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民國六十九年三月,在一個政治案件的審判法庭上,有如下的對答:法官:「當初你們五人(按:黃信介、施明德、姚嘉文、張俊宏、許信良)一起討論要辦雜誌嗎?」施:「辦雜誌是其中一項。」法官:「目的是什麼?」施:「我們辦雜誌目的是要政府改善人民生活狀況及民主政治等問題,其中包括黨禁、報禁、戒嚴令及『萬年國會』。」請問:對談中所指的雜誌為何?
(A)《美麗島》雜誌
(B)《文星》雜誌
(C)《大學》雜誌
(D)《自由中國》
(A)《美麗島》雜誌
(B)《文星》雜誌
(C)《大學》雜誌
(D)《自由中國》
參考答案
答案:A[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71429
統計:A(4),B(1),C(0),D(2),E(0)
內容推薦
- 光復初期,臺灣流行「五天五地」的說法,即「盟軍轟炸驚天動地、臺灣光復歡天喜地、官員接收花天酒地、政治混亂黑天暗地、民生痛苦呼天叫地。」請問:這是指哪一事件發生的背景? (A)美麗島事件 (B)二
- 人體皮膚外或者消化道內有共生的正常菌群,此現象為哪一種防禦機制? (A)皮膜防禦 (B)吞噬作用 (C)發炎反應 (D)細胞免疫
- 日治時代有一位出生於嘉義的畫家,曾參與籌組「臺陽美術協會」。日本戰敗後,他還參加歡迎國民政府籌備委員會,擔任副會長,並當選過第一屆嘉義市參議會議員。二二八事件後,他以「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代表
- 在執行楔形濾器照野治療時,若一時疏忽忘記放置楔形濾器,且治療的監視單位(MU)仍然依照計畫給予,已知楔形濾器穿透因子為0.75,治療所造成的結果,在濾器厚端、中央及薄端所造成的劑量分別是計畫的多
- 某嬰兒的胸腺於出生時即有缺陷,則此嬰兒的下列何種反應可能無法進行? (A)發炎反應 (B)吞噬作用 (C)細胞免疫 (D)體液免疫
- 《臺灣民間歌謠》一書介紹〈望你早歸〉這首歌創作的時代背景:「發表了後,真緊(很快)就造成轟動,也可能是對著了時機,因為彼時有真濟(多)臺灣同胞,被日本人調去做軍伕未倒返來,所以唱出真濟人的心情。
- 能量為2 MeV的光子射束與100公克的物質作用,作用過程中轉移0.3焦耳的能量給游離電子,其中0.25焦耳的能量為物質吸收,則其克馬(kerma)值為多少戈雷(Gy)?(A)3(B)5(C
- 左圖為都市擴張之階段變化,試問第三階段呈現「光芒狀」的主要原因為何? (A)交通路線興建 (B)公園之籌設 (C)學區重新劃分 (D)公告地價提高。
- 下列那些項目會隨著治療電子射束的能量增加而增加?①表面劑量 ②最大劑量的深度③90%等劑量曲線的深度 ④80%等劑量曲線的深度(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 若要使15 MV及6 MV的X光射束產生相同的輸出劑量率,則有關直線加速器之加速管內電子通量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15 MV在加速管內有較高的電子通量(B)6 MV在加速管內有較高的電子通
內容推薦
- 自1980年代後,臺灣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為何? (A)強化傳統產業,朝向西進(中國)發展 (B)政府主導經濟政策,強化國營企業 (C)朝向高科技產業發展,追求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的目標 (D)
- 有關臺、美關係的說明,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韓戰爆發後,臺美關係降至冰點 (B)美國因越戰失利,積極拉攏臺灣以對抗中共 (C)民國六十八年臺、美斷交,雙方以《臺灣關係法》維繫關係 (D)在加
- 國共內戰使中美關係陷於低迷,直至何事發生,中美關係始漸改善? (A)韓戰 (B)越戰 (C)八二三金門炮戰 (D)退出聯合國
- 右圖為人體專一性防禦作用的某部分反應機制模式圖,圖中何者為「漿細胞」? (A)乙細胞 (B)丙細胞 (C)丁細胞 (D)戊細胞
- 加馬攝影儀(gamma camera)的品保中,常使用平板型57Co射源,其目的為何?(A)影像線性度評估(B)影像均勻性評估(C)能量線性度評估(D)能量均勻性評估
- 近來臺鐵不斷發生事故,使得這座百年老店的經營模式被社會大眾所質疑。請問:下列有關臺灣鐵道百年來的經營,何者敘述錯誤? (A)始自清朝光緒年間,劉銘傳建造第一條臺灣鐵道 (B)日治時期完成了縱貫線
