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草「」人命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63636
統計:A(9),B(3),C(84),D(8),E(0)
內容推薦
- 7 「惠風」和暢
- 越「」代庖
- 下列哪些文句不屬「假設語句」?(A)而不早圖之,其與亡矣(B)茍慕義彊仁者,皆愛惜焉 (C)世有以術使民而無道揆者,其如狙公乎(D)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莫不然矣(E)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
- 林小潔請你仔細閱讀下文,確認甲、乙、丙、丁各為何人,並幫她選出正確的選項:「甲是乙的學生,為新月詩派代表人物,在新文學史上,他是浪漫美與抒情美的典型;乙的文章風格獨特,當時號為『新民叢報體』;丙
- 周朝宗法社會中,特別提倡「尊祖」,但是只有何種身分者才有主祭祖先之特權? (A)支子 (B)宗子 (C)庶子 (D)別子。
- 在某一事件之後,鄭氏失去了大陸東南沿海的控制權,只能退守臺灣,「某一事件」所指為何? (A) 南明滅亡 (B) 三藩之亂 (C) 鄭成功北伐失利 (D) 鄭經與鄭世襲的爭奪領導權
- 層位法是我們在分判考古遺址年代的重要方法之一。考古學家在某一遺址中發現好幾個文化層,出土的文物有:(甲)陶鼎;(乙)骨針;(丙)鐵犁;(丁)青銅鼎。若依器物使用的年代先後排列,他們由上而下的排
- 甲骨文的發現是中國考古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下列何者不是其出土的價值有: (A)其字多為刀刻,且已完全成熟 (B)證明古籍的價值 (C)有助了解商朝的歷史 (D)了解我國文字發展。
- 5 「伶仃」
- 文獻指出:「由於貿易、行政與服務,使得教士和漢人產生接觸。例如教士以信用貸款的方式出售獵照給漢人,雇用漢人來耕種稻田與蔗田。比起原住民,漢人是更有技巧的農民、更 勤勉的工人。但當原住民完全順從
內容推薦
- 1 落英繽紛
- 臺北的古廟都設有防禦工事,例如士林芝山岩的開漳聖王廟就築有石牆和石門;新店大平頂開漳聖王廟的牆上也設有砲眼。這是什麼原因? (A) 反清的民變首領常以廟宇作為指揮中心 (B) 廟宇是百姓的精神
- 27 下列選項的語意,何者是在說明「自省改過」的重要?(A)雖有惡人,齋戒沐浴,則可以祀上帝(B)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C)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 二、多重選擇題 說明:下列25~43題為多重選擇題,每題各有五個備選答案,其中至少有一個是正確答案。整題完全不作答者,不給分亦不扣分。請在「選擇題答案卡」上將答案劃記清楚。莊子思想對後世文人多有
- 閱讀下列詩歌,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怡然敬父執,問我
- 他被稱讚為:「海東文獻,推為出祖」、「臺灣無文也,斯庵來而始有文矣。」因為他大力推動社教文化,而被尊稱為臺灣文教鼻祖。他是誰? (A) 沈光文 (B) 季麒光 (C) 鄭用錫(D) 陳維英
- 30關於下列二首現代詩的敘述,何者正確?(甲)「打開門,一屋子的寂寞,大聲鼓掌」(乙)「一個古老的詩國/有一個白髮的詩人/拈一片霜的月光/凝成一首小詩/給所有的孩子們唱/一代一代地唱……」 (A)(
- 下列「」中的成語運用,何者最為恰當 (A)他真是個「趨炎附勢」的好學生,不但循規蹈矩,更是知書達禮 (B)你這種「前倨後恭」的態度,才是真正知所進退的有道之士 (C) 看他那副「倨傲鮮腆」的樣子
- (甲)「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貳於楚」意指鄭對楚有二心 (乙)「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此番話表面甚為謙遜,其實心懷怨懟 (丙)因「晉軍函陵,秦軍氾南」,所以燭之武才有機
- 功虧一「」
- 5 流觴曲水
- 8謝安甄和溫睿宣想要一起完成一篇關於《戰國策》的小論文,以下是他們整理出來的資料,請為她們挑出錯誤的部分:「《戰國策》(甲)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內容記載(乙)戰國策士遊說諸侯之事,體例(丙)按戰國國別
- 6 游目騁懷
- 夏商周三代的歷史發展,其相關位置,何者正確? (A)夏─商─周 (B)商─夏─周 (C)夏─周─商 (D)周─夏─商。
- 下列關於〈漸〉的敘述,何者錯誤:(A)作者認為造物主以「漸」的方式,隱蔽事物變遷的痕跡,使人誤認其為恆久不變 (B)作者認為只有「大人格」、「大人生」能不為「漸」所迷,不為造物所欺 (C)「漸」的
- 閱讀以下資料:資料甲:嘉慶十五年奏摺:「向例派撥班兵,原以漳、泉之兵較勝他處,用資防禦。但漳人護漳、泉人護泉,每遇械鬥之案,不免心存瞻顧,積習相沿,各分氣類。嗣後換防班兵,或可於別府各營內揀派
- 13在〈觸龍說趙太后〉一文中,最具影響力的關鍵說辭應是: (A)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賢於長安君 (B)而不及今令有功於國,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託於趙 (C)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
- 1 (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 )。
- 2 與世推移
- 以下為某古蹟解說的節錄,內容為該古蹟的淵源:「明天啟六年丙寅(1626 年),西班牙人為了爭取亞洲貿易權,自菲律賓移師臺灣,入侵雞籠,建立聖救主城砦,以拱衛港口。崇禎元年戊辰,西班牙提督卡黎尼
- 吐「」握髮
- 2 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 )?眾人皆醉,何不( )?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 求 ( x4- 498x3 + 1486x2 - 497x + 2989 ) = (A) 2010 (B)2009 (C) (D)(E)-2008。
- 錢穆曾說:「周朝宗法偏於□,封建偏於□,井田偏於□,此三者融凝為一體,然後始成治道,而中國古人稱之曰禮治。」上文中的□,你認為最恰當的應是: (A)政治、經濟、社會 (B)經濟、政治、倫理 (
- 荷蘭殖民地文書的資料曾記載:「李旦的兒子奧古斯丁(Augustine),於 1633 年八月二十九日和九月十四日給當時荷蘭臺灣總督普特曼(Hans Putmans)的信中說,他父親李旦幫助過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