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7. 閱讀以下資料:資料甲:嘉慶十五年奏摺:「向例派撥班兵,原以漳、泉之兵較勝他處,用資防禦。但漳人護漳、泉人護泉,每遇械鬥之案,不免心存瞻顧,積習相沿,各分氣類。嗣後換防班兵,或可於別府各營內揀派東渡,以備操防。」資料乙:同治年間沈葆楨奏摺:「班兵來自內地,各分氣類,偶有睚齜之怨,立即聚眾鬥毆。」此二奏摺反映出當時臺灣的情況。試問以下敘述何者錯誤?
(A) 清代臺灣的兵力由大陸定期派員駐防
(B) 各集團分明的分類團體,常因小口角而引發全面性的械鬥
(C) 來臺的士兵無法消弭械鬥,甚至助長分類械鬥風氣
(D) 派駐來臺的兵力以廣東省為主,各自袒護同籍人士
(A) 清代臺灣的兵力由大陸定期派員駐防
(B) 各集團分明的分類團體,常因小口角而引發全面性的械鬥
(C) 來臺的士兵無法消弭械鬥,甚至助長分類械鬥風氣
(D) 派駐來臺的兵力以廣東省為主,各自袒護同籍人士
參考答案
答案:D[無官方正解]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1),B(0),C(0),D(0),E(0)
內容推薦
- 夏商周三代的歷史發展,其相關位置,何者正確? (A)夏─商─周 (B)商─夏─周 (C)夏─周─商 (D)周─夏─商。
- 6 游目騁懷
- 8謝安甄和溫睿宣想要一起完成一篇關於《戰國策》的小論文,以下是他們整理出來的資料,請為她們挑出錯誤的部分:「《戰國策》(甲)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內容記載(乙)戰國策士遊說諸侯之事,體例(丙)按戰國國別
- 5 流觴曲水
- 功虧一「」
- (甲)「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貳於楚」意指鄭對楚有二心 (乙)「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此番話表面甚為謙遜,其實心懷怨懟 (丙)因「晉軍函陵,秦軍氾南」,所以燭之武才有機
- 下列「」中的成語運用,何者最為恰當 (A)他真是個「趨炎附勢」的好學生,不但循規蹈矩,更是知書達禮 (B)你這種「前倨後恭」的態度,才是真正知所進退的有道之士 (C) 看他那副「倨傲鮮腆」的樣子
- 30關於下列二首現代詩的敘述,何者正確?(甲)「打開門,一屋子的寂寞,大聲鼓掌」(乙)「一個古老的詩國/有一個白髮的詩人/拈一片霜的月光/凝成一首小詩/給所有的孩子們唱/一代一代地唱……」 (A)(
- 他被稱讚為:「海東文獻,推為出祖」、「臺灣無文也,斯庵來而始有文矣。」因為他大力推動社教文化,而被尊稱為臺灣文教鼻祖。他是誰? (A) 沈光文 (B) 季麒光 (C) 鄭用錫(D) 陳維英
- 閱讀下列詩歌,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怡然敬父執,問我
內容推薦
- 1 (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 )。
- 2 與世推移
- 以下為某古蹟解說的節錄,內容為該古蹟的淵源:「明天啟六年丙寅(1626 年),西班牙人為了爭取亞洲貿易權,自菲律賓移師臺灣,入侵雞籠,建立聖救主城砦,以拱衛港口。崇禎元年戊辰,西班牙提督卡黎尼
- 吐「」握髮
- 2 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 )?眾人皆醉,何不( )?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 求 ( x4- 498x3 + 1486x2 - 497x + 2989 ) = (A) 2010 (B)2009 (C) (D)(E)-2008。
- 錢穆曾說:「周朝宗法偏於□,封建偏於□,井田偏於□,此三者融凝為一體,然後始成治道,而中國古人稱之曰禮治。」上文中的□,你認為最恰當的應是: (A)政治、經濟、社會 (B)經濟、政治、倫理 (
- 荷蘭殖民地文書的資料曾記載:「李旦的兒子奧古斯丁(Augustine),於 1633 年八月二十九日和九月十四日給當時荷蘭臺灣總督普特曼(Hans Putmans)的信中說,他父親李旦幫助過荷
- . 推動「新石器革命」的原動力為何?(A) 農業的發明(B) 陶器的發明(C) 文字的發明(D) 鐵的發明
- 「古文運動」在中國文學史上備受關注。有關這個運動的發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古文運動發軔於唐代的韓愈,目的是在反對華而不實的駢文 (B)柳宗元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其詩力求險怪,以文入詩
- 下列有關〈鈷鉧潭西小丘記〉的敘述,何者正確:(A)「其衝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于山。」描寫山勢高峻特出 (B)「賈四百,連歲不能售。」是因為小丘景致毫不起眼,因此乏人問津 (C)文中借小丘勝景
- 3 深思高舉
- 下列對於〈蒹葭〉內容的說明,何者正確? (A)由秋景起興,寓情於景,隱約縹緲,委婉動人 (B)以蕭瑟寥落的深秋,烘托詩人淒寂惆悵的感情 (C)「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點出懷想之人及其所在 (D)歷
- 4 苦心孤詣
- 3 吾聞之,( ),(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 蘇軾:「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下列文句與其意境相近的是:(A)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閒者便是主人 (B)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C)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
- 下列詩句皆為文學史上名家詩篇的名句摘錄,請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甲、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乙、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丙、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丁、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戊、王師北定
- 下列關於〈馮諼客孟嘗君〉一文的敘述,何者正確: (A)馮諼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為樂矣!」三窟指的是焚券市義、養士三千、立宗廟於薛 (B)馮諼先取得孟嘗君燒券的指示,才為他至薛市義 (C)全文以
- 利用對話刻劃人物特質,是多數作者常用的手法之一,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A)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可見佚之狐是個善於識人,有知人之明的良臣 (B)祭仲對曰:「姜氏
- 4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 );或因寄所託,( ),雖( , )。
- 12關於〈都江堰〉一文的敘述,何者正確: (A)作者認為長城占據了遼闊的空間,都江堰占據了邈遠的時間;長城的文明是一種僵硬的雕塑,都江堰則是一種靈動的生活 (B)「有人說,這是李冰的兒子。即使不是,我
- 十七世紀,葉向高以詩盛讚某人功績:「海門一夜狂飆起,長鯨吸盡滄海水;濤作浪奔蜃窟翻,樓船下瀨皆匹靡。是時有賴沈將軍,衝鋒破浪掃妖氛;縛盡倭奴報天子,豈同流輩論功勳。……君從塞上來閩海,意氣相看
- 有關〈始得西山宴遊記〉一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其寫作上的最大特點是抒情與議論的巧妙結合 (B)「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袵席之下」皆藉登高遠眺,極寫西山之高聳奇特 (C
- 閱讀下列詩句,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遘患。復棄中國去,委身適荊蠻。親戚對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未知身死處,何能
- 14王安石〈讀孟嘗君傳〉一文,所要批駁的是哪件事: (A)孟嘗君擅齊之強 (B)孟嘗君為雞鳴狗盜之雄 (C)孟嘗君可以南面而制秦 (D)孟嘗君能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