- 臺灣政治改造工作在朝野的努力下,讓臺灣成為自由民主憲政國家。請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民國七十九年,數千名學生掀起「三月學運」抗議萬年國會 (B)民國八十年代,國民大會歷經六次修憲,以憲法
- 陳誠出任第二任省主席時,推行多項政經變革,下列何者是在他任內所推行的改革措施?(甲)改革幣制;(乙)三七五減租;(丙)清鄉;(丁)宣布臺灣戒嚴 (A)甲乙丁 (B)乙丙丁 (C)甲乙丙 (D)甲
- 日本軍部勢力的抬頭與下列何者有關? (A)世界經濟大恐慌所造成的經濟與政治壓力 (B)昭和天皇提倡帝國主義 (C)大正民主所造成的騷動 (D)美國西拓的影響
- 在正子造影時,須使用衰減校正因子(attenuation correction factor)對其影像進行衰減校正,試問衰減校正因子為下列何者?(T為transmission scan,B為bl
- 臺灣經濟發展一個明顯的特色是「對美國出超,對日本入超」,其原因為何? (A)國人喜歡日本貨,排斥美國貨 (B)政府給日本關稅上優惠,對美國則沒有 (C)美國、日本來臺投資策略不同 (D)美國在臺
- 一群的臺灣觀光客在承德前清避暑山莊中,熱烈地討論著清帝留下的一幅書法:「戒急用忍」。請問:前李登輝、陳水扁總統任內時的兩岸經濟政策? (A)兩岸政府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必須先臺灣後大陸,
- 臺灣民主發展中,中壢事件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請問:該事件發生的導火線為何? (A)政府的軍政措施失當及戰後的蕭條 (B)由於作票爭議未能順利解決 (C)查緝私菸事件 (D)臺灣民眾孺慕日本統治
- 有關日人在二次大戰時在臺灣實施的志願兵制度,以下說明何者正確? (A)曾多次招募,但結果並不理想,臺人多不願從軍 (B)被招募者多赴海外,尤其是歐洲戰場 (C)婦女也是招募的對象,戰時許多臺籍女兵
- 今有一活度為20 mCi之放射性核種,已知該核種之生物半衰期與物理半衰期分別為10天與5天,試問經過20天後,該核種剩餘的活度為多少mCi?(A)5(B)25(C)0.31(D)0.17
- 1948年9月臺灣省政府公布〈化學肥料配銷辦法〉,肥料不再以現金交易,農民需以稻穀向糧食局肥料運銷處換取肥料。對於「肥料換榖」制度的論述,何者錯誤? (A)增加農民收入,改善生活 (B)使政府充
- 下列哪些措施,使得臺灣在民國五十年代能較其他發展中國家搶先一步取得吸引外資的有利地位? (A)高速公路便捷的交通 (B)新竹科學園區的成立 (C)實施耕者有其田條例 (D)加工出口區的設置
- 《半世紀的奮鬥:吳火獅先生口述傳記》:「民34年,光復時臺幣與法幣之比是1:30,上海和臺灣物價雖然經過強力的平抑,但還是無法控制幣值的不斷下貶,最後在民三十八年三月十五以舊臺幣四萬比新臺幣一元
- 老師在上課時指出:「1935年時臺灣地區電力總產能是1931年的3倍,產量也增加一倍」,並要同學討論其原因。請問:下列哪一位同學的說法最為合理? (A)當時日本總督府因為要發展鐵路電氣化,所以需要
- 核醫攝影時,若星期一早上10點收到活度為100 mCi的99Mo產生器,試問隔天早上10點可擠出99mTc的活度約為多少mCi?(A)50(B)60(C)70(D)80
- 愛睡午覺的阿城聽到同學在討論「戰後臺灣的經濟發展」,小華說:「民國三十八年至四十二年,在土地改革的成效卓著下,配合美援挹注和大陸人才移入,使得臺灣經濟逐漸復甦。」小明說:「民國四十年代後期,政府
- 有人說:紡織業是近代工業發展過程中的「火車頭」。請回答以下與紡織業有關的問題:自十七世紀以來,臺灣人民穿著的衣料大多從其他地區或國家輸入,本地絕少生產。但自某個時期開始,大部分人民的衣料已由本地
- 一笑話內容如下:蔣中正死後碰到國父,國父詢問他臺灣憲政發展狀況,問他臺灣歷代總統為何人?蔣中正答以「余又任」、「照例連」、「吾三連」(因他曾五度連任總統),國父聽成「余右任」、「趙麗蓮」、「吳三
- 國民政府接收臺灣時,發現臺灣的各項生產事業幾乎呈現停頓狀態,工業產量減到最低。請問:這是何原因造成的現象? (A)大部分人民都被徵兵到戰場,生產線人手不足 (B)美軍在戰爭末期對臺灣的轟炸,破壞
- 當半衰期為104年的母核與半衰期為10-4年的子核達到放射性平衡時,試問該母核與子核的原子數比為何?(A)10-8(B)10(C)104(D)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