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埃及是古老的文明,各種文化對「埃及」有不同的稱呼。古代希臘人稱之為Aigyptos,羅馬人稱之為Aegyptus,英語寫成Egypt。但宋代以後中國書籍多根據misr之音稱之,例如宋代的《諸蕃志》稱埃及為蜜徐籬,元代稱為密昔兒,明代稱為「米息」或「密思兒」。中國這種稱呼最可能是根據何者的傳譯?
(A)漢末引進佛教的中國僧侶
(B)宋代來華的阿拉伯裔商人
(C)元朝 時 來 華 的 義 大 利 商 旅
(D) 明 代 來 華 傳 教 的 耶 穌 會 士
(A)漢末引進佛教的中國僧侶
(B)宋代來華的阿拉伯裔商人
(C)元朝 時 來 華 的 義 大 利 商 旅
(D) 明 代 來 華 傳 教 的 耶 穌 會 士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1877年,俄國計畫打通前往地中海的道路,並「解放」巴爾幹半島的斯拉夫兄弟,因此與某國發生衝突。戰爭持續將近一年,才簽訂和約,結束戰事。俄國最可能是與何國作戰?(A)大英帝國(B)奧匈帝國(C)德
- 學者指出,十六世紀許多君主常常食用一些特別、罕見的食物,以顯示自己身分與眾不同,可以稱為「炫耀性消費」。根據這種理論推想,兼任亞拉岡國王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最可能喜歡在雞湯裡加哪一種食物,
- 甲生撰寫小論文時提到:思想家不滿意眾神故事的矛盾與無根據,他用自然律解釋宇宙的形成與運作,用理性思考取代神祇,來解釋世間萬物,因此確立理性思維的基礎。根據上述內容,這篇小論文的標題最可能是:(A)
- 中國古代設置欽天監,觀察天文、推算曆法、以利農時。清代的欽天監任用許多外國人,例如德意志人湯若望、比利時人南懷仁與安多等。這些西方人得以在中國欽天監任職的最主要原因是:(A)這些傳教士精通西方科學
- 下列哪一組「」內的讀音,何者兩兩相同?(A)風行草「偃」/「揠」苗助長 (B)「掙」錢養家/「掙」脫束縛(C)「渺」小微物/虛無縹「緲」 (D)出身寒「微」/紀念「徽」章
- 下列有關杏仁核的敘述何者正確?(A)杏仁核為調節動機行為(motivation behavior)的腦區(B)杏仁核受損會無法形成新記憶(C)杏仁核受損會影響對臉孔負向情緒的辨識(D)杏仁核讓我們
-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描逮性統計是一筆資料的集中趨勢、變異量的概遠(B)常態分佈峰度指標為一(C)標準差是各資料點與其平均數的平均差異,是一種測量變異量的方法(D)相關係數的值介於十1到-1之間
- 關於 intentional deception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當研究有高度可能造成受試者身體疼痛或嚴重情緒壓力,則研究者不得欺騙實驗參與者(B)主試者必須在實驗結束後向實驗參與者充分解釋
- 下列關於阿茲海默症(Alzheier'sdisase)的病理敘述,何者為非?(A)大腦中有較多的β-類澱粉蛋白沉積(beta-amyloid plaques)(B)早期小腦較不受影響(C
- 關於情緒障礙症的描迹何者錯誤?(A)推估鬱症的遺傳大約是20%第一型變相情緒障礙症的遺傳是59%(B)重鬱發作前常有壓力生活事件(C)有些鬱症個案的皮質類固醇無法抑制皮質醇分泌(D)血清素的受器
內容推薦
- 二次大戰後,幾個國家為防止共黨擴張,共同成立一個國際組織,但參與國家的立場和意見並不相同,例如:美國認為此組織可以強化美國在此地區的外交政策;英國表示:共產主義是軍事問題,也是政治問題,不能單靠軍
- 某一時期,新政府緊急頒布「保護人民與國家」的命令,中止部分公民的言論、出版、結社及公開集會、秘密通訊與居住及財產權。這種情況最可能發生於何時何地?(A)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英國(B)1
- 1885年,中、法兩國因越南問題,訂立條約,包括下列四款規定。其中,何者對中國在越南的宗主權影響最大?(A)越南與中國邊界毗連之境,法國應弭亂安撫,禁其復聚為亂(B)中國在邊境設關收稅,法國得設
- 明代法律規定:如果有人敢擅自建造三桅以上大船,企圖帶違禁貨物下海,前往番國買賣;或是潛通海賊,同謀結聚;或是為其嚮導、劫掠良民者,正犯處斬,梟首示眾,全家發往邊疆充軍。這種政策最主要目的是:(A
- 某地最早為凱爾特人(Celts)居住地,後來許多日耳曼部落遷入此地,凱爾特人乃另遷他處。此後,此地成為日耳曼部落與羅馬帝國的交流地區。西元六世紀時,斯拉夫人也遷到此地,帶進斯拉夫文化。這個地方也
