並非平等對待。但當外族的力量強大時,中國迫於形勢,也會採取對等策略。下列哪一和約,一反過去與外族不平等的朝貢制度,而是建立在和平與對
- 近幾世紀以來,長江從一條溫馴的河川變成一條「暴河」,每到夏天雨季來臨,動輒洪水為患,損傷人命,毀壞財物。對於此種現象的解釋,何者較為恰當?(A)宋代在長江沿岸開發梯田,導致長江流域的水土保持遭
-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山西解州鹽池,據報蚩尤為患,致水減鹽少,虧失常課。事聞於朝,侍臣王欽若奏請召張天師問之。對曰:「自古忠烈之士,歿而為神。□□,忠而勇,陛下禱而臺之,以討蚩尤,
- (8)道教史上第一部道書總集為何?
- 【題組】(2)魏晉名士從陰陽刑名之學演變出新的思考方法和新的涵義,是指哪種學派的出現?
-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時期,官員們大多安於逸樂,卻自鳴清高,甚至將「居官無官官之事,處事無事事之心」,視為一種最高的道德規範。下列哪一個時期最能反映這種「當官不處理公務,做事不用心負責」的風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