- 某一時期,在中國某地的英、美僑民都成了「戰俘」,被監禁在當地的集中營中。德國與日本在該地的學校,卻經常聯合舉辦童軍露營或運動會等交流活動。這種情況最可能出現於何時何地?(A)1900年,義和團組
- 從臺灣民間信仰發展歷程來看,漢人來臺移墾之初,常會在移居地供奉來自原鄉信仰的特定神明,與其他地區的信仰有所區別。下列哪一神明信仰可以反映這種現象?(A)土地公(B)關聖帝君(C)城隍爺(D)保生
- 某地的歷史至少有5500年,最早為埃及人統治,希臘、波斯及羅馬都曾統治此地。該地居於重要交通路線之上,商業發達,源源不斷將東方商品輸入羅馬帝國。後來又為阿拉伯人統治,成為阿拉伯文化的重鎮。但十三
- 十七世紀中,歐洲人要模仿一項中國工藝,卻無進展。十八世紀初,一位在中國傳教的耶穌會士開始研究及記錄這項工藝的生產過程,並將之傳回歐洲,歐洲人才得以突破困難,掌握這項工藝。這項中國工藝最可能是指:
- 根據2019年的相關統計,某國有11種官方語言,其居民中大約有7%為黑人,8%為有色人種,9%為白人,及6%為亞裔。在宗教信仰上,大約有2%屬於基督(新)教,4%為天
-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近30個非洲及亞洲國家在印尼的萬隆集會,共有300多位代表出席,討論如何保障世界和平等共同議題。會議中還觸及下列哪一重要議題?(A)呼籲工業化國家設法保護臭氧層(B)應爭
- 十六世紀,某帝國成立之後,政府官員以穆斯林為主,使用波斯語,平民百姓則使用各地的方言,信奉的宗教也不相同。該帝國維持三百多年,後來因民眾叛變,王朝勢力衰落,最終由英國取而代之。這個帝國最可能是:
- 許多紀錄都可以作為研究歷史的材料,但記錄是否正確、執筆者是否偏頗等,均可能影響到這些資料的價值。學者指出「這種史料」經常過度美化當事人的經歷與事蹟,使用時必須小心查證。「這種史料」最可能是指:(
- 俄國圖書館裡有一批十七世紀的法國圖書,相當珍貴。根據記載,這些書籍原本收藏在巴黎一座修道院中,因為當地發生動亂,俄國駐法使節特別購買,私下運回俄國。這個動亂最可能是:(A)英法百年戰爭(B)歐洲
- 一位官員認為:臺灣移民都是丁壯力農,無妻室,無老耆幼稚,所以一莊之內,有家室者百不得一。因此,建議政府規定:欲赴臺耕種者,必須攜帶家眷,才可以核發渡臺許可,以便編甲、安插、管理。如果已經到臺灣的
- 某一政治團體公布其基本任務:要保證這個由工人和農民建立的民主專政政權在全中國勝利;要實現土地國有;要推翻與外國帝國主義者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並確認蘇聯是其堅定的同盟。這個政治團體最可能是:(A)1
- 一群貴族和騎士呼喊著宗教口號,向東前進。他們沿路忍受飢餓、疾病,終於抵達目的地,卻在佔領城池之後,屠殺城內居民,基督徒、伊斯蘭教徒都無法倖免。他們雖然建立國家,但終究因路途遙遠,運補困難,無法長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軍不斷轟炸臺灣,除了港口、機場之外,製糖廠也是重要的轟炸目標,高雄、屏東、嘉義、彰化及花蓮等地的糖廠無一倖免。美軍轟炸糖廠的最主要目的是:(A)避免日本將蔗糖運銷到國際市場
- 十七世紀初陳第〈東番記〉對臺灣鹿的記載是「千百成群」、「鏢發命中,獲若丘陵」、「窮年捕鹿,鹿亦不竭」等;但到了1639年,荷蘭大員長官公告日後捕鹿只能到3月底,因為5月,母鹿已生小鹿;到16
- 一位學者認為:「科舉取士久矣,名儒鉅公,皆由此出。今為士者,固不能免。然場屋(考場)之得失,顧(只是)其技與有司好惡如何耳;非所以為君子、小人之辨也。」他進一步指出:如果只以此相尚,不能自拔,則
- 某國自十八世紀以後,採行擴張政策,勢力範圍不斷擴大。1921年時,其領域約佔地表6%,領域內的人口約佔世界人口的20%。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殖民帝國主義面臨挑戰,該國也喪失許多領地,國力
- 幾位臺灣的結首致力從事公益救濟,例如組織群眾,簽訂契約,要大家共同出錢,購買土地,將這塊土地的收成用於建廟,以祭祀無人收埋的骸骨。所建的廟最可能是:(A)三山國王廟(B)天后宮(C)開漳聖王廟(
- 某書以1948年的柏林危機、1950年的韓戰、1958年的八二三砲戰及1962年的古巴飛彈危機作為主要的討論內容。這本書的主題最可能是:(A)冷戰時期的對峙(B)殖民地解放運動(C)東西文明的衝
- 一位皇帝指出,歷史上,許多朝代或因封建,或因外患,或因權臣,或因外戚,或因女主而導致滅亡,他自信,我朝自建國以來,從沒有過這些情形。但學者認為:這位皇帝不僅頻繁用兵,也信任佞臣,導致許多官員貪汙
- 亞洲某地區的居民原本多信奉佛教、印度教,十三世紀時改信伊斯蘭教;十六世紀時,不僅人口稠密,經濟發達,文化也非常昌盛;十九世紀以後,卻淪為大英帝國的殖民地,直到1947年才脫離殖民者的統治,與其他